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对!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下联简直太绝了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著名的乞丐皇帝,他应该是没有什么文化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年少的经历让朱元璋见识丰富,还不断学习,登上皇帝宝座后,朱元璋已经今非昔比,远不是人们印象中那个没有文化的人了。而且对于对联,朱元璋是非常的热衷,留下了不少对联故事,今天就来说一下他与一个书生的对联趣事。

千古绝对!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下联简直太绝了

话说朱元璋除了设立锦衣卫监察百官外,他还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那些被他认为是鱼肉百姓的官员没少受到惩处。一日,朱元璋在南京城中转悠,中午到了一个小酒馆,准备小酌一杯,只见酒馆中有一个书生,虽然衣着朴素,却生得风度翩翩,朱元璋见此人气度不凡,就走上前去攀谈,询问书生是何处人士。

千古绝对!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下联简直太绝了

书生答说是四川重庆府人,这一次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期望能够金榜题名。朱元璋一听他是来应试,心中大喜,不由有了考较一番书生才能的想法。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千”和“里'正好组成了“重”字,后半句说的是地理状况,对起来还是挺有难度的。

千古绝对!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下联简直太绝了

不过,秀才不愧是有真才实学,他略一思索,就对出了下联:

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此下联不仅对得工整,还顺带夸赞了一下当今皇帝朱元璋,让正主朱元璋高兴万分,有了爱才之心,不过他还想看看书生的品行,于是在桌子下捡起一根小木尖让秀才以此为题作诗,秀才思索一会儿后吟道:

寸木原从斧削成,

每于低处立功名。

他时若得台端用,

要向人间治不平。

千古绝对!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下联简直太绝了

一首诗吟罢,朱元璋已经是连连点头了,他看出这个书生不仅才思敏捷,同时颇具正义感,让本来就下决心整肃官场的朱元璋大为欣赏,于是问了他的姓名,回宫之后,特意传旨任命书生为按察使,负责掌管刑事诉讼之事。这虽然也有运气的成分,但是,全靠书生的才能帮了大忙,才能受到青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