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原文标题: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

——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张家和

溆浦龙潭号称“中华宗祠之乡”。据当地专家学者统计,在直线距离东西12km、南北宽9 km坐标系统内,从明清到民国,陆续修建宗祠多达66座,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的约40座。庞大的宗祠建筑群,既是龙潭一道亮丽的历史人文风景,更是龙潭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华宗祠之乡”的桂冠戴在龙潭头上,不敢说当之无愧,但也不显得勉强,更不存在沽名钓誉。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龙潭宗祠名声之大,除了宏大的建筑规模、多元的建筑风格、成熟的宗祠文化,令人刮目相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龙潭宗祠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从“五四”前后到新中国成立,直到今天,一脉相承的红色文化,给龙潭宗祠及宗祠文化留下了时代烙印,注入了新的精神内涵。中国妇女运动先驱、著名共产党人向警予龙潭劝学,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龙潭征战,最终打败日本的雪峰会战之龙潭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湘西,这一系列影响、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龙潭宗祠不是旁观者,而是身临其境、倾力所为的参与者,经受了战火洗礼,做出了应有贡献。这是龙潭宗祠及宗祠文化,最流光溢彩的章节,最嘹亮高吭的旋律,最振奋人心的节拍,最绚烂夺目的色彩。虽然宗祠及宗祠文化不可避免带有抹不去的旧时代烙印,甚至包括在某个时候或某一层面的封建宗法残余与封建迷信残余,但不影响人们对龙潭宗祠的赞美,无损龙潭宗祠存在的价值。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走进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指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延续至今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近百年来流淌在中华大地上的主流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化史最伟大的篇章,中华文化先进属性的根本体现。从明初到民末,近七百年沧海桑田,多少次兵火战乱,多少回中原逐鹿,多少度风雨吹打,龙潭宗祠或许有过墙塌瓦飞、门破窗落的衰败,有过蛛网绕梁、野草迷漫的荒芜,甚至也有过香火微弱、呻吟挣扎的窘迫,但时至今天,仍然屹立不倒,究其原因,得益于几千年传统文化提供的扎实根基与丰厚土壤,得益于龙潭人与生俱来的文化情结,而红色文化的溶入,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向警予劝学,开先进文化进宗祠之先河。向警予,杰出的共产党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妇女运动的早期著名领导人,1895年出生于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这样的家庭背景,她即便成不了一代名媛,那也是小县城里的大家闺秀。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黑云压城,山雨欲来。时势没有让她成为小县城的大家闺秀,没有成为富商的金枝玉叶,而是让她成为了“花木兰”式的一代女杰,成为了著名的共产党人、红色的职业革命家,以33岁的年轻生命,铸就永恒的人生与人生的永恒。她在龙潭宗祠的劝学活动,发生在1916至1919年这一时期之内。

向警予生在县城,老家不在龙潭,而在观音阁镇。但观音阁向姓是从龙潭迁过去的,是龙潭向姓的分支。由于同宗,回龙潭宗祠祭祀先人是观音阁向姓的贯例,这就使得向警予有机会认识龙潭,走进龙潭,并对祖籍之地产生亲切之感。

1916年,向警予从长沙周南女校毕业回到溆浦。湘江的怒潮与岳麓山的红枫,让这位小城女子几乎脱胎换骨,转变为典型的新时代女性。怀着“妇女解放”和“教育救国”的理想与抱负,她在县城创办了男女合校的溆浦小学堂,担任校长。

身为校长,又是男女混校,下乡劝学,既为职责所在,也为现实之需。几千年来,儒家文化提倡男女有别,读书是男子的专利,女子“无才便是德”。无论旧私塾或新学堂,大门从来不向女子开放,即便传说中的祝英台,也是女扮男装,蒙混过关。向警予创办了男女混校,这在当时是被视为有伤风化的荒唐之举。她只能顶着压力,拼尽全力,下乡劝学。

向警予龙潭劝学,今已百年。百年前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但距离1921年只相差几年,新的社会思潮已经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四处漫溢。很显然,这已经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夜。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消息传到溆浦,向警予带领师生上街游行,以示响应。两个月后,她应蔡畅之邀,赴长沙参加“周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年底赴法,从此献身人民的革命事业,直到牺牲。她近百年之前劝学的具体内容与细节,已经无从知晓;劝学的对像不论是家长或是学生,都已不在人世。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劝学内容一定是当时的新思想、新理念,而反对封建礼教,提倡妇女解放与男女平等,争取女子与男子一样有受教育的权力,应当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因为她是从长沙周南女校毕业的,一个充满新思维的年轻知识女性,一个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劝学的这些内容也许还不能视为红色文化,但却是当时的先进文化,它的传播,为红色文化的到来作足了铺垫,进行了预热。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向警予在龙潭的劝学离不了向氏宗祠,一方面她是龙潭向氏的后裔,有理由使用本族宗祠,况且宗祠本来就负有兴学助学之义务。另一方面,宗祠是公众集会场所,有条件把活动组织起来。1922年毛泽东妻子杨开慧,也是在韶山毛氏宗祠开办农民夜校,宣传农民革命。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向氏宗祠留下了向警予的飒爽英姿,留下了她的苦口婆心与慷慨陈词。

三年前,我在向氏宗祠所在地的金屏村徜徉。那里,一棵五、六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的古树郁郁葱葱,巨大的伞状形树冠荫蔽着一大片土地。同行的孙克先生对龙潭宗祠文化素有研究。他告诉我这棵大古树是金屏村的风水树,是向氏家族的“保护神”。他曾聆听过村里老人们回忆向警予在大古树下的劝学情景。但天不假年,当我来到这里时,那些老人早已作古。他们,有的或许就是向警予当年的劝学对像。遗憾是,他们把劝学的诸多细节带走了,带到另一个世界上去了。

——红军长征,播中国革命之火种。1935年11月,由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人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踏上万里征途。从11月26日进入溆浦,到12月22日离开,停留27天,足迹遍及9个区24个乡(当时的行政建制),溆浦城乡“红旗漫卷东风”,星星之火燎原。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龙潭位于溆浦南部,境内山高林密,峰峦迭嶂,是湖南怀化、邵阳、娄底、三市的接壤地带,湘西与湘中的交通要道,历史上素为兵家必争。龙潭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物产,号称“担不尽的龙潭”。特殊的战略地位与富庶的经济状况,让龙潭在历史上“身经百战”,秦楚之战、刘汉征“南蛮”、诸葛亮西征,以及历朝历代的“平苗伐蛮”,直到明末清初李自成隐踪,龙潭没有缺过席、空过位。红二、六军团长征进入溆浦,龙潭理所当然为红军的必占之地。12月13日,红六军团前锋抵龙潭。15日,红十六、十七两师抵达。龙潭第一次迎来了不是贵客,却是胜过贵客的贵客;不是亲人,却是胜过亲人的亲人。

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是红军铁的纪律,是红军奉行的宗旨。进入龙潭,红军没有在店铺林立的龙潭镇上安营扎寨,没有征用乡下老百姓的房屋解行军之乏,而是选择祠堂(宗祠的另一称谓)作为临时营地与办公场所。金屏村向氏、云盘村谌氏、牛皮洞谌氏、大金厂向氏与冯氏等宗祠,都用作了红军的临时宿营之地。金屏村向氏宗祠是萧克的住地兼指挥部,任弼时、王震等军团主要领导也曾莅临。在向氏宗祠里,他们先后指挥了位于龙潭周边的燕子坳、枇杷坳两次战斗。萧克当年使用过的马灯、办公桌椅,至今陈列在向氏宗祠里,向氏族人视为“镇祠之宝”。云盘村谌氏宗祠也是红军的临时挥指部,任弼时、萧克、王震等人多次亲临宗祠,检查防务与纪律。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红二、六军团长征在溆浦及龙潭的短暂停留,虽然先后进行过燕子坳、枇杷坳和深子湖之战,总体上仍然属于休整。但是,休整不等于休息,休整相对于作战而言。第二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规定了红军的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发动群众。红军进入溆浦后,打土豪筹款与发动群众,就成了这二十七天的主要任务。打土豪所得一部分用于军队后勤保障,一部分给穷苦百姓。红六军团一部抵龙潭沿途打土豪10多户,并在沿路组建地方武装。在这短短的二十七天里,土地革命在溆浦掀起高潮,燃成燎原之势。驻龙潭的红军先后多次在向氏、谌氏、韩氏等宗祠里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传播革命知识。云盘村70多岁退休教师谌贻涛回忆他父亲谌静卿生前的多次讲述:红军在谌氏祠堂里召开民众大会,任弼时等军团领导号召群众起来革命,鼓励青年参加红军。据有关的研究资料记载,溆浦全县参加红军达3000多人,其中龙潭300余人。大批溆浦及龙潭儿郎,跟随贺龙万里长征,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或英勇牺牲,或革命到底,如今已经是耄耋老人的老红军贺芳齐,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他13岁参加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两万五千里。战争年代,枪林弹雨,爬冰卧雪;和平时期,任劳任怨,不辱使命。

红军严明的军纪与看得见的爱民行为,赢得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与爱戴;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拥护,为红军在溆浦、在龙潭的休整提供了便利与保障。筹粮捐物,送柴送菜,通风报信,许许多多军民鱼水情的故事,至今在溆浦、在龙潭的土地上代代相传,成为老百姓茶馀饭后历久弥新的话题。

我三次去过向氏宗祠。物换星移,时过境迁,但人已非,物还是。目睹萧克将军用过的马灯与旧式桌椅,对革命前辈的无限敬意油然而起。今天,明亮的电灯早已照遍了龙潭所有宗祠的角角落落,照亮了龙潭的大街小巷与村村寨寨,宗祠里的桌椅板凳也早已“鸟枪换炮”,甚至连舒适的沙发也搬进了宗祠,而惟有那盏马灯,彷佛把眼前的一切,照耀得通透明亮,金碧辉煌;惟有在那桌椅板凳上曾经有过的面容与英姿,成为宗祠不老的传奇,为后人所传颂,为后世所景仰。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二、六军团长征过溆浦、入龙潭,把革命火种播洒在溆浦的土地上,播洒在龙潭的山水间,实现了红色文化与宗祠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给宗祠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基因和强大的生命活力。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龙潭抗战,书中华民族之诗史。1945年的春末夏初,雪峰山会战之龙潭战役打响。这是龙潭“身经百战”中的最后一战,也是最值得历史铭记的一战,打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惧强敌的英雄气概,打出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未曾有过的扬眉吐气,打出了民族的尊严与自信。龙潭宗祠在这场事关国家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置身枪林弹雨,不顾倾家荡产,甚至连祖宗的牌位也有可能化为灰烬,先人的灵魂也有可能流落荒野,但仍然义无反顾,在所不惜。

战争是惨烈的。既需要有阵地上的军人流血牺牲,也需要有后方民众的巨大付出,缺一不可。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面对侵华日军,一向以晴耕雨读传家、知书达礼处世、温尔文雅待人的龙潭儿女,众志成城,挺身而出,几乎承担了运送伤员、做饭做菜等战地后勤保障的全部任务。小黄沙一位已过九十的村民,在当年的一次送饭途中,一颗子弹打在他挑饭菜的扁担上。扁担是杂木做的,质地坚硬,子弹在扁担上一弹,落到了他握扁担的手上,从此他少了一根手指。我见到他时,老人举起只有四根手指的手掌说:八年抗战,我贡献了一根手指。平淡的语气,流露的依然是当年的无所畏惧和今天的无怨无悔。圭洞一韩姓村民当年十二、三岁,初生牛犊不怕虎。源于饥饿,瞒着父母给参战部队当向导,以填饱肚子,二十多天没有回家,身上的衣服被子弹打了七、八洞,他却毛发未伤。父母以为他已经饿死在荒郊野外,或者当了炮灰。当他出现在父母的面前时,父母半天也说不出话来。曾经的生死考验,让这位老人至今神彩奕奕。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身处战乱,生死考验,龙潭的农工士商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不论贫富,更不论尊卑贵贱,良莠一体,凝聚在宗祠周围,无条件地接受宗祠分派的支战任务。小黄沙张氏宗祠与前沿阵地鹰形山仅隔一垄稻田,相距不过一两百米,山上子弹的呼啸声、人的说话声、开饭时筷子与饭碗的敲击声,都听得一清二楚。宗祠负责给在山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供应饭菜和从阵地上转移伤员,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在生死线上游走,随时都有伤亡发生。但是,没有一个人畏缩不前,宗祠头人分派任务给谁,谁挑起饭菜,扛上担架,迎着密集的枪炮声,朝山上走去。龙潭的地方武装如“雪峰部队”,平日里难免游手好闲,某个时候或许还可能骚扰百姓,此时却毅然绝然地响应宗祠号召,扛起守土之责,全力配合军队对日作战,甚至平日里打家劫舍的土匪也幡然省悟,枪口对着日本鬼子的胸膛,大刀挥向侵华日军的头颅。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为了战争的胜利,所有宗祠无偿地交给军队,或改作战地指挥所,或改作战地医院,或改作后勤保障场所。谌氏、韩氏、张氏、王氏、李氏等宗祠,都是一级作战单位的指挥部或者医院。如100军指挥部设韩氏宗祠,副军长唐冠英长驻;51师指挥部设谌氏宗祠,师长周志道长驻,下辖152团驻小黄沙张氏宗祠,151团驻李氏宗祠,153团驻张家塘张氏宗祠。谌氏、王氏等宗祠都曾是战时医院或诊所,承担伤病员的诊治。王氏宗祠是国军74军第51师的野战医院,从前线运回的伤员在那里医治。由于医药匮乏,一些重伤员死后,就埋在王氏宗祠后面的山坡上,至今坟墓尚存。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龙潭民众的参战支前,以宗祠为单位进行,宗祠是召集者与组织者,把族人凝聚在一起。宗祠组织青壮年护村,维持战时治安。宗祠组织募捐,为战争提供物资保障。各宗祠悉数捐出了自己的钱粮(旧时宗祠有自己的田产,用于宗祠活动与公益事业)。乡村的富裕人家,镇上的大小商贩,毫不吝啬,慷慨解囊。宗祠一共募捐了多少钱粮,多少物资,出动了多少人力,至今也是未知数,没有统计,也无法统计,更不需要统计,国家记得,历史记得,这就足够了。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战争的伟力,根植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龙潭对日作战能够取得彻底胜利,除了军人的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龙潭民众同仇敌忾,共纾国难,使得这场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对日作战,打成了不是人民战争的人民战争,不是全民抗战的全民抗战。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龙潭战役是国民党军队打的,称为红色文化似乎有点牵强,甚至还有贪功之嫌。但是,国民党军队也是中国军队,也是为国家和民族而战。只要是对日作战,都属于抗日民族战争,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龙潭民众支持军队作战,本身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入人心的结果,更何况参与对日作战的地方武装如雪峰部队,其领导人之一的谌鸿章,以及组织武装力量开赴龙潭的辰溪陈策等人,本身就是当地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地方武装向承祖、姜定耀、谌志锦等人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们认同共产党人的抗日主张,认同共产党人主张的国家、民族立场,这也是他们后来把部队改编成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思想基础。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基于上述,视龙潭抗战为红色文化,不仅是可行的,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在抗击外敌入侵的战争中,谁打赢了,都是国家与民族之幸;谁战败了,都是国家与民族之辱。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硝烟散尽,功成人远。在龙潭抗战这部英雄史诗里,有龙潭宗祠荡气回肠的悲壮旋律,有龙潭宗祠激情燃烧的铿锵音符,有龙潭宗祠的披肝沥胆与深明大义。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解放大湘西,谱革命胜利之凯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相距千万里之遥的湘西,人民解放军用进军湘西的豪迈步伐,用唤醒青山绿水的嘹亮号声,向新中国献礼,向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同志报喜。

湘西与大西南接壤,山高林密,民风彪悍,匪患猖獗,社情复杂。国民党政权企图凭借这块土地,构筑新的反共大本营。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949年的9月,湘西同全国一样,“万木霜天红烂漫”。人民解放军第38军奉命挺进湘西,湘西十余座县城相继解放。同月,第47军、第46军136师以及第38军114师,奉命湘西剿匪。但不久47军主力入川作战。在人民解放军兵力减少的形势下,苟延残喘的国民党残余卷土重来,纠集反动势力,收编土匪武装,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发起反攻。1950年初,第47军回师湘西,大规模的“湘西剿匪”迅速展开,百年匪患最终被彻底清除,千年湘西迎来了历史新纪元。

以上背景说明,湘西的解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在此之前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以陈策、谌鸿章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隐蔽或半公开的方式,发展党的组织,组织学潮农运,策反地方民团,掌握雪峰部队,组建湘西纵队,进行了长时期的地下斗争。如陈策,1938年奉命从延安返回辰溪,开展党的地下工作;身为湘西工委委员的谌鸿章,在沅陵、溆浦等从事地下斗争多年。陈策、谌鸿章等人的地下活动,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龙潭谌氏、向氏等宗祠里进行的。这一时期的龙潭宗祠,事实上扮演了辰溆两县甚至湘西共产党人开展地下斗争的指挥部与联络站的“角色”。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1948年清明节前夕,龙潭向氏宗祠召集族人商议清明祭祖扫墓。担任过溆浦县长的向承祖借机征得族人同意,决定组建地方武装。在谌鸿章的支持、指导下,由向承祖、姜定耀、吴人芙、谌志锦等人领导的雪峰部队正式成立,谌鸿章为领导人之一。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跃过万里长江,国民党“划江而治”的美梦化为泡影。当解放军的进军号角在雪峰山东边吹响时,雪峰部队在龙潭向氏宗祠宣布起义,正式编入由陈策等人组建、领导并已隶属于人民解放军第47军的湘西纵队,番号为第2支队。早在此前的1949年8月,湘西纵队与国民党暂编第2军张玉林部在辰溪、溆浦、怀化(今中方)三县交界之地的罗子山激战。从龙潭向氏宗祠里走出来的雪峰部队,冒着被戴上“通共”的“红帽子”,为激战中的湘西纵队送去了大量急需物资。寡不敌众的湘西纵队最终撤出战斗,向承祖派人接应,并安排湘西纵队在龙潭向氏等宗祠里休整。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雪峰部队宣布起义并改编为湘西纵队一部,不仅促成了龙潭的和平解放,也推动了辰溪、溆浦两县以及湘西部分县市的解放进程。

湘西解放了,湘西纵队实行改编,向承祖等人领导的原雪峰部队改为沅陵军分区独立团,湘西纵队的老家底原陈策部改编为湘西军区直属大队,其他起义投诚各部分别改编为溆浦公安武装部队和会同军分区独立团。在长达一年多的湘西剿匪战斗中,他们与担负剿匪作战任务的第47军密切配合,为彻底肃清湘西百年匪患,还湘西以蓝天绿地,风和日丽,还湘西人民以幸福安宁,流血牺牲,英勇战斗。湘西的山水忘不了他们,共和国的历史忘不了他们,湘西的人民更忘不了他们。

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

宗祠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也是封建社会家族、宗族内部关系变化的产物。宗祠的出现,就在于协调族人内部关系,培育筑牢族人认宗归宗意识,维护族人的共同利益。保障这一作用发挥的是至高无上的神灵和一代代先人。事实上,这里的神灵已经包括了先人。用神的意志和祖训族制,把族人思想统一起来,把族人行为规范起来,把族人力量凝聚起来,实现家族、宗族的长盛不衰,是设立宗祠的初衷,也是古人治家的目标与目的。如果说家也是一个文化概念,那么这个目标与目的,既是家文化的核心,也是宗祠文化的核心。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近代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革命运动的产物。从本质上看,与宗祠文化是对立的两种概念。但从封建时代一路走来的龙潭宗祠及宗祠文化,当初没有拒红色文化于大门之外,尔后没有与红色文化针尖麦芒,水火不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把龙潭这块古老的土地,点缀得五彩斑斓,生机盎然。

曾几何时,在华夏神州的土地上,宗祠多得难以数计,即便一场场暴风骤雨,一次次摧枯拉朽,包括“文革”时期不分青红皂白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冲击,现存宗祠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宗祠文化更是五彩纷呈,荣荣茂茂。但是,像龙潭宗祠既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又弘扬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不能说别的地方没有,但不会太多。 似乎存在着悖论。红色文化为什么能够为本质对立的龙潭宗祠及宗祠文化接受、保护与传承,并给龙潭宗祠及宗祠文化以蓬勃的朝气和无限的生机?促成这一格局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龙潭宗祠文化固有的家国情怀,这是红色文化能够走进龙潭宗祠,并成为龙潭宗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的前提与条件,是决定性的内在因素。换言之,龙潭宗祠之所以敞开大门迎接先进文化与红色文化,不惧违背妇女不得进入宗祠的祠规祖制,容许向警予进祠劝学;不惧日本人的机枪大炮,尽其力所能及,参与、支援对日作战;不惧国民党卷土重来秋后算账,迎接红军进宗祠休整,在宗祠里指挥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在宗祠里开会发动群众打土豪,号召年轻人参加红军;不惧一旦泄密会付出巨大代价,长期为共产党人地下斗争提供掩护,也都是因家国情怀使然。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家国情怀,即一个人对家与国所抱有的特殊情感。这种情感一旦确立,驱之不散,挥之不去,引导人自觉地捍卫家国尊严。当二者相冲突时,置国于首位,先国后家,舍家为国。中华民族从来就是具有家国情怀的民族。“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屈原被逐的思国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处乱世的伤国情怀;“四十年来家国,三千地山河”,李后主“归为臣虏”的亡国情怀;“商女不知亡国限,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游秦淮的忧国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临终前的悲国情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则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最为真挚、最为炽烈、最为激扬的爱国情怀。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家国情怀把家与国连在一起,有国才有家,有家不忘国。说到家国情怀,不能不提及西汉“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的名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不能不能提及南宋“精忠报国”的名将岳飞,“还我山河”。他们气贯长虹的铮铮誓言,是家国情怀当之无愧的、最有境界的精准表达。在上下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史上,无论哪一姓人称帝,哪一民族立国,一脉相续的家国情怀从未褪色,更不变味,始终在民族的血液里沸腾,始终在国人的生命中激荡,直到今天。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龙潭宗祠,没有像屈原、杜甫、陆游等人那样的慷慨悲愤与痛心疾首,没有像霍去病、岳飞等人那样的山盟海誓与壮怀激烈,但有同样的家国情怀,同样的民族血性。在光明与黑暗面前选择光明,在进步与倒退面前选择进步,在革命与反动面前选择革命,这就是龙潭宗祠的家国情怀,这就是宗祠文化的精华所在。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家国情怀,可能就没有龙潭宗祠,更没有宗祠文化。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家国情怀体现在对郡望、堂号的记忆里。龙潭立宗祠的氏族并非土著,先辈千里迢迢,迁至此地,由客居到定居,成为永久居民。在交通信息不发达的古代,离乡之人,哪一个不是系了满满的一怀乡愁?电视剧《西游记》里的唐太宗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撒入酒杯递给唐僧,嘱道:“宁念家乡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表达的正是乡愁不可淡忘。唐僧师徒回长安去了。他们毕竟是西天取经,不是西天谋生。而非土著的龙潭先人们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他们是为生存而来,从离乡井背的那一刻起,或许就已经预料到一去不复。久而久之,尤其是延至数代以后,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返回故里,返回也未必适应,故乡也不一定好过异乡。“青山处处埋忠骨,天涯何处无芳草”。安身立命,才是正道。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故里回不去了,也不必回了,但是,那个地方不能遗忘,因为那是祖先的埋骨之地,生命的根系在那里,没有那个地方,就没有一脉相传的氏族延续,就没有一宗一族一家一户的生生不息,建宗祠的原始动因或许源于此。把郡望或堂号刻于宗祠正门之上,也正是遥远乡愁和故土情怀的表达。姜氏宗祠郡望天水,张氏宗祠郡望清河、堂号百忍,谌氏宗祠郡望谯阳,向氏宗祠郡望河内,韩氏宗祠郡望南阳等等,既是对一脉祖先的告慰,也是对思乡之苦的抚慰,更是对世代后人的提醒。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郡望、堂号是神圣的,凝聚着祖先的人生与际遇。他们的功名业绩、聪明才智、德行操守,既是后世子孙为人处世的座标与旗杆,也是郡望、堂号永不褪色的光环,把后世子孙团在一起,召唤激励子子孙孙砥励前行,以光大基业,光耀门户。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郡望与堂号的本质意义是相同的,郡望表明的是族氏起源,祖籍何处;堂号表明的是源流世系,区分同一姓氏的不同族属与支派,两者共同作用于延续、弘扬家族文化,培养、夯实家族意识。而家国情怀是从家族意识开始的。从一家到一族,从一个家族到一个宗族,从一个宗族到一个氏族,从迁徙到定居,从故乡到异土,时空的不断放大,概念也在不断扩展,最后归结为“国家”二字。人们的乡土意识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随之放大与充实起来的。当这种意识放大、上升为一种精神境界时,其结果就是家国情怀的产生。家与国转化为一种情怀,家在何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在何处。如一首流行歌曲唱道的那样:“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国由抽象变为具体,家由具体变为抽象。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龙潭宗祠把郡望、堂号刻于正门之上,凝聚的是遥远的乡愁,而涌动在乡愁背后的是情怀。这情怀既源于遥远的祖籍老家,也源于身旁的现实之家,而只有国,才能实现老家与新家、大家与小家的链接。人对于故土的怀念,是人抹不去的情感。这一份情感,就是家国情怀滋生的土壤和存续的前提。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家国情怀体现在对英雄豪杰、圣哲先贤的崇敬里。在龙潭所有宗祠里,体现古人家国情怀的英雄豪杰与圣哲先贤济济一堂,周文王访贤、姜子牙垂钓、苏武牧羊、桃园结义、花木兰从军、范仲淹戍边、杨家将征辽、穆桂英挂帅、岳飞抗金,等等等等。他们不论是雕塑或是彩绘,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过目不忘。这些英雄豪杰与圣哲先贤,是古人家国情怀的典范,无一不体现了国大于家、国高于家、国重于家的思想理念。是他们,支撑起中华五千年的精神世界,造就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和情操气节。他们的故事,老百姓百听不厌,常听常新;他们的精神,哺育了一辈辈中华儿女,造就了一代代英雄豪杰与圣哲先贤。站在宗祠的角度上,这些历史人物是国家层面上的英雄豪杰与圣哲先贤,为天下中华儿女、为整个中华民族所拥有。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第二个层面是本姓氏的,如张氏宗祠里佐刘邦立汉的留侯张良,持节使西域的博望侯张骞,助刘备争天下的桓侯张飞;韩氏宗祠里打败项羽的淮阴侯韩信,创一代文体、开一代文风的大师韩愈,力抗西夏与金的宋代名将韩世忠等等。他们,或曾以武安邦,或曾以文治国,有功于国家,造福于民众,流誉于后世,争光添彩于姓氏。这一层面上的英雄豪杰与圣哲先贤,是同姓人共同的荣耀,构成同一姓人共同的情怀基因,是姓氏的骄傲与自豪。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第三个层面上是本宗族的。这一层面的人物,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甚至还有当代的,人数多达数十,甚至上百,分布极广,有从政从军的,有教书育人的;有科研领域的领军者,有实业界的成功者,尤其近、现代居多。如向氏宗祠从向警予、向达、向仲华到向承祖,到本宗的向姓革命先烈,到当今在全国各地各个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向氏儿女。总之,凡是族人认为给本族带来了荣誉的人,都会榜上留名。向氏宗祠里群星灿烂,张氏、王氏、吴氏、谌氏、唐氏、夏氏、韩氏等宗祠,同样群英荟萃,风流尽显。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国家有国家的英雄豪杰与圣哲先贤,家族有家族的英雄人物与名流贤达。唐太宗刻开国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上,历代史家把英雄豪杰与圣哲先贤记入文字,宗祠把本宗族的显赫人物刻在宗祠的墙壁上,写进本宗族的族谱里,目的和意义是相同的,即鼓励后人效仿前人,继前人之志,以身许国。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家国情怀体现在族规族训的字里行间里。家国情怀,是家与国在人之情感上的统一与升华。就形成过程看,先有家之情感,后有国之情感;就两者关系看,先是国之情感,后是家之情感。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破家必亡。宗祠是族人的宗祠,是族人的大家庭,制定族规,宣示族训,既是家国情怀的家族式表达,也是宗祠存在的客观需要。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族规,即一族之规。族训,即一族之训。“规”由族人制定并通过,约束规范族人言行,是族人共同的行为准则,强制性的,必须遵守,违规必惩。“训”多有出自于某一时期本族支某一德高望重的先辈,他的为人处世理念被后世族人认可与接受,奉为祖训或家训,也称遗训。训的作用在于对族人的引导与教化,是族人共同的思想指导原则与道德标准,不具备强制性,违训给予道德谴责。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族规族训是家规家训在适用范围上的扩大化,没有明显的本质区别,有的甚至就是家规家训原封不动的移植。为便于叙述,概用族规族训称之。

族规族训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体现社会意识形态,又体现家族文化。人与社会的文明进化过程,在宏观层面上是相同的,从野蛮到文明、从愚昧到开化、从落后到进步;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从渔猎采集到刀耕火种,先后经历了原始公社、氏族部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近、现代不同政治属性的社会制度。但是,不同氏族与族群,基于各自生存发展环境的优劣,进化的过程与方式在微观层面上是不相同的,于是就有了不同的历史人文,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即便在文明社会,个体成长环境与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也同样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处世原则、行事风格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然而,家是群体生活模式,族是更大的群体生活模式,国是超大型群体生活模式。带着个性化差异的人生活在同一个模式里,不同利益诉求下的磕绊碰撞,甚至权益纷争,影响制约模式的运转,甚至威协、动摇模式的存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法家规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族规族训,也同样建立在内容相同的基础之上。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宗祠文化集农耕文化之精华,核心一为“耕读传家”、“清白家声”,二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情怀,是这两种理念相互融合、同步上升形成的精神境界。

龙潭宗祠,既继承、延续“耕读传家”、“清白家声”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农耕文化传统理念,又吸收当今的家国理念,是农耕文化的现代版。唐氏《家训》:“国法就是家法,法规就是家规”;张氏《祖训》:“爱国家以忠为愚”、“重耕读励志乃高”;《谌氏家训》“凡有产必赋税,须先留输纳之费”;向氏《家训》:“急国税,戒争讼。”等等。在这些族规族训里,国家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折射出龙潭宗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担当意识。“渭滨渔翁志,天水虎将威。”姜氏宗祠以先人姜尚、姜维为族之楷模,弘扬“爱国是灵魂,报国是天职”的爱国理念。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族规族训对族人的规范、约束与教化重在“修身”。张氏《族规》规定:“勿薄亲友、勿略长辈、勿乱伦纪、勿好游荡、勿悭小利、勿染恶习、勿听绯闻”。向氏《族规》明定十一个不准:忤逆父母轻慢长者、以强压弱以众凌寡、盗卖骨肉伤害风化、天伦倒配败坏风纪、异骨承祀紊乱宗支、压抑青优阻碍上进、招摇撞骗为盗为匪、挑拔怂恿滋生讼端、借事行凶敲诈勒索、牟取暴利非法损人、偷税漏税借公肥私,涉及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都在不准之列。《谌氏家训》强调奉行“洒落保心、谦退保身、安详处事”的人生处世哲学。至于尊老爱幼、睦邻和亲、济穷扶困、向学尚勤、持俭戒奢等常识理念,所有宗祠皆然。族籍龙潭韩氏宗祠的韩生学先生认为:龙潭人遵循“以人为本”、“以孝为上”、“以和为贵”、“以学为荣”、“以礼待人”的文化秉性。我赞同他的说法,但还应加上“以家为荣,以国为上”,这是龙潭宗祠族规族训的最高境界,也显得更加准确与全面。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给了国人奉行几千年的“耕读传家”、“清白家声”的持家之道,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仁人志士与英雄豪杰。龙潭宗祠正是源于对家国情怀的坚守与弘扬,向警予宗祠传播先进文化:红军长征播洒革命火种,支援对日作战全力以赴,战后王氏宗祠为阵亡将士设立灵位供奉;向氏宗祠长期为共产党人地下斗争提供掩护;雪峰部队宣布起义并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支援湘西纵队与张玉林作战,这一系列发生在龙潭宗祠或与龙潭宗祠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都因宗祠的家国情怀使其然。假若龙潭宗祠没有或淡漠家国情怀,它可以拒绝向警予入宗祠劝学;可以不接纳红军进驻,可以不参与支援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可以拒绝共产党人利用宗祠从事革命活动,一句话,可以置身事外,以免引火烧身。是家国情怀,让龙潭宗祠在历史重大转折关头,没有畏缩,没有犹豫,更没有退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龙潭宗祠和宗祠文化书写了辉煌与传奇。

龙潭宗祠的与时俱进

宗祠客观上是封建迷信的象征,是鬼神栖身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拆的拆了,倒的倒了,但也有部分宗祠被保留下来,建国之初,有的作为乡村的教书育人场所,有的作为村基层组织的办公场所,还有的作为集体仓库或供销合作社、粮站等公用场所。像我这个年龄的一代农村孩子,几乎都有过宗祠里读书的经历,宗祠带给我们的快乐是记忆犹新的。部分宗祠有幸躲过一场又一场“破除迷信”运动的轮番冲击,这或许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

龙潭山明水秀,古风扑面。经历了几百年日晒雨淋、风吹霜打的宗祠,见证、分享了这块土地上的沧海桑田与春华秋实,为这块土地今天的繁荣,继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彰显着存在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从“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传播,到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到三年解放开争,到和平建设时期,都在龙潭宗祠留下了抹不去的历史烙印。珍藏在向氏、王氏、张氏、谌氏、韩氏等宗祠里的红色文化,加上分布在龙潭周边的抗日旧战场红岩岭、鹰形山、青山界以及弓形山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我们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整个龙潭就是一处完整的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一座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革命斗争的历史博物馆。向警予、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向仲华、陈策、谌鸿章等革命前辈,以及各个时期在龙潭这块土地上奋斗牺牲的革命先烈;王耀武、李天霞、周志道等指挥龙潭之战的国民党将官以及阵亡于此役的国军将士;向承祖、姜定耀、谌志锦等一大批深明大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步人士,他们的肖像悬挂在龙潭的宗祠里,他们的英名烙刻在龙潭的岁月记忆里,他们的业绩抒写在我们今天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里,他们的精神融化在龙潭儿女滚烫的血液里。当地群众,尤其青少年,在宗祠里参观文物,在陵园里凭悼英灵,在旧战场上缅怀英雄,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来龙潭考察的学者专家与旅游观光的外地游客,走进龙潭宗祠,也是他们的必选项目。龙潭宗祠,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正在大力发挥。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阶段,龙潭宗祠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在当地党委和政府以及村、支“两委”的领导下,发挥自身凝聚力强、号召力大等传统优势,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参与扶贫攻坚。虽然现在的宗祠不像过去,有自己的田产收入,但是,宗祠是族人的宗祠,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宗祠鼓励族人乐舍好施,倡导社会名流贤达捐赠资助。这些收入一部分延续旧规旧制,满足宗祠的必要开支,而大部分用于公益事业,用于族内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用于因天灾人祸引发的特殊困难的救助,用于资助本族子弟上学和奖励本族子弟升学。向氏、谌氏等宗祠还设立专门基金,实行有效的经费保障。2015年至2017年,向氏宗祠给考上“一本”的大学生每人奖励880元,赠“鹏程万里”或“前程似锦”的金匾一块,40余位族人前去祝贺,给每个学生送去红包200元。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龙潭地处雪峰山旅游景区的核心地带,随着雪峰山旅游兴起,作为重要人文景观的龙潭宗祠,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远道而来,拉动当地的消费增长,并且以其悠久的宗祠文化,带动龙潭新人文与基础设施建设。如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宗祠开展尊老敬老模范人物评选,表彰奖励那些给父母、给老人以人文关怀的年轻男女,表彰奖励那些“尊老爱幼、夫唱妇随,邻里和睦”的模范家庭,让文明进村入户,成为族人的自觉行动。配合城镇建设规划,为龙潭的绕城公路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的征地用工,深入族众做工作,推动这些事关族人脱贫致富、事关国计民生的项目加快落实,加速开发。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与传播者。历代先人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民族之根,传承民族之魂。龙潭宗祠历史悠久,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宗祠把继承与传播的重任,自觉地扛在肩上,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宗祠是安放先人灵位的地方,神话与传说,故事与掌故,或许就是先人的最好陪伴。在龙潭宗祠里,逍遥飘逸的八仙过海、聪明睿智的曹冲称象、人伦纲常的二十四孝图、愚昧可笑的刻舟求剑、大吉大利的三羊开泰、松鹤延年的美好祈盼、武松打虎的英雄壮举、负荆请罪的将相之和、岳母刺字的教子之道等等,或以雕刻,或以泥塑,或以彩绘,在一代代族人心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假若没有这些,宗祠就没有了神秘感,没有神秘感的宗祠一定是缺少文化底蕴的,既不厚重,更缺品位。这大概是那些神话传说与故事掌故,出现在所有宗祠里的原因所在。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宗祠是族人的娱乐场所。在文化生活相对简单的年代,看一场戏就是享受一顿文化大餐,人们争先恐后。龙潭的每座宗祠都建有颇具规模的戏台,沅水流域盛行的辰河高腔,是宗祠戏台上保留的演出剧目。古往今来,天上地下,出将入相,才子佳人,聚散离合,沉浮跌宕。台上人间万象,世俗百态;台下悲喜交加,如同身受。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木脑壳戏、花灯戏、渔鼓、三棒鼓等演唱形式,也时常在宗祠里上演,虽然十足的“下里巴人”,但老百姓喜闻乐见,百看不厌。以宗祠为单位开展的龙灯文化表演,更是龙潭宗祠文化的一大特色,长龙、草把龙、板凳龙神形兼备,舞出龙潭人的不老风情;蚕灯、喔喝灯、故事灯、鹅颈灯五彩斑斓,点亮龙潭人的无穷智慧。这些龙与灯,为不同姓氏专有,如蚕灯来自张氏宗祠,为张姓人族灯;喔喝灯来自唐氏宗祠,为唐姓人族灯;鹅颈灯来自向氏宗祠,为向姓人族灯;高把灯(龙)来自谌氏宗祠,为谌氏族灯。一祠一姓,一姓一灯,世代沿袭。同时,张氏、韩氏、谌等宗祠运用音乐表现手法和现代语言,加入新的时代元素,以所秉持的传统文化理念为基调,创作了各自的宗祠或姓氏之歌,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摸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宗祠是历史人文。历史人文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礼仪。礼仪就是待人之道。走进龙潭宗祠,面对的是历代先人的灵位,不讲礼仪有辱先人在天之灵。礼仪表现更是在日常生活里,在人一举一动中,口传心授,恪守遵行。如宗祠里开席就餐,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两人一张的长条凳,按贵客主从、辈份高低、年龄大小,各居其位;执壶、劝酒、劝菜,各司其职。虽然有些繁复缛节,却包含了彬彬有礼的谦谦古君子之风。席间最让人感动的是礼赞,由一人高声朗吟现编的赞美颂扬之词,众人以“好嘎”和之。如“祠堂大门开,”“好嘎!”;“今有贵人来,”“好嘎!”一人唱,众人和,声震屋宇,欢乐详和的气氛被渲染到了极致。即便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因这一声声“好嘎”水乳交融。

龙潭宗祠集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涵盖了方方面面,既是龙潭的民风民俗,也是龙潭的文化瑰宝与艺术奇葩,能够流传至今,宗祠的保护与传播功不可没。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龙潭宗祠以开放的姿态,像当年一样,敞开大门,迎接新的文化理念,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劝导族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花灯戏剧团自编自导了一系列歌颂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宣传雪峰山旅游开发的花灯戏、三棒鼓等演唱节目,以及一批赞美新时代、弘扬主旋律、歌唱新生活的歌曲,在周边乡村廵回演出,受到广大群众以及游客的一致好评,极大地增强了龙潭人的文化自信。

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没有因为时代的变化,没有因为社会生活存在的物欲横流与纸醉金迷,更没有因为不同文化理念的冲击,被边远,甚至被遗忘,宗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传承传播作用。

站在龙潭的土地上,只有三个词组在我的眼前反复交替:

龙潭宗祠,家国情怀,红色文化。

雪峰山宗祠文化之三:从家族意识到家国情怀——溆浦龙潭宗祠的红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