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首场高考备考分享会圆满结束 家长盛赞“满满的干货,没白来!”

西海都市报首场高考备考分享会圆满结束 家长盛赞“满满的干货,没白来!”

4月6日,西海都市报"高考备考直通车"首场高考备考分享会在省城中房萨尔斯堡售楼中心举办,老师和学生、家长们一起,分享备考心得。

现场声音:每一期公益活动都不会错过

西海都市报首场高考备考分享会圆满结束 家长盛赞“满满的干货,没白来!”

高考备考分享会现场。

4月6日,西海都市报“中高考备考直通车”首场高考备考分享会如约开讲,9名优秀教师分享备考秘诀,考生和家长收获颇丰。“下一场什么时候举办,希望报社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这是全省考生的福音……”分享会上不时有这样的声音,家长和考生纷纷点赞本报公益助考活动。

早晨八点多,就有家长等在了会场。“我八点就等在这儿了,就怕人多听不到老师们的讲座了。”这是一名来自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家长,他手里还拿着刊发有“中高考备考直通车”的报纸,生怕会错过老师们的讲座。九点不到,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家长和考生。

早上理综、文综科目的备考分享会进行了 3 个小时,家长和考生没有一个离场。“请报社能否跟老师说一下,把涉及的知识点给我们发一下,孩子今天补课,我想把这次分享会的内容全部给她看看,肯定会有所帮助的。”分享会上,很多家长向本报提出这样的建议。征求每一名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取得同意后,知识点的总结全部分享给了在场的考生和家长,在西海都市报高考备考群里得到了百余个赞。

下午,语数外三大科目的备考分享会在大家的期待中开讲。“专门是奔着这几个学校的老师过来的,看看重点高中的老师是如何做备考指导的,今天听了讲座真的是受益匪浅。如果下一期能听听其他重点高中老师的分享那就更好了,我一定第一个报名参加。”下午的分享会开始不到十分钟,一名考生补完课火速赶到会场,生怕错过老师们的分享。

通过报纸、微信、手机短信等方式,考生和家长获得了此次备考分享会的信息。全家总动员来参加此次活动的也不少,全程录音、录像的家长也很多,有的家长没有座位,就站着听完整场分享会。

“我还希望能有针对家长如何关心孩子心理的咨询会,同时希望有志愿填报的咨询会……”采访中,很多家长表达了自己的诉求,渴望而急切。还有家长表示,只要是西海都市报的高考公益活动都会参加。得知本报将继续实时为考生和家长定制各类分享会、汇报会的消息后,家长们露出了笑容。(记者 莫青)

记笔记、拍课件,家长在会上忙不停

西海都市报首场高考备考分享会圆满结束 家长盛赞“满满的干货,没白来!”

家长认真记笔记。

高考,不仅是学生的战场,也是每位高三学生家长的一次重大考试。这不,在今年首场高考分享会上,家长们当起了学生,和考生一起上了一堂考前准备课。

4月6日,高考备考分享会以物理课开场,老师开篇点题,认为家长比学生更要懂得如何备考,并通过学生心理等方面说明家长备考期间的重要性。其间,很多家长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将老师课件上的关键点记下来。

当日,大部分家长是陪孩子参加分享会的,也有一些家长替孩子听课。张先生夫妇二人从报纸上得知高考备考分享会的消息后,头一天就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赶到西宁暂住在亲戚家。

张先生说,女儿有作业要写,还要补课,不能来听课,所以只能由他们夫妇二人帮孩子听课,他尽量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回去再讲给女儿听。“女儿高考是今年家里最重要的事,我们做家长的多操点心,希望她能考个好大学。”张先生说。

上午的分享会以先理综后文综的顺序逐一进行,刚开始,张先生夫妇二人坐在稍后的位置,等理综结束后,他拿着纸笔坐在了第一排屏幕正前方,仔细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一边听课一边将老师课件上的内容记在纸上。“听老师讲如何备考,感觉这对学文科的女儿非常有用。”张先生说。

分享会现场,老师每抛出一个重点,家长立马记录在本子上,来不及写时,就用手机拍下屏幕上的课件,坐在后排的家长们则站起来拍照,有的家长甚至站着听课。(记者 孟晓敏)

西海都市报首场高考备考分享会圆满结束 家长盛赞“满满的干货,没白来!”

拿出手机拍课件。 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韩晨琛 摄

这次高考备考分享会,获得了许多学生及家长的称赞,同时也收到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这个分享会办得挺好的,也很及时,跟平时的活动很不一样,对我们老百姓很有帮助。”一名学生家长说。

“分享会的内容对我挺有用的,有很多干货,希望一直办下去,学弟学妹们也能受益。”一名高三学生说。

现场,许多家长是西海都市报的粉丝,这一年,他们通过报纸、公众号实时关注有关高考的信息,采访时,他们也向记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场分享会可以有两个会场,文科和理科同时进行,既省时又省力。

每科课时太短,导致老师讲课有点赶,不能全面、系统地获取各个关键点。

中高考备考、考前心理咨询、考后志愿填报等,这样的咨询会可以多举办一些。

总之,在高考征程中,无论学生还是家长,皆是全力以赴。(记者 孟晓敏)

“名师”“干货”这一趟没白来

分享会上,学生和家长最主要的目的是来听名师讲课,挖更多干货的。

4 月 6 日早上,刘同学和母亲王女士很早就赶到现场,母子二人对此次分享会充满期待。

开讲后,当老师讲到学生答题过程中的一些易错点或者不好的答题习惯时,刘同学告诉旁边的王女士,自己也有同样的问题。每到重点时,刘同学负责听讲、记笔记,王女士则负责拍课件,二人相互配合,不错过任何要点。

本次分享会上,记者还发现了不少学校的学霸,学霸们也在紧张备战高考,到分享会上获取备考干货。

巫同学说,虽然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讲如何备考,可她觉得多听一些 其 他 老 师的 思 路 和 观点 对 她 也 有好 处 ,分 享会 上 老 师 讲的 内 容 对 她很 有 帮 助 ,就 是 每 科 的时 间 有 些短 ,听 得 不太 全 面 ,有种 意 犹 未 尽的感觉。(记者 孟晓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