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峯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原文標題: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

——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張家和

漵浦龍潭號稱“中華宗祠之鄉”。據當地專家學者統計,在直線距離東西12km、南北寬9 km座標系統內,從明清到民國,陸續修建宗祠多達66座,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的約40座。龐大的宗祠建築群,既是龍潭一道亮麗的歷史人文風景,更是龍潭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中華宗祠之鄉”的桂冠戴在龍潭頭上,不敢說當之無愧,但也不顯得勉強,更不存在沽名釣譽。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龍潭宗祠名聲之大,除了宏大的建築規模、多元的建築風格、成熟的宗祠文化,令人刮目相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龍潭宗祠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從“五四”前後到新中國成立,直到今天,一脈相承的紅色文化,給龍潭宗祠及宗祠文化留下了時代烙印,注入了新的精神內涵。中國婦女運動先驅、著名共產黨人向警予龍潭勸學,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龍潭征戰,最終打敗日本的雪峰會戰之龍潭戰役,人民解放軍解放湘西,這一系列影響、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龍潭宗祠不是旁觀者,而是身臨其境、傾力所為的參與者,經受了戰火洗禮,做出了應有貢獻。這是龍潭宗祠及宗祠文化,最流光溢彩的章節,最嘹亮高吭的旋律,最振奮人心的節拍,最絢爛奪目的色彩。雖然宗祠及宗祠文化不可避免帶有抹不去的舊時代烙印,甚至包括在某個時候或某一層面的封建宗法殘餘與封建迷信殘餘,但不影響人們對龍潭宗祠的讚美,無損龍潭宗祠存在的價值。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走進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指在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並延續至今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是近百年來流淌在中華大地上的主流文化,是五千年中華文化史最偉大的篇章,中華文化先進屬性的根本體現。從明初到民末,近七百年滄海桑田,多少次兵火戰亂,多少回中原逐鹿,多少度風雨吹打,龍潭宗祠或許有過牆塌瓦飛、門破窗落的衰敗,有過蛛網繞樑、野草迷漫的荒蕪,甚至也有過香火微弱、呻吟掙扎的窘迫,但時至今天,仍然屹立不倒,究其原因,得益於幾千年傳統文化提供的紮實根基與豐厚土壤,得益於龍潭人與生俱來的文化情結,而紅色文化的溶入,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向警予勸學,開先進文化進宗祠之先河。向警予,傑出的共產黨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婦女運動的早期著名領導人,1895年出生於漵浦縣商會會長之家。這樣的家庭背景,她即便成不了一代名媛,那也是小縣城裡的大家閨秀。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國,黑雲壓城,山雨欲來。時勢沒有讓她成為小縣城的大家閨秀,沒有成為富商的金枝玉葉,而是讓她成為了“花木蘭”式的一代女傑,成為了著名的共產黨人、紅色的職業革命家,以33歲的年輕生命,鑄就永恆的人生與人生的永恆。她在龍潭宗祠的勸學活動,發生在1916至1919年這一時期之內。

向警予生在縣城,老家不在龍潭,而在觀音閣鎮。但觀音閣向姓是從龍潭遷過去的,是龍潭向姓的分支。由於同宗,回龍潭宗祠祭祀先人是觀音閣向姓的貫例,這就使得向警予有機會認識龍潭,走進龍潭,並對祖籍之地產生親切之感。

1916年,向警予從長沙周南女校畢業回到漵浦。湘江的怒潮與嶽麓山的紅楓,讓這位小城女子幾乎脫胎換骨,轉變為典型的新時代女性。懷著“婦女解放”和“教育救國”的理想與抱負,她在縣城創辦了男女合校的漵浦小學堂,擔任校長。

身為校長,又是男女混校,下鄉勸學,既為職責所在,也為現實之需。幾千年來,儒家文化提倡男女有別,讀書是男子的專利,女子“無才便是德”。無論舊私塾或新學堂,大門從來不向女子開放,即便傳說中的祝英臺,也是女扮男裝,矇混過關。向警予創辦了男女混校,這在當時是被視為有傷風化的荒唐之舉。她只能頂著壓力,拼盡全力,下鄉勸學。

向警予龍潭勸學,今已百年。百年前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誕生,但距離1921年只相差幾年,新的社會思潮已經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四處漫溢。很顯然,這已經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夜。

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消息傳到漵浦,向警予帶領師生上街遊行,以示響應。兩個月後,她應蔡暢之邀,赴長沙參加“周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年底赴法,從此獻身人民的革命事業,直到犧牲。她近百年之前勸學的具體內容與細節,已經無從知曉;勸學的對像不論是家長或是學生,都已不在人世。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勸學內容一定是當時的新思想、新理念,而反對封建禮教,提倡婦女解放與男女平等,爭取女子與男子一樣有受教育的權力,應當是其中的主要內容。因為她是從長沙周南女校畢業的,一個充滿新思維的年輕知識女性,一個堅定的女權主義者。勸學的這些內容也許還不能視為紅色文化,但卻是當時的先進文化,它的傳播,為紅色文化的到來作足了鋪墊,進行了預熱。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向警予在龍潭的勸學離不了向氏宗祠,一方面她是龍潭向氏的後裔,有理由使用本族宗祠,況且宗祠本來就負有興學助學之義務。另一方面,宗祠是公眾集會場所,有條件把活動組織起來。1922年毛澤東妻子楊開慧,也是在韶山毛氏宗祠開辦農民夜校,宣傳農民革命。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向氏宗祠留下了向警予的颯爽英姿,留下了她的苦口婆心與慷慨陳詞。

三年前,我在向氏宗祠所在地的金屏村徜徉。那裡,一棵五、六個人手拉手才能合抱的古樹鬱鬱蔥蔥,巨大的傘狀形樹冠廕庇著一大片土地。同行的孫克先生對龍潭宗祠文化素有研究。他告訴我這棵大古樹是金屏村的風水樹,是向氏家族的“保護神”。他曾聆聽過村裡老人們回憶向警予在大古樹下的勸學情景。但天不假年,當我來到這裡時,那些老人早已作古。他們,有的或許就是向警予當年的勸學對像。遺憾是,他們把勸學的諸多細節帶走了,帶到另一個世界上去了。

——紅軍長征,播中國革命之火種。1935年11月,由賀龍、任弼時、蕭克、王震等人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離開湘鄂川黔根據地,踏上萬裡征途。從11月26日進入漵浦,到12月22日離開,停留27天,足跡遍及9個區24個鄉(當時的行政建制),漵浦城鄉“紅旗漫卷東風”,星星之火燎原。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龍潭位於漵浦南部,境內山高林密,峰巒迭嶂,是湖南懷化、邵陽、婁底、三市的接壤地帶,湘西與湘中的交通要道,歷史上素為兵家必爭。龍潭有肥沃的土地,有豐富的物產,號稱“擔不盡的龍潭”。特殊的戰略地位與富庶的經濟狀況,讓龍潭在歷史上“身經百戰”,秦楚之戰、劉漢徵“南蠻”、諸葛亮西征,以及歷朝歷代的“平苗伐蠻”,直到明末清初李自成隱蹤,龍潭沒有缺過席、空過位。紅二、六軍團長征進入漵浦,龍潭理所當然為紅軍的必佔之地。12月13日,紅六軍團前鋒抵龍潭。15日,紅十六、十七兩師抵達。龍潭第一次迎來了不是貴客,卻是勝過貴客的貴客;不是親人,卻是勝過親人的親人。

紅軍是人民的軍隊,維護老百姓的利益是紅軍鐵的紀律,是紅軍奉行的宗旨。進入龍潭,紅軍沒有在店鋪林立的龍潭鎮上安營紮寨,沒有徵用鄉下老百姓的房屋解行軍之乏,而是選擇祠堂(宗祠的另一稱謂)作為臨時營地與辦公場所。金屏村向氏、雲盤村諶氏、牛皮洞諶氏、大金廠向氏與馮氏等宗祠,都用作了紅軍的臨時宿營之地。金屏村向氏宗祠是蕭克的住地兼指揮部,任弼時、王震等軍團主要領導也曾蒞臨。在向氏宗祠裡,他們先後指揮了位於龍潭周邊的燕子坳、枇杷坳兩次戰鬥。蕭克當年使用過的馬燈、辦公桌椅,至今陳列在向氏宗祠裡,向氏族人視為“鎮祠之寶”。雲盤村諶氏宗祠也是紅軍的臨時揮指部,任弼時、蕭克、王震等人多次親臨宗祠,檢查防務與紀律。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紅二、六軍團長征在漵浦及龍潭的短暫停留,雖然先後進行過燕子坳、枇杷坳和深子湖之戰,總體上仍然屬於休整。但是,休整不等於休息,休整相對於作戰而言。第二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規定了紅軍的三大任務:打仗、籌款、發動群眾。紅軍進入漵浦後,打土豪籌款與發動群眾,就成了這二十七天的主要任務。打土豪所得一部分用於軍隊後勤保障,一部分給窮苦百姓。紅六軍團一部抵龍潭沿途打土豪10多戶,並在沿路組建地方武裝。在這短短的二十七天裡,土地革命在漵浦掀起高潮,燃成燎原之勢。駐龍潭的紅軍先後多次在向氏、諶氏、韓氏等宗祠裡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黨的政策,傳播革命知識。雲盤村70多歲退休教師諶貽濤回憶他父親諶靜卿生前的多次講述:紅軍在諶氏祠堂裡召開民眾大會,任弼時等軍團領導號召群眾起來革命,鼓勵青年參加紅軍。據有關的研究資料記載,漵浦全縣參加紅軍達3000多人,其中龍潭300餘人。大批漵浦及龍潭兒郎,跟隨賀龍萬里長征,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或英勇犧牲,或革命到底,如今已經是耄耋老人的老紅軍賀芳齊,就是他們中間的傑出代表。他13歲參加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走完了兩萬五千裡。戰爭年代,槍林彈雨,爬冰臥雪;和平時期,任勞任怨,不辱使命。

紅軍嚴明的軍紀與看得見的愛民行為,贏得了老百姓的真心擁護與愛戴;老百姓發自內心的熱愛與擁護,為紅軍在漵浦、在龍潭的休整提供了便利與保障。籌糧捐物,送柴送菜,通風報信,許許多多軍民魚水情的故事,至今在漵浦、在龍潭的土地上代代相傳,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歷久彌新的話題。

我三次去過向氏宗祠。物換星移,時過境遷,但人已非,物還是。目睹蕭克將軍用過的馬燈與舊式桌椅,對革命前輩的無限敬意油然而起。今天,明亮的電燈早已照遍了龍潭所有宗祠的角角落落,照亮了龍潭的大街小巷與村村寨寨,宗祠裡的桌椅板凳也早已“鳥槍換炮”,甚至連舒適的沙發也搬進了宗祠,而惟有那盞馬燈,彷佛把眼前的一切,照耀得通透明亮,金碧輝煌;惟有在那桌椅板凳上曾經有過的面容與英姿,成為宗祠不老的傳奇,為後人所傳頌,為後世所景仰。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紅二、六軍團長征過漵浦、入龍潭,把革命火種播灑在漵浦的土地上,播灑在龍潭的山水間,實現了紅色文化與宗祠文化的對接與融合,給宗祠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基因和強大的生命活力。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龍潭抗戰,書中華民族之詩史。1945年的春末夏初,雪峰山會戰之龍潭戰役打響。這是龍潭“身經百戰”中的最後一戰,也是最值得歷史銘記的一戰,打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不懼強敵的英雄氣概,打出了中國人民近百年來未曾有過的揚眉吐氣,打出了民族的尊嚴與自信。龍潭宗祠在這場事關國家與民族存亡的戰爭中,置身槍林彈雨,不顧傾家蕩產,甚至連祖宗的牌位也有可能化為灰燼,先人的靈魂也有可能流落荒野,但仍然義無反顧,在所不惜。

戰爭是慘烈的。既需要有陣地上的軍人流血犧牲,也需要有後方民眾的巨大付出,缺一不可。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面對侵華日軍,一向以晴耕雨讀傳家、知書達禮處世、溫爾文雅待人的龍潭兒女,眾志成城,挺身而出,幾乎承擔了運送傷員、做飯做菜等戰地後勤保障的全部任務。小黃沙一位已過九十的村民,在當年的一次送飯途中,一顆子彈打在他挑飯菜的扁擔上。扁擔是雜木做的,質地堅硬,子彈在扁擔上一彈,落到了他握扁擔的手上,從此他少了一根手指。我見到他時,老人舉起只有四根手指的手掌說:八年抗戰,我貢獻了一根手指。平淡的語氣,流露的依然是當年的無所畏懼和今天的無怨無悔。圭洞一韓姓村民當年十二、三歲,初生牛犢不怕虎。源於飢餓,瞞著父母給參戰部隊當嚮導,以填飽肚子,二十多天沒有回家,身上的衣服被子彈打了七、八洞,他卻毛髮未傷。父母以為他已經餓死在荒郊野外,或者當了炮灰。當他出現在父母的面前時,父母半天也說不出話來。曾經的生死考驗,讓這位老人至今神彩奕奕。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身處戰亂,生死考驗,龍潭的農工士商不分階層,不分職業,不論貧富,更不論尊卑貴賤,良莠一體,凝聚在宗祠周圍,無條件地接受宗祠分派的支戰任務。小黃沙張氏宗祠與前沿陣地鷹形山僅隔一壟稻田,相距不過一兩百米,山上子彈的呼嘯聲、人的說話聲、開飯時筷子與飯碗的敲擊聲,都聽得一清二楚。宗祠負責給在山上作戰的中國軍隊供應飯菜和從陣地上轉移傷員,在槍林彈雨中穿行,在生死線上遊走,隨時都有傷亡發生。但是,沒有一個人畏縮不前,宗祠頭人分派任務給誰,誰挑起飯菜,扛上擔架,迎著密集的槍炮聲,朝山上走去。龍潭的地方武裝如“雪峰部隊”,平日裡難免遊手好閒,某個時候或許還可能騷擾百姓,此時卻毅然絕然地響應宗祠號召,扛起守土之責,全力配合軍隊對日作戰,甚至平日裡打家劫舍的土匪也幡然省悟,槍口對著日本鬼子的胸膛,大刀揮向侵華日軍的頭顱。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為了戰爭的勝利,所有宗祠無償地交給軍隊,或改作戰地指揮所,或改作戰地醫院,或改作後勤保障場所。諶氏、韓氏、張氏、王氏、李氏等宗祠,都是一級作戰單位的指揮部或者醫院。如100軍指揮部設韓氏宗祠,副軍長唐冠英長駐;51師指揮部設諶氏宗祠,師長周志道長駐,下轄152團駐小黃沙張氏宗祠,151團駐李氏宗祠,153團駐張家塘張氏宗祠。諶氏、王氏等宗祠都曾是戰時醫院或診所,承擔傷病員的診治。王氏宗祠是國軍74軍第51師的野戰醫院,從前線運回的傷員在那裡醫治。由於醫藥匱乏,一些重傷員死後,就埋在王氏宗祠後面的山坡上,至今墳墓尚存。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龍潭民眾的參戰支前,以宗祠為單位進行,宗祠是召集者與組織者,把族人凝聚在一起。宗祠組織青壯年護村,維持戰時治安。宗祠組織募捐,為戰爭提供物資保障。各宗祠悉數捐出了自己的錢糧(舊時宗祠有自己的田產,用於宗祠活動與公益事業)。鄉村的富裕人家,鎮上的大小商販,毫不吝嗇,慷慨解囊。宗祠一共募捐了多少錢糧,多少物資,出動了多少人力,至今也是未知數,沒有統計,也無法統計,更不需要統計,國家記得,歷史記得,這就足夠了。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戰爭的偉力,根植於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之中。龍潭對日作戰能夠取得徹底勝利,除了軍人的英勇頑強,浴血奮戰,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龍潭民眾同仇敵愾,共紓國難,使得這場由國民黨軍隊擔負的對日作戰,打成了不是人民戰爭的人民戰爭,不是全民抗戰的全民抗戰。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龍潭戰役是國民黨軍隊打的,稱為紅色文化似乎有點牽強,甚至還有貪功之嫌。但是,國民黨軍隊也是中國軍隊,也是為國家和民族而戰。只要是對日作戰,都屬於抗日民族戰爭,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主張。龍潭民眾支持軍隊作戰,本身就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深入人心的結果,更何況參與對日作戰的地方武裝如雪峰部隊,其領導人之一的諶鴻章,以及組織武裝力量開赴龍潭的辰溪陳策等人,本身就是當地地下黨組織的負責人。地方武裝向承祖、姜定耀、諶志錦等人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他們認同共產黨人的抗日主張,認同共產黨人主張的國家、民族立場,這也是他們後來把部隊改編成黨領導的人民武裝的思想基礎。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基於上述,視龍潭抗戰為紅色文化,不僅是可行的,也是符合歷史事實的。在抗擊外敵入侵的戰爭中,誰打贏了,都是國家與民族之幸;誰戰敗了,都是國家與民族之辱。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硝煙散盡,功成人遠。在龍潭抗戰這部英雄史詩裡,有龍潭宗祠蕩氣迴腸的悲壯旋律,有龍潭宗祠激情燃燒的鏗鏘音符,有龍潭宗祠的披肝瀝膽與深明大義。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解放大湘西,譜革命勝利之凱歌。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在相距千萬裡之遙的湘西,人民解放軍用進軍湘西的豪邁步伐,用喚醒青山綠水的嘹亮號聲,向新中國獻禮,向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同志報喜。

湘西與大西南接壤,山高林密,民風彪悍,匪患猖獗,社情複雜。國民黨政權企圖憑藉這塊土地,構築新的反共大本營。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1949年的9月,湘西同全國一樣,“萬木霜天紅爛漫”。人民解放軍第38軍奉命挺進湘西,湘西十餘座縣城相繼解放。同月,第47軍、第46軍136師以及第38軍114師,奉命湘西剿匪。但不久47軍主力入川作戰。在人民解放軍兵力減少的形勢下,苟延殘喘的國民黨殘餘捲土重來,糾集反動勢力,收編土匪武裝,向新生的人民政權發起反攻。1950年初,第47軍回師湘西,大規模的“湘西剿匪”迅速展開,百年匪患最終被徹底清除,千年湘西迎來了歷史新紀元。

以上背景說明,湘西的解放經歷了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在此之前以及在這一過程中,以陳策、諶鴻章等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以隱蔽或半公開的方式,發展黨的組織,組織學潮農運,策反地方民團,掌握雪峰部隊,組建湘西縱隊,進行了長時期的地下鬥爭。如陳策,1938年奉命從延安返回辰溪,開展黨的地下工作;身為湘西工委委員的諶鴻章,在沅陵、漵浦等從事地下鬥爭多年。陳策、諶鴻章等人的地下活動,有相當一部分是在龍潭諶氏、向氏等宗祠裡進行的。這一時期的龍潭宗祠,事實上扮演了辰漵兩縣甚至湘西共產黨人開展地下鬥爭的指揮部與聯絡站的“角色”。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1948年清明節前夕,龍潭向氏宗祠召集族人商議清明祭祖掃墓。擔任過漵浦縣長的向承祖藉機徵得族人同意,決定組建地方武裝。在諶鴻章的支持、指導下,由向承祖、姜定耀、吳人芙、諶志錦等人領導的雪峰部隊正式成立,諶鴻章為領導人之一。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獅躍過萬里長江,國民黨“劃江而治”的美夢化為泡影。當解放軍的進軍號角在雪峰山東邊吹響時,雪峰部隊在龍潭向氏宗祠宣佈起義,正式編入由陳策等人組建、領導並已隸屬於人民解放軍第47軍的湘西縱隊,番號為第2支隊。早在此前的1949年8月,湘西縱隊與國民黨暫編第2軍張玉林部在辰溪、漵浦、懷化(今中方)三縣交界之地的羅子山激戰。從龍潭向氏宗祠裡走出來的雪峰部隊,冒著被戴上“通共”的“紅帽子”,為激戰中的湘西縱隊送去了大量急需物資。寡不敵眾的湘西縱隊最終撤出戰鬥,向承祖派人接應,並安排湘西縱隊在龍潭向氏等宗祠裡休整。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雪峰部隊宣佈起義並改編為湘西縱隊一部,不僅促成了龍潭的和平解放,也推動了辰溪、漵浦兩縣以及湘西部分縣市的解放進程。

湘西解放了,湘西縱隊實行改編,向承祖等人領導的原雪峰部隊改為沅陵軍分區獨立團,湘西縱隊的老家底原陳策部改編為湘西軍區直屬大隊,其他起義投誠各部分別改編為漵浦公安武裝部隊和會同軍分區獨立團。在長達一年多的湘西剿匪戰鬥中,他們與擔負剿匪作戰任務的第47軍密切配合,為徹底肅清湘西百年匪患,還湘西以藍天綠地,風和日麗,還湘西人民以幸福安寧,流血犧牲,英勇戰鬥。湘西的山水忘不了他們,共和國的歷史忘不了他們,湘西的人民更忘不了他們。

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

宗祠是封建時代的產物,也是封建社會家族、宗族內部關係變化的產物。宗祠的出現,就在於協調族人內部關係,培育築牢族人認宗歸宗意識,維護族人的共同利益。保障這一作用發揮的是至高無上的神靈和一代代先人。事實上,這裡的神靈已經包括了先人。用神的意志和祖訓族制,把族人思想統一起來,把族人行為規範起來,把族人力量凝聚起來,實現家族、宗族的長盛不衰,是設立宗祠的初衷,也是古人治家的目標與目的。如果說家也是一個文化概念,那麼這個目標與目的,既是家文化的核心,也是宗祠文化的核心。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是近代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革命運動的產物。從本質上看,與宗祠文化是對立的兩種概念。但從封建時代一路走來的龍潭宗祠及宗祠文化,當初沒有拒紅色文化於大門之外,爾後沒有與紅色文化針尖麥芒,水火不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把龍潭這塊古老的土地,點綴得五彩斑斕,生機盎然。

曾幾何時,在華夏神州的土地上,宗祠多得難以數計,即便一場場暴風驟雨,一次次摧枯拉朽,包括“文革”時期不分青紅皂白的“破四舊,立四新”運動衝擊,現存宗祠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宗祠文化更是五彩紛呈,榮榮茂茂。但是,像龍潭宗祠既傳承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又弘揚中國革命的紅色文化,不能說別的地方沒有,但不會太多。 似乎存在著悖論。紅色文化為什麼能夠為本質對立的龍潭宗祠及宗祠文化接受、保護與傳承,並給龍潭宗祠及宗祠文化以蓬勃的朝氣和無限的生機?促成這一格局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龍潭宗祠文化固有的家國情懷,這是紅色文化能夠走進龍潭宗祠,併成為龍潭宗祠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的前提與條件,是決定性的內在因素。換言之,龍潭宗祠之所以敞開大門迎接先進文化與紅色文化,不懼違背婦女不得進入宗祠的祠規祖制,容許向警予進祠勸學;不懼日本人的機槍大炮,盡其力所能及,參與、支援對日作戰;不懼國民黨捲土重來秋後算賬,迎接紅軍進宗祠休整,在宗祠裡指揮與國民黨軍隊作戰,在宗祠裡開會發動群眾打土豪,號召年輕人參加紅軍;不懼一旦洩密會付出巨大代價,長期為共產黨人地下鬥爭提供掩護,也都是因家國情懷使然。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家國情懷,即一個人對家與國所抱有的特殊情感。這種情感一旦確立,驅之不散,揮之不去,引導人自覺地捍衛家國尊嚴。當二者相沖突時,置國於首位,先國後家,舍家為國。中華民族從來就是具有家國情懷的民族。“陟陛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屈原被逐的思國情懷;“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處亂世的傷國情懷;“四十年來家國,三千地山河”,李後主“歸為臣虜”的亡國情懷;“商女不知亡國限,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遊秦淮的憂國情懷;“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陸游臨終前的悲國情懷;“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則是近百年來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最為真摯、最為熾烈、最為激揚的愛國情懷。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家國情懷把家與國連在一起,有國才有家,有家不忘國。說到家國情懷,不能不提及西漢“柳營春試馬,虎帳夜談兵”的名將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不能不能提及南宋“精忠報國”的名將岳飛,“還我山河”。他們氣貫長虹的錚錚誓言,是家國情懷當之無愧的、最有境界的精準表達。在上下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史上,無論哪一姓人稱帝,哪一民族立國,一脈相續的家國情懷從未褪色,更不變味,始終在民族的血液裡沸騰,始終在國人的生命中激盪,直到今天。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龍潭宗祠,沒有像屈原、杜甫、陸游等人那樣的慷慨悲憤與痛心疾首,沒有像霍去病、岳飛等人那樣的山盟海誓與壯懷激烈,但有同樣的家國情懷,同樣的民族血性。在光明與黑暗面前選擇光明,在進步與倒退面前選擇進步,在革命與反動面前選擇革命,這就是龍潭宗祠的家國情懷,這就是宗祠文化的精華所在。在某種意義上,沒有家國情懷,可能就沒有龍潭宗祠,更沒有宗祠文化。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家國情懷體現在對郡望、堂號的記憶裡。龍潭立宗祠的氏族並非土著,先輩千里迢迢,遷至此地,由客居到定居,成為永久居民。在交通信息不發達的古代,離鄉之人,哪一個不是繫了滿滿的一懷鄉愁?電視劇《西遊記》裡的唐太宗從地上抓起一把泥土撒入酒杯遞給唐僧,囑道:“寧念家鄉一捻土,莫戀他國萬兩金!”表達的正是鄉愁不可淡忘。唐僧師徒回長安去了。他們畢竟是西天取經,不是西天謀生。而非土著的龍潭先人們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他們是為生存而來,從離鄉井背的那一刻起,或許就已經預料到一去不復。久而久之,尤其是延至數代以後,既不可能、也無必要返回故里,返回也未必適應,故鄉也不一定好過異鄉。“青山處處埋忠骨,天涯何處無芳草”。安身立命,才是正道。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故里回不去了,也不必回了,但是,那個地方不能遺忘,因為那是祖先的埋骨之地,生命的根系在那裡,沒有那個地方,就沒有一脈相傳的氏族延續,就沒有一宗一族一家一戶的生生不息,建宗祠的原始動因或許源於此。把郡望或堂號刻於宗祠正門之上,也正是遙遠鄉愁和故土情懷的表達。姜氏宗祠郡望天水,張氏宗祠郡望清河、堂號百忍,諶氏宗祠郡望譙陽,向氏宗祠郡望河內,韓氏宗祠郡望南陽等等,既是對一脈祖先的告慰,也是對思鄉之苦的撫慰,更是對世代後人的提醒。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郡望、堂號是神聖的,凝聚著祖先的人生與際遇。他們的功名業績、聰明才智、德行操守,既是後世子孫為人處世的座標與旗杆,也是郡望、堂號永不褪色的光環,把後世子孫團在一起,召喚激勵子子孫孫砥勵前行,以光大基業,光耀門戶。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郡望與堂號的本質意義是相同的,郡望表明的是族氏起源,祖籍何處;堂號表明的是源流世系,區分同一姓氏的不同族屬與支派,兩者共同作用於延續、弘揚家族文化,培養、夯實家族意識。而家國情懷是從家族意識開始的。從一家到一族,從一個家族到一個宗族,從一個宗族到一個氏族,從遷徙到定居,從故鄉到異土,時空的不斷放大,概念也在不斷擴展,最後歸結為“國家”二字。人們的鄉土意識就是在這一過程中,隨之放大與充實起來的。當這種意識放大、上升為一種精神境界時,其結果就是家國情懷的產生。家與國轉化為一種情懷,家在何處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在何處。如一首流行歌曲唱道的那樣:“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國由抽象變為具體,家由具體變為抽象。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龍潭宗祠把郡望、堂號刻於正門之上,凝聚的是遙遠的鄉愁,而湧動在鄉愁背後的是情懷。這情懷既源於遙遠的祖籍老家,也源於身旁的現實之家,而只有國,才能實現老家與新家、大家與小家的鏈接。人對於故土的懷念,是人抹不去的情感。這一份情感,就是家國情懷滋生的土壤和存續的前提。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家國情懷體現在對英雄豪傑、聖哲先賢的崇敬裡。在龍潭所有宗祠裡,體現古人家國情懷的英雄豪傑與聖哲先賢濟濟一堂,周文王訪賢、姜子牙垂釣、蘇武牧羊、桃園結義、花木蘭從軍、范仲淹戍邊、楊家將徵遼、穆桂英掛帥、岳飛抗金,等等等等。他們不論是雕塑或是彩繪,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過目不忘。這些英雄豪傑與聖哲先賢,是古人家國情懷的典範,無一不體現了國大於家、國高於家、國重於家的思想理念。是他們,支撐起中華五千年的精神世界,造就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和情操氣節。他們的故事,老百姓百聽不厭,常聽常新;他們的精神,哺育了一輩輩中華兒女,造就了一代代英雄豪傑與聖哲先賢。站在宗祠的角度上,這些歷史人物是國家層面上的英雄豪傑與聖哲先賢,為天下中華兒女、為整個中華民族所擁有。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第二個層面是本姓氏的,如張氏宗祠裡佐劉邦立漢的留侯張良,持節使西域的博望侯張騫,助劉備爭天下的桓侯張飛;韓氏宗祠裡打敗項羽的淮陰侯韓信,創一代文體、開一代文風的大師韓愈,力抗西夏與金的宋代名將韓世忠等等。他們,或曾以武安邦,或曾以文治國,有功於國家,造福於民眾,流譽於後世,爭光添彩于姓氏。這一層面上的英雄豪傑與聖哲先賢,是同姓人共同的榮耀,構成同一姓人共同的情懷基因,是姓氏的驕傲與自豪。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第三個層面上是本宗族的。這一層面的人物,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現代的,甚至還有當代的,人數多達數十,甚至上百,分佈極廣,有從政從軍的,有教書育人的;有科研領域的領軍者,有實業界的成功者,尤其近、現代居多。如向氏宗祠從向警予、向達、向仲華到向承祖,到本宗的向姓革命先烈,到當今在全國各地各個領域具有一定影響的向氏兒女。總之,凡是族人認為給本族帶來了榮譽的人,都會榜上留名。向氏宗祠裡群星燦爛,張氏、王氏、吳氏、諶氏、唐氏、夏氏、韓氏等宗祠,同樣群英薈萃,風流盡顯。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國家有國家的英雄豪傑與聖哲先賢,家族有家族的英雄人物與名流賢達。唐太宗刻開國二十四功臣像於凌煙閣上,歷代史家把英雄豪傑與聖哲先賢記入文字,宗祠把本宗族的顯赫人物刻在宗祠的牆壁上,寫進本宗族的族譜裡,目的和意義是相同的,即鼓勵後人效仿前人,繼前人之志,以身許國。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家國情懷體現在族規族訓的字裡行間裡。家國情懷,是家與國在人之情感上的統一與昇華。就形成過程看,先有家之情感,後有國之情感;就兩者關係看,先是國之情感,後是家之情感。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破家必亡。宗祠是族人的宗祠,是族人的大家庭,制定族規,宣示族訓,既是家國情懷的家族式表達,也是宗祠存在的客觀需要。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族規,即一族之規。族訓,即一族之訓。“規”由族人制定並通過,約束規範族人言行,是族人共同的行為準則,強制性的,必須遵守,違規必懲。“訓”多有出自於某一時期本族支某一德高望重的先輩,他的為人處世理念被後世族人認可與接受,奉為祖訓或家訓,也稱遺訓。訓的作用在於對族人的引導與教化,是族人共同的思想指導原則與道德標準,不具備強制性,違訓給予道德譴責。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族規族訓是家規家訓在適用範圍上的擴大化,沒有明顯的本質區別,有的甚至就是家規家訓原封不動的移植。為便於敘述,概用族規族訓稱之。

族規族訓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既體現社會意識形態,又體現家族文化。人與社會的文明進化過程,在宏觀層面上是相同的,從野蠻到文明、從愚昧到開化、從落後到進步;從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從漁獵採集到刀耕火種,先後經歷了原始公社、氏族部落、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以及近、現代不同政治屬性的社會制度。但是,不同氏族與族群,基於各自生存發展環境的優劣,進化的過程與方式在微觀層面上是不相同的,於是就有了不同的歷史人文,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習俗,不同的審美價值取向。即便在文明社會,個體成長環境與受教育程度的差異,也同樣決定人們的思維方式、處世原則、行事風格的多樣性與多元化。然而,家是群體生活模式,族是更大的群體生活模式,國是超大型群體生活模式。帶著個性化差異的人生活在同一個模式裡,不同利益訴求下的磕絆碰撞,甚至權益紛爭,影響制約模式的運轉,甚至威協、動搖模式的存在。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法家規就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族規族訓,也同樣建立在內容相同的基礎之上。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宗祠文化集農耕文化之精華,核心一為“耕讀傳家”、“清白家聲”,二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國情懷,是這兩種理念相互融合、同步上升形成的精神境界。

龍潭宗祠,既繼承、延續“耕讀傳家”、“清白家聲”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農耕文化傳統理念,又吸收當今的家國理念,是農耕文化的現代版。唐氏《家訓》:“國法就是家法,法規就是家規”;張氏《祖訓》:“愛國家以忠為愚”、“重耕讀勵志乃高”;《諶氏家訓》“凡有產必賦稅,須先留輸納之費”;向氏《家訓》:“急國稅,戒爭訟。”等等。在這些族規族訓裡,國家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折射出龍潭宗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擔當意識。“渭濱漁翁志,天水虎將威。”姜氏宗祠以先人姜尚、姜維為族之楷模,弘揚“愛國是靈魂,報國是天職”的愛國理念。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族規族訓對族人的規範、約束與教化重在“修身”。張氏《族規》規定:“勿薄親友、勿略長輩、勿亂倫紀、勿好遊蕩、勿慳小利、勿染惡習、勿聽緋聞”。向氏《族規》明定十一個不準:忤逆父母輕慢長者、以強壓弱以眾凌寡、盜賣骨肉傷害風化、天倫倒配敗壞風紀、異骨承祀紊亂宗支、壓抑青優阻礙上進、招搖撞騙為盜為匪、挑拔慫恿滋生訟端、借事行兇敲詐勒索、牟取暴利非法損人、偷稅漏稅借公肥私,涉及個人行為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準之列。《諶氏家訓》強調奉行“灑落保心、謙退保身、安詳處事”的人生處世哲學。至於尊老愛幼、睦鄰和親、濟窮扶困、向學尚勤、持儉戒奢等常識理念,所有宗祠皆然。族籍龍潭韓氏宗祠的韓生學先生認為:龍潭人遵循“以人為本”、“以孝為上”、“以和為貴”、“以學為榮”、“以禮待人”的文化秉性。我贊同他的說法,但還應加上“以家為榮,以國為上”,這是龍潭宗祠族規族訓的最高境界,也顯得更加準確與全面。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傳統農耕文化中的家國情懷,給了國人奉行幾千年的“耕讀傳家”、“清白家聲”的持家之道,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仁人志士與英雄豪傑。龍潭宗祠正是源於對家國情懷的堅守與弘揚,向警予宗祠傳播先進文化:紅軍長征播灑革命火種,支援對日作戰全力以赴,戰後王氏宗祠為陣亡將士設立靈位供奉;向氏宗祠長期為共產黨人地下鬥爭提供掩護;雪峰部隊宣佈起義並接受人民解放軍改編;支援湘西縱隊與張玉林作戰,這一系列發生在龍潭宗祠或與龍潭宗祠密切相關的重大事件,都因宗祠的家國情懷使其然。假若龍潭宗祠沒有或淡漠家國情懷,它可以拒絕向警予入宗祠勸學;可以不接納紅軍進駐,可以不參與支援中國軍隊對日作戰,可以拒絕共產黨人利用宗祠從事革命活動,一句話,可以置身事外,以免引火燒身。是家國情懷,讓龍潭宗祠在歷史重大轉折關頭,沒有畏縮,沒有猶豫,更沒有退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龍潭宗祠和宗祠文化書寫了輝煌與傳奇。

龍潭宗祠的與時俱進

宗祠客觀上是封建迷信的象徵,是鬼神棲身的地方,新中國成立後拆的拆了,倒的倒了,但也有部分宗祠被保留下來,建國之初,有的作為鄉村的教書育人場所,有的作為村基層組織的辦公場所,還有的作為集體倉庫或供銷合作社、糧站等公用場所。像我這個年齡的一代農村孩子,幾乎都有過宗祠裡讀書的經歷,宗祠帶給我們的快樂是記憶猶新的。部分宗祠有幸躲過一場又一場“破除迷信”運動的輪番衝擊,這或許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

龍潭山明水秀,古風撲面。經歷了幾百年日曬雨淋、風吹霜打的宗祠,見證、分享了這塊土地上的滄海桑田與春華秋實,為這塊土地今天的繁榮,繼續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彰顯著存在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革命傳統與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從“五·四”運動前後的新文化傳播,到第一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到三年解放開爭,到和平建設時期,都在龍潭宗祠留下了抹不去的歷史烙印。珍藏在向氏、王氏、張氏、諶氏、韓氏等宗祠裡的紅色文化,加上分佈在龍潭周邊的抗日舊戰場紅巖嶺、鷹形山、青山界以及弓形山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我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整個龍潭就是一處完整的革命傳統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就是一座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革命鬥爭的歷史博物館。向警予、賀龍、任弼時、關嚮應、蕭克、王震、向仲華、陳策、諶鴻章等革命前輩,以及各個時期在龍潭這塊土地上奮鬥犧牲的革命先烈;王耀武、李天霞、周志道等指揮龍潭之戰的國民黨將官以及陣亡於此役的國軍將士;向承祖、姜定耀、諶志錦等一大批深明大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進步人士,他們的肖像懸掛在龍潭的宗祠裡,他們的英名烙刻在龍潭的歲月記憶裡,他們的業績抒寫在我們今天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裡,他們的精神融化在龍潭兒女滾燙的血液裡。當地群眾,尤其青少年,在宗祠裡參觀文物,在陵園裡憑悼英靈,在舊戰場上緬懷英雄,從來就沒有間斷過。來龍潭考察的學者專家與旅遊觀光的外地遊客,走進龍潭宗祠,也是他們的必選項目。龍潭宗祠,革命傳統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正在大力發揮。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美麗鄉村建設的參與者。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實現“中國夢”的歷史新階段,龍潭宗祠緊跟時代的前進步伐,在當地黨委和政府以及村、支“兩委”的領導下,發揮自身凝聚力強、號召力大等傳統優勢,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參與扶貧攻堅。雖然現在的宗祠不像過去,有自己的田產收入,但是,宗祠是族人的宗祠,眾人划槳開大船,眾人拾柴火焰高。宗祠鼓勵族人樂舍好施,倡導社會名流賢達捐贈資助。這些收入一部分延續舊規舊制,滿足宗祠的必要開支,而大部分用於公益事業,用於族內貧困戶的脫貧致富,用於因天災人禍引發的特殊困難的救助,用於資助本族子弟上學和獎勵本族子弟升學。向氏、諶氏等宗祠還設立專門基金,實行有效的經費保障。2015年至2017年,向氏宗祠給考上“一本”的大學生每人獎勵880元,贈“鵬程萬里”或“前程似錦”的金匾一塊,40餘位族人前去祝賀,給每個學生送去紅包200元。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龍潭地處雪峰山旅遊景區的核心地帶,隨著雪峰山旅遊興起,作為重要人文景觀的龍潭宗祠,不僅吸引了大批遊客遠道而來,拉動當地的消費增長,並且以其悠久的宗祠文化,帶動龍潭新人文與基礎設施建設。如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宗祠開展尊老敬老模範人物評選,表彰獎勵那些給父母、給老人以人文關懷的年輕男女,表彰獎勵那些“尊老愛幼、夫唱婦隨,鄰里和睦”的模範家庭,讓文明進村入戶,成為族人的自覺行動。配合城鎮建設規劃,為龍潭的繞城公路及其它基礎設施建設的徵地用工,深入族眾做工作,推動這些事關族人脫貧致富、事關國計民生的項目加快落實,加速開發。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者與傳播者。歷代先人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就是保護民族之根,傳承民族之魂。龍潭宗祠歷史悠久,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宗祠把繼承與傳播的重任,自覺地扛在肩上,不忘初心,繼往開來。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宗祠是安放先人靈位的地方,神話與傳說,故事與掌故,或許就是先人的最好陪伴。在龍潭宗祠裡,逍遙飄逸的八仙過海、聰明睿智的曹衝稱象、人倫綱常的二十四孝圖、愚昧可笑的刻舟求劍、大吉大利的三羊開泰、松鶴延年的美好祈盼、武松打虎的英雄壯舉、負荊請罪的將相之和、岳母刺字的教子之道等等,或以雕刻,或以泥塑,或以彩繪,在一代代族人心中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假若沒有這些,宗祠就沒有了神秘感,沒有神秘感的宗祠一定是缺少文化底蘊的,既不厚重,更缺品位。這大概是那些神話傳說與故事掌故,出現在所有宗祠裡的原因所在。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宗祠是族人的娛樂場所。在文化生活相對簡單的年代,看一場戲就是享受一頓文化大餐,人們爭先恐後。龍潭的每座宗祠都建有頗具規模的戲臺,沅水流域盛行的辰河高腔,是宗祠戲臺上保留的演出劇目。古往今來,天上地下,出將入相,才子佳人,聚散離合,沉浮跌宕。臺上人間萬象,世俗百態;臺下悲喜交加,如同身受。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木腦殼戲、花燈戲、漁鼓、三棒鼓等演唱形式,也時常在宗祠裡上演,雖然十足的“下里巴人”,但老百姓喜聞樂見,百看不厭。以宗祠為單位開展的龍燈文化表演,更是龍潭宗祠文化的一大特色,長龍、草把龍、板凳龍神形兼備,舞出龍潭人的不老風情;蠶燈、喔喝燈、故事燈、鵝頸燈五彩斑斕,點亮龍潭人的無窮智慧。這些龍與燈,為不同姓氏專有,如蠶燈來自張氏宗祠,為張姓人族燈;喔喝燈來自唐氏宗祠,為唐姓人族燈;鵝頸燈來自向氏宗祠,為向姓人族燈;高把燈(龍)來自諶氏宗祠,為諶氏族燈。一祠一姓,一姓一燈,世代沿襲。同時,張氏、韓氏、諶等宗祠運用音樂表現手法和現代語言,加入新的時代元素,以所秉持的傳統文化理念為基調,創作了各自的宗祠或姓氏之歌,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摸索新方法,開闢新途徑。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宗祠是歷史人文。歷史人文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禮儀。禮儀就是待人之道。走進龍潭宗祠,面對的是歷代先人的靈位,不講禮儀有辱先人在天之靈。禮儀表現更是在日常生活裡,在人一舉一動中,口傳心授,恪守遵行。如宗祠裡開席就餐,四四方方的八仙桌,兩人一張的長條凳,按貴客主從、輩份高低、年齡大小,各居其位;執壺、勸酒、勸菜,各司其職。雖然有些繁複縟節,卻包含了彬彬有禮的謙謙古君子之風。席間最讓人感動的是禮讚,由一人高聲朗吟現編的讚美頌揚之詞,眾人以“好嘎”和之。如“祠堂大門開,”“好嘎!”;“今有貴人來,”“好嘎!”一人唱,眾人和,聲震屋宇,歡樂詳和的氣氛被渲染到了極致。即便是複雜的人際關係,也因這一聲聲“好嘎”水乳交融。

龍潭宗祠集優秀傳統文化之大成,涵蓋了方方面面,既是龍潭的民風民俗,也是龍潭的文化瑰寶與藝術奇葩,能夠流傳至今,宗祠的保護與傳播功不可沒。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龍潭宗祠以開放的姿態,像當年一樣,敞開大門,迎接新的文化理念,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勸導族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花燈戲劇團自編自導了一系列歌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國家扶貧攻堅戰略,宣傳雪峰山旅遊開發的花燈戲、三棒鼓等演唱節目,以及一批讚美新時代、弘揚主旋律、歌唱新生活的歌曲,在周邊鄉村廵回演出,受到廣大群眾以及遊客的一致好評,極大地增強了龍潭人的文化自信。

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沒有因為時代的變化,沒有因為社會生活存在的物慾橫流與紙醉金迷,更沒有因為不同文化理念的衝擊,被邊遠,甚至被遺忘,宗祠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傳承傳播作用。

站在龍潭的土地上,只有三個詞組在我的眼前反覆交替:

龍潭宗祠,家國情懷,紅色文化。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從家族意識到家國情懷——漵浦龍潭宗祠的紅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