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說起我國女性坐月子的歷史,不可謂不悠久。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月子觀念”。在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寶媽因為沒有好好坐月子而導致的腰部或背部出現痠痛的情況。雖說是“坐月子”,但在月子期間,寶媽是不能久坐的,否則關節處極容易出現疼痛感。說白了,月子坐的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寶媽後面的生活!既然坐月子如此重要,那麼為什麼要坐月子呢?其實在寶媽生產時,寶媽的身體會出現損傷。恢復身體的時間因個人情況不同大致在42天至56天不等。在月子期間,寶媽的身心得到適當的照顧,其身體很容易恢復到生產之前的狀態。

想要身體恢復得好,寶媽產後坐月子期間,下面這十條底線一定要嚴守,否則以後容易患上“月子病”。

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一、家居環境是新媽媽坐月子很重要

不少新媽媽在坐月子的時候,可以只會注意自己的月子護理工作和月子飲食問題,很少有媽媽會注意到自己坐月子期間的環境是否合理,往往忽略了月子裡的家居環境。結果,坐月子的時候就特別不順心、不舒適。

如何選擇合適的坐月子房間。

1、不宜住在敞、溼的房間裡,由於媽媽的體質和抵抗力都比較低下,所以居室需要保溫、舒適。

2、要選擇陽光和坐向好的房間。這樣,夏天可以避免過熱,冬天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陽光照射,使居室溫暖。

3、居室採光要明暗適中。最好有多重窗簾等遮擋物隨時調節採光。

4、居室要通風效果好,不要接近廚房等多油煙的房間。

二、不可以吹風或接觸涼水

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如果寶媽生寶寶的時間在夏天,當室內溫度較高時,寶媽可以根據體感將空調調到25到28攝氏度之間,但身體絕對不能對著空調的出風口,並且不能讓冷風吹到寶寶。夏天最好的坐月子方式就是使用空調時適當開窗,使室內空氣得以流動。

還有,寶媽在月子期間絕對不能觸碰涼水,涼水會導致寒氣入體,加劇風溼病的患病幾率。

三、月子裡抱寶寶的事交給家人

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寶寶出生後,在月子裡抱寶寶的事,最好交給家人。除了寶寶不吃奶的時候,媽媽們不要經常抱孩子。如果經常抱一方面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另外抱孩子時間過久,寶媽的手臂就會落下經常痠痛的毛病。

四、產後傷口的護理

剖腹產護理

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剖腹產的傷口較大,發生感染的機率也相對提高,由於皮下脂肪愈厚,傷口感染的機會也愈大,所以較胖的產婦,必須更注意產後傷口的護理;另外,有些人因體質關係,疤痕會越長越大,不但影響外觀,還會有搔癢的困擾,處理上十分棘手,如果有這種體質,開完刀不久應該使用硅膠片,以減少蟹足腫發生。

順產護理

防止外陰感染

1.勤換衛生墊,避免溼透,讓傷口浸泡在溼透的衛生墊上將會很難癒合。

2.每天要用溫水勤沖洗會陰部,尤其每次便後最好用消球毒棉擦拭沖洗外陰,切忌由後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後。

順產的寶媽睡姿改為向右側睡;剖腹產的寶媽儘量側身,不要一直平躺。有助傷口恢復。

五、不要忽略母乳的重要性

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現代好多媽媽不願意餵奶,主要從幾方面考慮:認為餵奶會影響身材,認為餵奶粉省事,甚至誤認為奶粉的營養價值高,還有一些人是出於工作考慮,在四個月上班後,導致忽視了餵奶。其實,母乳餵養不僅是對寶寶很重要,對媽媽的身體,尤其是生殖器官的恢復也是至關重要。

因為餵奶是幫助子宮恢復的過程,寶寶的吸吮可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促進子宮復舊。產後不哺乳,對媽媽來說年輕的時候確實看不出來有什麼大問題,但其實媽媽身體狀況已經受到了干擾。舉個例子,目前,中國癌症最高發病率的是乳腺癌,乳腺癌的發病跟我們對待性生活,對待生育,對待後代都有著極其重要的關係。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大多數不生育,或生育不哺乳。為什麼這部分人的發病率那麼高,原因很簡單,人類與生俱來的所有器官,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都是有它的功能的,如果你不去使用,它就喪失它的功能,並出現異常的生長情況。

重要的是,母乳餵養可以增進母子感情,而且母親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樣使得母子關係更加深遠。餵奶過程建立和存在的母子親切感,對孩子來說還是一種安全感,是聯繫母子的感情紐帶,寶寶從小有這種感情建立和心理依賴,長大以後和媽媽的感情會長久保持。

六、不要久站、爬樓梯!

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生完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剛生完肚子還很大,肚皮往右就咚掉下來,往左就咚掉下去,不但體表的肚皮如此,體內的內臟也是處於鬆鬆垮垮的狀態,有些媽媽還說身體稍微震動一下,就感覺內臟在晃動。

懷孕時,內臟被長大的胎兒壓迫,心、肝、脾、腎臟所有內臟器官都擠到邊邊角角去了,擠壓變形長達數月;等到胎兒生出來,子宮收縮回復到1顆雞蛋大小,擠壓變形的內臟就變得鬆鬆垮垮,加上地心引力就容易往下墜。

如果月子裡媽媽久站、爬樓梯,就會加強地心引力往下墜,造成內臟下垂,胸部也會下垂。

七、忌動靜結合

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傳統認為媽咪生產後身體虛弱,需要休息,應長時間臥床。這是不對的。媽咪產後若長時間不活動,可引發下肢靜脈血栓,以及因盆腔底部肌肉組織缺乏鍛鍊,託不住子宮、直腸或膀胱而膨出。媽咪生產後身體虛弱,需要適當休息,但不代表應長時間臥床。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媽咪生產後都應早下床活動,積極的鍛鍊不僅有助於子宮恢復,更有利於下肢血流增快和惡露排出,避免引發下肢靜脈血栓。一般情況下,媽咪產後24小時就可在床上靠著坐起來,第二天便可下床行走。

八、腹部鬆弛,要管理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淨、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九、重視產後盆底肌

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初為人母的很多媽媽們都有個難言之隱,發現自己每次一打噴嚏,下體就會有尿液溢出,讓人十分不爽。原本以為只要選擇剖宮產就會減少發生盆底肌肉鬆弛,產後就忽視了對盆底肌肉的康復訓練,卻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中招了。

是不是隻有經過順產的媽咪才需要做產後盆底肌肉康復訓練,而剖宮產的媽咪則可以高枕無憂?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原因,除了分娩,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呢?

只有順產才傷盆底肌肉是誤解

順產是造成女性盆底肌肉鬆弛的主要原因,胎兒經過陰道分娩出,一般出生的嬰兒頭部的直徑約有9-10釐米,即分娩時陰道要擴張到9-10釐米(正常陰道直徑為2.5釐米),經過出生孩子的擠壓,陰道擴張明顯,盆底肌肉受到徹底破壞,彈性明顯下降。對於這一點大家很容易理解,但因此就單純地認為只有順產才會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觀點是錯誤的。

咳嗽、打噴嚏、漏尿其實都是腹壓增加引起的,其中漏尿在醫學上也叫做壓力性尿失禁。咳嗽漏尿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是由妊娠、還有由腹壓增加而引起的慢性便秘、慢性咳嗽、打噴嚏都會引起盆底肌肉吊力不足,彈性下降,從而使得網內的器官無法恢復正常的位置。當腹壓增加的時候,裡面的吊網就不能維持這些盆腔器,所以就會有尿液不自覺地從尿道流出。

十、愉快的心情對於恢復很重要

產後‘‘坐月子’’10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害苦自己一輩子遭罪一生

不要哭,不要哭,不要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固然說女人是水做的,但是坐月子期間流眼淚是不行的!但是有的媽媽就是控制不了本人,坐月子期間,大多產婦是初次生寶寶,沒經驗,對於寶寶不瞭解而產生一種自覺沒用之感覺,如餵奶、換尿片、哭啼等,如缺少了家人和醫護人員的安慰、幫助,易引起極度緊張,感到孤立無援,再加上嚴重睡眠不足,會影響產婦產後的情緒,讓媽媽心更累了,只能用哭來發洩本人的心情。但是月子期間流淚,會傷害到媽媽的眼睛,媽媽心情不好,會影響乳房泌乳,致使惹起回奶和奶水質量不好,對寶寶的安康也會產生影響。

以上呢,就是本期的內容,如果您對本文有什麼見解,歡迎關注、轉發或者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