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代——禹貢九州

古崇國的君主禹在位的時間,大致在4100年到4050年前之間的某個時段,在他的時代中期,成為聯盟的首領夏(後),從此,他的稱呼從伯禹,變成了夏(後)禹。 古崇國之所以能夠協助東方各部落方國成功的抗洪治水,不僅僅是古崇國不斷徵調族人前往豫東南和豫北開溝挖渠,還有其他因素。而且,那些其他因素反而是更重要的。如果僅僅依靠這個時代的石器工具,人們是不可能治理好黃河這頭洪荒猛獸的。 事實上,從4300年前做喲,東方的黃泛區就開始逐年遭受水災了,一直到4100年前~4050年前左右,水災才算有所緩解。即便是從4200年前崇伯鯀開始協助抗洪開始,各部的抗洪工程也持續了將近100多年。 在這100多年裡,氣候逐漸暖化,降水量比古唐國稱霸的時代更多,甚至已經超過了現代北方的平均降水量。充沛的雨水把黃土高原的泥沙沖刷到下游,雖然4000多年前的黃土高原平言而且植被茂密,水土流失的情況比今天要輕的多,黃河水也遠比後世清澈。但長達百餘年的時間,黃河依然攜帶了不少泥沙到下游。

上古時代——禹貢九州

就像從1950年代到今天,遠比黃河清澈的長江在入海口硬生生雨季出來半個崇明島大的沙洲九段沙一樣,就像遠比黃河清澈的贛江,硬生生把鄱陽湖預計到面積縮小三分之二一樣,4200多年前的黃河,也硬生生的用100多年時間,把豫東南、皖西北的沼澤逐漸淤塞起來,把地勢逐漸抬高了。 受到地磚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的物體運動方向會向右偏移。因而,向東漫流的黃河,逐漸地把泥沙往南岸淤積,先淤積起來的自然就是南黃泛區,而不是北黃泛區。 也正因為如此,南黃泛區率先淤積,地勢逐漸高於北黃泛區,使得黃河的河道漸漸地往北收縮。南黃泛區的漫流河道逐漸變窄乃至於消失,成為大片大片平坦而肥沃的沙洲。因為這個原因,黃河在之後的2000多年裡,下游河道始終往被黃泛區漫流,注入渤海。 所以古崇國能夠協助各部抗洪治水成功,靠崇國族人的石鎬石錛只是起了一小部分作用,更大的作用來自於大自然的幫助,俗稱叫做,佔了天時。恰好古崇國又位於黃泛區的邊上,比古唐國、古虞國更有距離優勢,這叫做,佔了地利。最後才是團結各部,佔了人和。

上古時代——禹貢九州

在治水的過程中,古崇國人最大的作用不是幫助各部開溝挖渠,而是在夏季汛期到來,各部遭遇水患時,能夠援助很少但卻能救命的糧食,幫助這些方國部落讀過生存危機。在這個過程中,崇國獲得了一些鐵桿型的盟友。 比如,豫北地區的高陽氏部落後裔,到禹時代,發展成了昆吾、顧、蘇、溫、董等十來個己姓部落方國。再比如,豫東地區的高辛氏後裔,到禹時代,發展成了任、宿、須勾、彭等風姓部落方國。在比如,魯西南泗水流域,則是龐大的嬴姓部落群。 除了這些來自於夷人族群的盟友部落外,古崇國自身也在治水抗洪的過程中不斷壯大。豫東南地區隨著黃河泥沙淤積,大片平坦的沙洲出現,古崇國的一部分族人不斷地遷徙到這裡,建立村社據點,開溝挖渠,將這些平坦的大沙洲開墾成農田。 他們把這些大片的沙洲稱作州,最早的漢字中並沒有洲字,全部寫作州,州字正是水中沙洲的象形。後世用州來專指行政區域,才在州前面加上水,用來表示原本的州。

上古時代——禹貢九州

崇國族人開墾拓殖了相當多的沙洲,設立據點開闢農田,他們將這些眾多的沙洲稱作九州。九不是之指數量是九,而是指數量眾多,因為九為數字之長,就如同九夷、九黎中的九一樣。至於九州的九個名字,當然是後人附會的了。 由於崇國族人的活動範圍和認知的地理範圍,基本侷限在中原地區,這裡有三分之二的地區都是由黃河漫流區域形成的沙洲,也就意味著,九州幾乎是崇國人眼中所知道的大部分世界,所以九州就成了當時古崇國人族人和東方几大夷人部落群眼中天下的代稱,一直沿用到後世。 經過崇族人的拓殖,崇國的領地從原先的洛陽盆地擴展到了汝河潁河的中上游,東到開封、杞縣、太康、沈丘一線,幾乎遍佈了除現在商丘地區以外的豫東南地區,面積達到了4~5萬平方公里。這麼大的面積,相當於關中盆地、汾河盆地面積的總和。也就是說,到禹時代,古崇國族人的領地範圍,相當於古唐國、古虞國、有扈氏三者的總和。這麼大的範圍,崇族人的人口大約達到了50萬到60萬左右,無論是領地面積,還是人口數量,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各個部落群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所以到了禹時代,古崇國的族人也分出了很多個方國和部落,除了嵩山地區的有崇氏以外,還有分出了斟鄩氏、斟灌氏、褒氏、杞氏等等小宗,大體上分佈在豫中和豫東南地區。 傳說禹召集九州諸侯在塗山會盟,實際上就是召集古崇國、昆吾國、古嬴國、有莘氏這四個部落群的各個方國部落參與會盟,也就是上古四大姓,娰、己、風、嬴四姓的幾十個部落方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