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龙王坝:“土里土气”吸引游客“愿意来”

宁夏西吉县龙王坝村,因村中有龙王庙及围坝而成的水库而得名。记者26日来到龙王坝村时,路边的粮仓、马车、一字排开的窑洞,郁郁葱葱的梯田……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若非有人提醒,很难想到此处位于宁夏最贫穷的西海固地区。

“土里土气”是龙王坝村的最大卖点。2011年开始,龙王坝村另辟蹊径,从林下养殖、休闲农业到乡村旅游,把农村当景区来打造。

“乡土元素承载着很多人的农村记忆,是农耕文化的载体,没了它,乡村旅游就会变成另一种城镇化。”返乡创业的“80后”焦建鹏说,突出乡土特色能够更好地利用农村既有资源,降低了乡村旅游中普通农户的投资成本及参与门槛。

2011年,看到家乡贫困,焦建鹏便萌生了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的想法。他从林下养殖和休闲农业起步,流转荒地和林地种植杏树和油用牡丹,在林下放养生态鸡,再用大棚种植草莓,发展特色餐饮,为名不见经传的龙王坝村集聚人气。

小有名气后,龙王坝村从2015年起全力发展乡村旅游。4000亩的梯田景观、农家饭、篝火晚会,进一步凸显农村特色,由56孔窑洞组成的“窑洞宾馆”成为“网红”。目前,龙王坝村年吸引游客达16万人次。

从银川市驱车前来的游客马彦玲说:“与城市里的景点相比,这里没有浓重的商业氛围,平时看不到的梯田、窑洞让整个人放松了下来,我们愿意来,愿意在这里多住几天。”

乡村旅游让龙王坝村从昔日“没人愿意嫁进来”的贫困村变为脱贫标杆村。发展乡村旅游以来,全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00人以上,发展民宿20户,今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1万元。

乡村旅游不仅改变了龙王坝村的发展模式,也改变了一些村民的发展思维。55岁的贫困户谢维花看到别人开民宿效益很好,今年自己也开了一家,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西吉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王寅看来,西吉县是宁夏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也是基础保障。

“乡土元素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纽带。”王寅说。正如龙王坝村将“土里土气”的村院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满足了城市游客回归农村的需求,为农村集聚了人气,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