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拔罐易耗氣傷血 氣虛血虛不宜過多拔罐

頻繁拔罐易耗氣傷血 氣虛血虛不宜過多拔罐

炎日夏季,不少人都會覺得全身疲倦乏力、胸悶氣短,口苦沒食慾,還可能會有大便爛、小便黃、睡不好等問題。很多家長也在抱怨,家裡的寶寶最近胃口都不太好。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唐梁指出,夏季天氣炎熱、空氣溼度大,容易導致溼困,因而產生以上症狀,可以適當採用祛溼食材煲湯或煮粥,對於夏季脾胃虛弱者,喝粥可以健脾開胃。不少人喜歡拔罐祛溼,但唐梁提醒,拔罐主要去除體表溼氣,對體內溼氣作用不大,而且氣虛、血虛者不宜多拔。

拔罐主要祛體表溼氣 對體內溼氣作用不大

唐梁介紹,最近天氣炎熱,人一動就會一身汗,空氣中的溼度也大,腸胃虛弱容易困溼,此時身體容易出現肢體乏力、睏倦沒精神、臉上油多、大便稀爛、飽脹、舌苔厚膩的症狀。對於氣虛脾虛的人來說,三伏天這方面的症狀會特別明顯。有的人甚至到了三伏天一定要吃人參,否則感覺無法度夏,就是因為嚴重氣虛。而陰虛體質的人,在三伏天容易燥熱上火。

從祛溼的角度來說,可以用淮山、蓮子、芡實、茯苓、薏米、扁豆等祛溼食材煲湯或煮粥。如果是氣虛體質,則建議加入黨參、黃芪、五指毛桃、太子參或者西洋參等補氣食材,和祛溼食材搭配起來吃,對緩解疲勞、氣短溼重的效果更好。

不少人知道拔罐可以祛溼。但唐梁提醒,拔罐主要是去除體表的溼,但是對於體內的溼效果不太好,還需要用祛溼的食材煲湯進行食療。而且拔罐太多會耗氣傷血,氣虛血虛之人不宜多拔。

另外拍打曲池穴、委中穴有祛溼的作用。避免過長時間使用空調、適當運動,也可以防止溼氣過重。

夏季脾胃虛弱

不妨喝點粥

“當然,夏天更要注意飲食,少吃生冷、油膩或者甜食,以清淡為主,不然的話這個時候就更容易產生脾胃困溼。”他介紹,夏季裡,人的氣血多在體表,而體內氣血相對較弱,所以此時一定要忌生冷寒涼,也不宜太油膩。如果進食過於油膩,會加重胃腸負擔,從而脾胃“運化失司”,溼熱內生。如果進食太多生冷寒涼的食物,會耗傷人體的陽氣,加重疲勞感。

他建議,夏天飲食可以嘗試煲些粥喝。一是因為粥容易吸收,對脾胃造成的負擔小,適合夏季脾胃虛弱的人,喝粥可以健脾開胃。二是因為夏季出汗多,喝粥可以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夏季養生煲點粥喝,甚至好過吃山珍海味”。

六款夏季養生粥

1 扁豆茯苓粥

材料:白扁豆30克、茯苓30克、大米200克,冰糖適量。

做法:白扁豆用溫水浸泡一夜;大米淘洗乾淨,用水浸泡30分鐘;鍋置火上,倒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將大米、白扁豆放入鍋中,煮沸後轉小火熬煮至米爛粥稠,最後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消暑解渴、健脾和胃、除溼止瀉。適於脾虛溼重,納差、便溏之人;特別適合夏季暑溼重時食療之用。

2 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150克、小米200克、糯米100克。

做法:南瓜去皮切成小丁。小米、糯米淘洗乾淨後混合置於碗中,用清水浸泡1小時左右。將小米、糯米、南瓜倒入高壓鍋中,加入5倍的清水。蓋上鍋蓋,大火燒上汽後轉小火,再壓制10分鐘~15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補氣。適於脾虛胃寒,體質虛弱者食用。溼熱重者不宜。

 3 百合粥

材料:百合粉30克、蓮子2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百合與米分別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與粳米熟爛時,加糖適量,即可食用。

功效:養陰潤肺,健脾清心,除煩安神。對中老年人及病後身體虛弱而有心煩失眠、低熱易怒者尤為適宜。另外在百合粥內加入銀耳,有較強的滋陰潤肺之用;加入綠豆,可加強清熱解毒之效。

4 薄荷粥

材料:粳米100克、薄荷10克。

做法:煮粥成後下薄荷3分鐘~5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功效:清新怡神,疏風散熱,增進食慾,幫助消化。適於夏季暑熱盛行時食用。脾胃虛寒、多汗者勿食。

5 山楂荷葉粥 材料:粳米100g、鮮荷葉或幹荷葉半張、山楂10克。

做法:粳米煮熟,加荷葉燜5分鐘~10分鐘,即可。

功效:清暑利溼,昇陽和胃。適於暑天胃口不佳、血脂高、體胖之人。脾胃虛寒、有潰瘍病、胃酸過多者不宜飲用。

6 山藥薏米粥

材料:幹山藥30克、薏米30克、大棗5枚、枸杞10克、花生20克、大米200克。

做法:山藥、薏米洗淨,提前泡一晚上;將薏米、山藥和洗淨的大米放入高壓鍋根據自己的喜好加上紅棗、枸杞或花生;調至煮粥檔,靜候20分鐘就可以出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