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越资本:中国买买买,助以“代购”为主营的澳买客市值飙升八倍

澳交所(ASX)唯一一家以“代购”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澳卖客(AuMake)于2017年10月5日在挂牌上市,至今仅过了两个半月,却已“华丽转身”,不仅市值飞跃,且已开始收获向上游并购的“硕果”。

澳卖客(ASX:AU8)曾于本月早些时候发布公告称,将募集2000万澳元用于扩张实体店。为配合这一融资计划,澳卖客近期展开了投资者宣讲活动,并在今日公告“投资者说明”里小秀了一把上市两月有余的成绩单。

根据澳卖客公布信息,自上市以来市值已由2000万澳元升到目前的1.6亿澳元。

秉越资本:中国买买买,助以“代购”为主营的澳买客市值飙升八倍

收购上游,完成自身业务转型

2017年11月初,澳卖客宣告收购“Health Essence”品牌及所有相关商标。Health Essence于 2012年开始向本土的零售店供应产品,主要是鱼油等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保健品类别,毛利润率39%。

收购完成后,Health Essence品牌产品只在澳卖客店铺独家销售。在宣布收购时澳卖客称,“这标志着我们将拥有高利润的营养保健品类别下的品牌产品”。

11月8日讯 有“华人代购第一股”之称的澳卖客(ASX:AU8)今日再向市场抛出重磅,将收购澳洲羊毛产品制造企业Jumbuck Australia,包括其全部相关工厂与设备。

这是本月内公司宣告的第二起收购计划,而近七天澳卖客澳交所股价出现了近乎80%的上涨,吸引游资强烈涌入,一举冲破上市后的沉闷态势。

澳卖客称继保健品、护肤品与婴儿配方奶粉之后,引入羊毛产品作为第四大业务支柱。收购Junmbuck能让投资者“直接”受益于代购渠道及中国游客对澳羊毛制品的巨大需求。

Junmbuck将很快启动纯澳洲羊毛鞋靴、围巾、大衣、毛毯的生产,以迎合中国冬季的到来,并使用100%自有品牌“UGG AUS”。

根据公告,Junmbuck上两个财年未审计销售额分别是285,589元与754,624元,平均毛利润率32%,销售额同比增幅260%。澳洲羊毛制品市场需求旺盛,澳卖客称17财年并无多少营销支持的情况下,公司的羊毛产品销售额达411,371元,毛利润率26%。

营销无极限,多途径运用新时代营销

澳卖客现有销售额的50%来自客户的微信订单,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澳买客营销的主要手段,营销上,除店内营销还将产品推广到微信平台,介绍给澳卖客微信群的9000位用户。“我们的注册用户大多数是代购者或导游,他们平均有500-1000位微信好友可宣传销售澳洲产品”。也就是说,通过微信的一次性的传播,同一款产品可以在900万人的朋友圈中展示,庞大的微信朋友圈宣传,也就成了澳买客的实时广告平台。

秉越资本:中国买买买,助以“代购”为主营的澳买客市值飙升八倍

中国观光团

将总部迁到Auburn则是澳卖客“中国代表/观光团”策略的关键一步,游客将可在批发仓库中看到产品,大批量订购,“用他们选定的运输方式”购买产品。Auburn的相关设施正处在中国旅游团必游线路悉尼蓝山Blue Mountains上。

为何如此看重观光团?澳卖客将之定位为中国游客市场极具价值的一部分,主要由于以下特点:他们受到陪团导游行程安排与推荐建议的极大影响;并且这类游客对于购买新产品有很大热情,希望回国后向亲友展示此行收获的澳洲“真品”。

质量与独特性成为观光团游客选择商品的主要动力,而非价格,实际接触到产品会给其留下更深刻印象。并且“他们通常会大批量购买,消费水平更高,因为许多中国游客通常终生到澳洲仅来游玩一两次”,所以尤其会把握机会。

以澳卖客Pitt街的Haymarket零售店为例,17财年有近260万澳元的销售额,毛利润率20%。根据公告,该店铺的优良业绩正是观光团类顾客占比较高的结果,他们大量购买高利润类、新品牌产品。

通过与悉尼中国旅游导游协会战略联盟,澳卖客向悉尼地区的导游会员及其顾客提供折扣、让价、新产品推介、便利支付、邮寄等服务。

直播圈

同时,直播圈也成了澳买客的一 传播渠道

秉越资本:中国买买买,助以“代购”为主营的澳买客市值飙升八倍

根调查,悉尼有不少公司招聘专职直播,主要直播范围为产品介绍和采购,通过直播,也为有兴趣而到不了澳洲的中国买家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在直播平台上和主播进行互动和交流,主播在此充当的角色,也就更像是个导购员,通过这一途径,也为代购公司提供了不少的客源。

快销产品升温,多家上市公司布局快消行业

澳洲上市公司JAT向市场发布季度报告,2017年7-9月份公司的营业收入是79.9万澳元(合人民币近400万元),快消品贸易贡献了其中的91.2%,毛利润是7万澳元。公司高管称,主要是由于所售产品的利润率提高,“凸显出快速变化的中国出口市场展现出的弹性”。JAT正在打造一个新的利润抓手:从产品买卖转向品牌经营,尤其是自有品牌开发。昨日季报中JAT再度重申了品牌战略:将通过子公司Cobbitty 专注于品牌的开发、营销与分销。

“我们初步的目标市场是奶制品与保健品”。

秉越资本:中国买买买,助以“代购”为主营的澳买客市值飙升八倍

同样从事快消品对华出口,在中国市场深耕的JAT与新近上市的澳卖客都打起了品牌战略旗帜,谁更胜一筹?

JAT的雄心更大。从难度来讲,打造自有品牌与直接品牌收购显然前者更耗费精力与资源。不过,由于把控了供应链源头,利润空间也更大。

目前市场上透露树立自营品牌的消费品公司不在少数,来自中国国内的企业或拥有中国市场资源的企业似乎更青睐这种取向,对它们而言,市场不是个大问题。

2017年9月底发布的年报中,JAT管理层的视线聚焦在渠道拓展上,当前在线直销与澳洲代购间接销售是JAT快消品贸易的重要渠道。同时公司正在持续开拓线下销售平台,因为中期内“量更大,利润潜力也更大”。

公司表示,“成功地将澳洲产品放到中国超市货架需要与中国进口监管部门有着良好合作关系,并且具有在中国市场的敏锐品牌意识。而JAT在这两个领域拥有大量经验”。

说到大量经验,或许不得不提JAT的“中国服务”。公司宣称向澳洲生产商提供产品入华的全套服务,包括确定最佳销售平台、产品重新定位、通过包括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CIQ)及中国食药监(CFDA)在内的监管审批,取得商标及进行注册、进行全渠道宣传、撬动澳本地代购网络,乃至定价问题、仓储与物流。JAT自己也拥有CIQ认证编号。

澳卖客的战略举措则代表另一股风潮,即对现有品牌的收购。昨日本网报道,因奶茶妹领投而出名的奶粉股Bubs(ASX:BUB)也抛出了收购计划,据称准备收购一家山羊奶品牌公司。

在对中国快消品市场的争夺中,到底是据守澳洲的代购股能够胜出,还是拥有中国市场资源的买办股发展更快?赛跑才刚开始,所以不好评判。

但至少突出一点,他们都把握着中澳快消品供应链上的关键一环,为澳洲的生产商所依赖,拥有强势话语权。JAT的年报提到了与天猫Woolworths店铺的合作。Woolworths是澳洲最大的超市连锁,本土品牌商却想要通过JAT的协助进入其天猫网店。

而在澳卖客此次对Health Essence的收购中并没有提到交易对价,公司将“立即拥有”其50%股权。如果未来要行使期权,股权价值主要根据未来产品销售状况来确定。澳洲品牌商对于中国市场的急切期待可见一斑。

笼罩在中国资本的运作下的澳洲快消品品牌或许不久都会变成中国品牌

JAT公司大股东包括中国企业家FENG Zhouxuan,及河南盛润置业。

若要关注更多澳洲上市及中概股内容,也可关注我们公众号,每周都有最新的消息推送,希望能和读者有个更为深入的沟通

秉越资本:中国买买买,助以“代购”为主营的澳买客市值飙升八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