农村俗语:“会生生在八月里,会死死在腊月里”,究竟是何寓意?

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农村有很多老话都是老一辈人智慧的化身,将他们的人生经历、见识都融入其中,很多都是通通代代传颂,口口相传,一直延绵至今,很多话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最近小编听到一句新的农村俗语,那就是“会生生在八月,会死死在腊月”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小编还有点瘆得慌,但是了解之后居然还觉得挺有道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句话背后究竟有何寓意。

农村俗语:“会生生在八月里,会死死在腊月里”,究竟是何寓意?

“会生生在八月”:

在以前缺衣少粮的年代里,农民饱肚子都成问题,如果出生在冬天那样青黄不接的季节,大人没什么吃的,肯定母乳就不足,这样小孩子也就吃不饱。但如果出生在八月,应该是各种粮食瓜果成熟的季节,能吃的东西比较多,母亲吃得多,自然母乳也会多,孩子也就有的吃。所以说出生在那个时候的孩子是比较幸运的。

农村俗语:“会生生在八月里,会死死在腊月里”,究竟是何寓意?

“会死死在腊月”:

农村关于葬礼的讲究是非常多的,葬礼是人一生的最后一件事,一定要办的妥妥帖帖才可以。农村一场体面的葬礼是需要办好几天的,这几天老人的遗体就停留在家中,直到葬礼结束,但是要是老人去世的是比较炎热的月份,遗体的保存就是一个问题,另外这几个月正是秋收的时候,所以葬礼一般是要比较仓促的,但是要是去世的是腊月,天气寒冷,遗体也可以很好保存,地里也不需要操劳,所以腊月的葬礼都会办的比较风光体面,因此也有会死死腊月这样的说法。

农村俗语:“会生生在八月里,会死死在腊月里”,究竟是何寓意?

小编老家这边现在还是有人死后在家放三天在安排下葬的习俗,但是“会死死在腊月”这句话放在现在已经不是那么适用了,现在科技比较发达,有冰棺等冷冻遗体的高科技,不存在摆放几天的时候遗体腐烂的问题,而腊月正好接近年关,在现在很多人看来死在腊月的人是没福气的人,连这个新年都撑不过去。而且现在大力正在大力的推广火葬,人死之后遗体直接到火葬场火化,就更不存在说是遗体摆放腐烂的问题了。

农村俗语:“会生生在八月里,会死死在腊月里”,究竟是何寓意?

很多人会说,这句话带有迷信色彩,毫无科学根据。其实这句话寄托着老人们的情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毕竟活着能不愁吃,死了能体面的走,是那个时候所有普通农民的愿望。而活在当下的我们,在不愁吃穿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他们的。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并不重视,一些俗语老话面临失传,这无疑是一种损失。对此,你怎么看?在你们家乡还有哪些流传至今的俗语吗?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