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一下,美國人有多浪費

中國人浪費?錯,美國人才最浪費!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曾發佈一份研究報告稱,有超過 40% 的食物在美國是被扔掉,而不是吃掉的。該研究統計到,有 38% 的穀物,50% 的水產,52%的蔬菜水果,22% 的肉類,20% 的乳製品被直接扔掉。

細數一下,美國人有多浪費

是不是比國內的浪費更駭人聽聞!

這裡的“扔掉”不限於被消費者扔進垃圾箱,也包括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損耗。比如,有人發現,超過 70% 的胡蘿蔔因為尺寸不符合統一包裝的要求而在分揀時就被扔掉。因此,直接將大胡蘿蔔削成下圖那樣大小一致的“小胡蘿蔔”,從而避免浪費,這是不是有點荒!‘這難道不也意味著胡蘿蔔有很大一部分被直接削掉不要了嗎?在美國,這種削足適履的處理方式,在對標準化程度要求極高的行業習慣下卻是避免浪費所必須。

細數一下,美國人有多浪費

在美國的朋友去 cub foods 之類的生鮮超市看看,會發現裡面的胡蘿蔔,芹菜,土豆,洋蔥等常見蔬菜都像是一個模子扣出來的一樣,放在統一的包裝裡。對標準化的嚴格要求意味著各種歪瓜裂棗在分銷過程中就被淘汰掉,根本沒有登上貨架的機會。

文明,某種層面講就是浪費資源的結果。

而在美國零售領域,有七分之一的生鮮貨物最終被超市直接扔掉。銷售人員發現,當貨架堆得滿滿當當的時候,顧客更容易產生購買的衝動,於是在浪費和利潤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確保過度囤貨所帶來的額外收益能夠彌補浪費造成的損失。

在餐飲行業,有 19% 的食材根本沒有機會走上餐桌就被餐館扔進垃圾桶。記得有一次我在金拱門點了個墨西哥卷(這邊叫做 burrito, 裡面有雞蛋、芝士和牛肉,和國內的墨西哥雞肉卷不一樣),店員拿起一個,自言自語了一聲“這個都涼了”,就把這一批的墨西哥卷全部扔掉。誠然,及時處理掉不新鮮的食品是一種對顧客負責的誠信經營行為,但僅僅是因為放涼了就整個整批整批地扔掉,仍然讓我看的暗暗心疼。

細數一下,美國人有多浪費

而在一般家庭生活中,美國農業部(USDA)的研究指出美國家庭平均每年扔掉價值約 1600 美元的食物。比如萬聖節期間,很大一部分南瓜不是拿來吃的,而是純粹作為裝飾品擺在門口當擺設。

美國人這麼過日子,不代表這種過法就是正確的,不代表這就是“發展”和“進步”的必然結果,還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看待。

還有些奇葩的行為,比如,很多人堅持用不會誤傷海豚的方式捕撈的金槍魚,會特意提醒我們地球一小時的事情,也會建議洗衣房改用定時關閉的電燈,但仍然不知道在夏天的時候關空調,切菜切肉的時候照樣會咔咔兩刀把難處理的邊角直接切掉不要。不是說他不知道“環保”,而是他對於“節約”的認識僅僅來自於有限幾種廣受宣傳的形式,而並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浪費。

來洛杉磯玩的朋友肯定都有體會,所有場所,無論衛生間還是快餐店,美國對餐巾紙的浪費更加的誇張。

就單單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比較,我感覺美國人要比中國人更浪費吧,中國一直有勤儉持家的傳統,尤其在老一輩身上體現的還是很明顯的。美國人可是怎麼舒服怎麼來。我偶爾會在火山小視頻上關於非洲的內容,那樣的資源匱乏讓人觸目驚心,再想想我們的浪費真是讓人慚愧啊,

細數一下,美國人有多浪費

愛護資源,減少浪費,從自己做起,希望與你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