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星星之火88637076


首先,“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来自《大学》,王阳明对《大学》有新的领悟和理解,这和对《大学》的传统理解,或者说是经典理解(程朱的理解)有所不同。




《大学》本来是《礼记》中的文章,新儒家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拎出来,和《论语》《孟子》合成“四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著作。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中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中的八条目。

程朱理解的“格物致知”就是追寻事物的客观规律,研究事物的道理,长期积累就能对事物的外表,内在,细节等都有清楚的了解。



与程朱理学解释不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有着自己的理解。

“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格物就是正事,就是正我们的心,事物本身没有善恶,善恶的分别来源于道德主体的善恶,来自我们的心,所以王阳明说“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致知王阳明解释为致良知”,王阳明思想的结晶就是“致良知”,晚年的王阳明只讲“致良知”。

良知来自于孟子“人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种天生的能力被称为‘良知良能’,‘良”有固有的意思,就是说人生来就有,不是后天学习得来。

王阳明说“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它是便是是,它非便是非,一点瞒它不得。”良知知善知恶,知是知非。



“致良知”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良知可能受到蒙蔽,要想镜子一样把“良知”擦亮。令一方面是把你的“良知”推广开来,变成具体的道德实践,实际也是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


我是一个小书虫


王阳明在年轻时曾经被格物致知这个问题困扰的茶不思,饭不香。

回答问题前,首先用要科普一下儒家八目,分别是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大学》。很显然格物致知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那么如何格物呢?理学大宗师朱熹的建议是向外求理。一开始王阳明是相信的并且身体力行,他就对着家里的竹子思考,也就是我们知道的“阳明格竹''故事。结果王阳明对着竹子沉思七天七夜,理没格出来,人到是病了。

因此,王阳明开始质疑朱熹格物致知的正确性,既然格不出来,说明方法和逻辑有问题,那么到底哪里有问题呢?

为此,王阳明进行长达数十年的思考,终于某一天顿悟了:心即理也。吾性自足,不加外求。

啥意思呢?理不在竹子上,就在我心理。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四个字:格物致知。晚年的王阳明把心学总结说,一生心血皆在致良知三个字上。

我们首先要知道,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核心。

王阳明额的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因此王阳明才说自己继承的是圣人的血脉。

在孟子看来“良知”是先天的对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所谓的良知其实就是良心。

王阳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说的基础上把“良知”扩充为一种贯穿于万事万物的普遍原则。他说“良知者,心之本体”,认为“良知”是心的本然状态。

王阳明的“良知”是伦理学上的良心,亦即道德意识的主体“良知”是“与物无对”的本体,是造化天地万物鬼神人类的精灵,人的一切认识和实践的活动,都是为了复归此本体。

他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王阳明把“心”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排除了“私欲”和外物干扰的“本心”即从“一块血肉”的人心升华为“良知”。

“良知”便是“心”的形上本体,它处在虚灵明觉和恒照的状。因此,作为超越具体“身心”特征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体“器”的“道”。所以王阳明说“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因此王阳明推断良知即是天道。有良知的人就是得道之人。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王阳明不主张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方法,主张“心即理”,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从“心即理”的观点出发,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说。所谓知,主要指人的道德理念和思想意念;所谓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而知与行两者的关系,则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中华鬼谷子智囊团


说王阳明“格物致知”是天大的笑话,因为王阳明“格物”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王阳明从小就立了大志,这个志向就是要做一个圣人。那如何做圣人呢?就是读圣贤之书,跟圣人上路。所以王阳明对《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就非常熟悉。

所谓格物致知,按朱子讲的就是对世间万物要去格,然后就能致知。一般人看到这说法也不当一回事,王阳明就认真地按照朱子格物的“说明书”去格物了。

先生说:“大家只知道讲格物要按照朱子的‘说明书’去格物,可又有谁去按照他的说明去做过呢?我倒是切实地体验过。当年我跟一朋友一起探讨如何做圣贤,要去格天下之物,现在哪有那么大的力量呢!我就指着亭子前边的竹子让我朋友去格,哥们就靠近竹子去格,去穷格竹子的道理,他竭尽心力地去格。格到第三天,就劳神过度,病倒了。当时我认为这是他精力不足,所以我就自己亲自去格,从早到晚也没有格到竹子的理,格到第七天的时候,也因为思虑过度,病倒了。”

“于是,我和朋友共同感叹,圣贤是做不成了,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圣贤那么大力量与气场去格物。后来在贵州龙场住了三年,深深地体会到格物的含义,才知道天下之物本就没什么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就在自己身心上做,我坚信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于是就有了一种责任感。这个道理,应该说出来让各位知道。”

这就是我们最后的一位圣人王阳明,为求圣人之道,差点儿把命格进去。所以有了这次教训,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他对圣贤之道就通透了。王阳明又悟道了一个道理——天下万事万物是格不尽的,如若要格尽天下之事只能向内求,那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说白了还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求得。

由此,深读王阳明,你也会明白,所谓“致良知”之说还是依然基于他的“心即理”学说之上的。所以,《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到王阳明这里就成了独具特色的“格内心就能致良知”。也由此,“良知”这个词就和“良心”划了等号,又由于“心即理也”,良知、良心就和天理又划了等号,今天我们所谓的“天良”、“天地良心”就来源于此,由此,“亏心”、“丧尽天良”就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最恶毒的骂人语词。

可以说,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给了我们这个民族内心最强烈的牵慑力和震慑力,使得“万事凭良心”成为华夏儿女在行事之时的内心道德律令,从根在上促进了道德系统内在CPU的集成,形成了中华民族稳定有效、极富自觉性的道德状态。

原创文章 选自保哥《中华文化的特质》


保哥谈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家喻户晓,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对古代科学发展从思想上有所影响,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物,获得知识。 \n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n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见格物致知在儒家学说中的确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n“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广泛,这一段话,在孔子时代大概并不难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释,孔门弟子对格物致知含义亦未阐发,这导致后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义时出现很多歧义,每个人都想依据自己的哲学倾向对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释,这就使得在此问题上,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局面。



宋代是谈论格物致知比较多的朝代。一代名儒司马光,曾专门作《致知在格物论》,畅述己意。他首先指出:“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从这种认识出发,他解释格物致知说:“《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犹?I也,御也。能?I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他批评郑玄说:“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司马光强调要抵御物质生活的引诱,认为这样可以保持一个人的高风亮节,不为物欲遮蔽自己的聪明才智。



此说当然有其不可磨灭之处,但亦未必合乎古人原意。他与郑玄一样,在此问题上都“师心自用”了。 \n“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朱熹认为,《大学》一书缺了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的一章,他补上了这一章。朱熹增补的内容是:要获得知识,必须考察事物,以求认识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识。求学者应该把心中已知的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求达到认识的顶点。经过长期努力,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一切,这就是认识的顶点。



朱熹所说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会事物,包括读书和待人接物。比如考察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忠诚于君主等等。陆九渊和王守仁认为,心既然是理的凝聚,心也就是理,因此,要认识理,不必去考察外界事物。王守仁甚至认为,我心中固有良知,把这良知推广到事物,就是格物。 \n在格物致知学说上对后人影响较大的是宋明理学,其中主要可分为两派,程(颢、颐)朱(熹)一派和陆(九渊)王(阳明)一派。程朱等人释格物致知为“即物穷理”,二程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程氏粹言》卷一)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章句·补传》)这里的“即物穷理”,是要求人们运用已知的知识,深思客观事物,达到自己内心的豁然领悟。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内省式的思考过程。



宋明理学对“格物致知”的发挥,在后世也有人表示反对。例如颜元就公开批评朱熹说:“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其实莫道不曾穷理,并物亦不能即,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那曾去格物”。(《习斋记余·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主张格物要亲自动手,实地去做,不能离物而空洞地“穷理”。这样的格物致知,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实际上,因为格物致知学说具有研究客观事物以获取知识的含义,一些重视研究自然的有识之士也借用这一口号,赋予它新的内涵,用以阐发自己的思想。例如王夫之即曾这样说过:“密翁(方以智)与其公子为质测之学,诚学思兼致之实功。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若邵康节、蔡西山,则立一理以穷物,非格物也”。(《搔首问》)王夫之所提到的“质测之学”,是方以智的创举,它的中心内容是要求以实证方法研究自然现象。



王夫之认为只有质测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这赋予格物致知学说以崭新含义,标志着这一术语已经进入自然科学范围。 \n随着明末清初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人研究自然现象的热情也高涨起来。这时人们谈论格物致知,很多情况下都意味着研究自然以获取知识。古老的格物致知学说获得了新生,成了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理论根据。清末翻译的西方科技书籍,有些径以“格致”名之。格致一词成了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他所说的格致,就是指的这些自然科学。在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技术合流过程中,格物致知学说以独特方法参与并加速了这一过程,从而在科学技术史上取得了一席永久立足之地。


青岛小曼搞事情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为《大学》文中并没有作出任何解释,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


要想知道他们两人的“格物致知”有什么不同,各是什么意思,请听有书君细细给你道来。



虽然南宋人朱熹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学家,但他对“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作为主流,其主要原因是从明太祖开始,明朝独尊朱熹学说为当时的唯一官方思想,成为科考中唯一的理论。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要格物致知,并非穷尽天下每一个事物,而是积习既久之后会有“知”的获取。因此,格物致知在朱熹眼中,就是即物而穷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比如说你现在吃一盘鱼,在朱熹理论里,要知道鱼的道理,你就盯着它,长时间盯着它,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是不能明白道理,那就去查书查资料,吃不吃鱼已经无所谓了。



明朝王阳明在早期也是相信朱熹理学的,他在娶妻回乡途中,得到理学家娄谅的指点。王阳明从小就想做圣人,娄谅告诉他:“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


他回去之后,做过一件荒唐的事。朱熹理学要“格物”,他就邀请一位学友跟他一起“格竹子”。怎么格呢?他们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面前,长时间盯着它。


一天、两天、三天后,那位学友受不了了,出现了幻觉,头昏眼花,他回去了,让王阳明一个人在那里“格竹子”。等到第六天,王阳明不仅出现幻觉,还出现了幻听,仿佛听见竹子在嘲笑他没用,“这么明显的道理你都格不懂。”王阳明直接晕倒在那里。


后来,王阳明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贵州龙场醒悟。接着就创建了阳明心学。阳明心学也提出了“格物致知”。他的心学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心即理,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事上练。



朱熹的“格物致知”里的“格”有探究的意思,物就是万物。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里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还是以前面的那盘鱼来说吧,王阳明才不会管这鱼是怎么烧出来的呢,他会说,“鱼啊,你现在已被人烧好送到我面前来了,那我就吃你。”这是天经地义,是天理。

“致”是停止、实现的意思,“知”则是良知。通过在事 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


比如说敬孝道。朱熹认为,孝顺父母,你必须要探究学习孝顺父母的各种知识,最后得出一套理论,再开始孝顺父母。而王阳明则认为,只要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端正好态度,良知就会指引你去如何孝顺父母,这些行为是不必向外学习的,天生就会的。


王阳明告诫他的弟子: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即知行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比如说孝顺,你必须有孝顺行动,只嘴上说肯定不是孝顺。



为什么是“致良知”呢?良知就是判断力。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


王阳明的心学,并不反对人们去做官。他认为关键看这件事主动来找你的,还是你自己去求的。这件事主动来找你,你就可以去做官。


他的“四句教”应该是对心学最好的解析 。“四句教”全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其人也如他的心学,从不先从坏处想别人。他认为人之初都是赤子之心,只是后来被自己的各种欲望蒙蔽了心,所以我们要克服自己的私欲,向内求,致良知,一切凭良心做事。他推行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是实践得出理论,实践只是验证理论。



哎呀,有书君自己也绕晕了。总之,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里,“格物”就是正心,向内求;致知就是致良知。他的存天理去人欲,是通过致良知来得到的。


在王阳明晚年的时候,他用致良知来包罗统摄一切概念和学说,诸如格物、知行合一统统可以用致良知来解释。他的“四句教”应该是他思想的光辉闪耀。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謝邀。

首先,格物致知出自大學,不是王陽明。但王陽明早年確實在格物上下了很大功夫,這也都是有趣故事~

其實中國聖賢無數,有我們知道的也有我們不知道的,當代也有,難就難在常人認不出他們罷了。

我的老師說過一句話:今天的人退回2500年前,在孔子老子都還只是幾乎無人問津的凡胎時,有幾人還能認他?

放到今天也一樣。

人們搞不懂聖賢,認不清聖賢,就是因為人們的視角搞反了。

我的一個朋友總是堅持說,一個很厲害的人,一定應該是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他看的就是外在。聖賢成就的恰恰不是這一塊,而在內在。

所以大學中才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外在的一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排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後面。所以,我個人認為,心學的心,指的當是誠意正心的心。心學,指的當是誠意正心的學問,也只有在這條路上,常人才可能修成聖賢。

我想,王陽明先生也是如此吧。


就叫惊鸿


【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民航小知识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王阳明关于格物致知原文。格物致知即正心顺理。正心三个阶段 知善知恶 为善去恶 无善无恶。


南炎易理


“格物致知”四字出自《礼记·大学》,内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当时的主流思想,认同朱熹:天下万物,要致知,必须格物。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和基础。后来,王阳明提出不同见解。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他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出生后,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王阳明像


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12岁时,王守仁正式就读师塾。13岁,母亲郑氏去世,幼年失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18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后来,王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此时他人到中年,又经宦海沉浮,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指出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

当然,王阳明也不是完全反对“格物致知”,他只是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老照片


这个问题提得有问题,王阳明没提出格物致知,他提出的是“知行合一”。

《大学》申明了儒家八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格物致知”提出后,简直成了儒家的千古难题,多少朝代多少大儒都是试图做出完美的解释,但都无法一以贯之的说服后人。到了宋代,最著名的二程程颐程颢,司马光、还有朱熹、陆九渊都以自己的理解解读过。唐朝,乃至两汉期间也有不少大儒为此伤过脑筋。


到了明朝,受程朱理学影响,也有一大群学问家开始琢磨这个概念,试图从中悟出点什么。而王阳明是在很小的少年时代就了解到了这个概念和说法,所以也就学着试一试看“格物”能不能“致知”,结果就出现了著名的七天七夜“格竹子”格出血还未致知的故事。所以啊说“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那是荒天下之大谬,不懂常识。


不过也好在王阳明意识到“格物”未必“致知”甚至根本不能“致知”,所以才有了要寻找新的真理大道的想法。一路修行参悟下来,最终龙场悟道,推行“知行合一”到“致良知”形成的总体框架,这个与“格物致知”是有关联的。

还有王阳明对于“格物致知”参破,对陆九渊“心即理”的吸纳和进一步探索,再经过自己长期的苦苦思索,最后也有了自己的一个深刻觉悟,可以说这个觉悟也是前无古人的。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可以说王阳明构建的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的”框架,是一个人而如何为圣人的过程,是一条路径。这个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其大,现在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诸国都十分推崇,也为中国文人的读书、入世、修行指明了一条正路。那就是“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

所以,王阳明最后才会被称为“立功、立言、立德”的典范,成就冠绝整个明代,影响后世,千百年。


我是文艺而犀利的“李艺泓非虚构写作”,欢迎大家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