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 無爲而治的劉盈

今天,在說呂后之前,我們先花點時間來說說這個彷彿如曇花般一現的漢惠帝劉盈。

西漢時期 無為而治的劉盈

高祖劉邦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有點不太看得上眼,說劉盈“仁弱”,反倒是劉如意更像自己。但事實上,劉盈登基之後處處護著劉如意,暗中替這個弟弟擋下了不少來自呂后的“暗箭”。

亦有後來呂后欲殺劉邦的長子齊王劉肥而在自己的壽宴上賜了毒酒,劉盈得知消息後,便也倒了毒酒欲為母后祝壽,呂后見計謀不成,便打翻了毒酒,自此,齊王劉肥逃過一劫。

由此看來,劉盈並沒有劉邦說得那樣唯唯諾諾,如果要說他“弱”,也不過是因為孝順而不願意忤逆自己母親的心意罷了。畢竟都是母親獨自一人照顧著他和姐姐,孤兒寡母相依為命,他知道母親一路走來有多不容易,也知道母親手上的鮮血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王位,守護父親的江山。

西漢時期 無為而治的劉盈

歷史上都說,呂后將戚夫人殘害為“人彘”以後讓劉盈過去觀看,劉盈因受到驚嚇從此一病不起,而這也是劉盈在位期間不理朝政的原因。現在想想,劉盈是呂后唯一的兒子,呂后這麼折騰劉盈目的何在呢?

再者,戚夫人與劉如意被害是在公元前194年,時隔一年之後曹參接替蕭何擔任新的相國,這個時候並沒有出現曹參因新君不顧政事而愁眉不展的景象,恰恰相反,真正不理朝政的是相國曹參,而劉盈卻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為什麼呢?因為有很多國家大事都是要相國大人拿主意的,可相國呢?整日吃喝玩樂不說,商量個事兒也總是打馬虎眼,這就不得不讓劉盈有了一些想法。但這些想法,直說吧?畢竟自己沒有足夠的威懾力,畢竟是先帝的功臣,總得留些面子;可不說吧?萬一國家出了問題,這日後怎麼有臉去見先帝呢?

這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無奈之下劉盈叫來了曹參的兒子曹窋 (zhú),問道:令尊是不是看朕年輕不願意輔佐朕呢?為什麼整日只顧著飲酒卻不惦記國家呢?

西漢時期 無為而治的劉盈

本想讓曹窋好好勸勸曹參,未曾想曹窋不但沒能勸說曹參,反而還捱了親爹一頓揍。這……算是殺雞儆猴,給了漢惠帝一個下馬威嗎?不知道那時的曹參作何感想,不過事後曹參倒也沒有倚老賣老,而是連忙來向劉盈請罪。

說是請罪,其實倒不如說是反過來給劉盈提建議。提什麼建議呢?少折騰,按部就班即可。

這算什麼建議?每一任國君都想做點事情,就算不為青史留名,至少能為百姓謀點福祉也是好的,怎麼到自己這兒就成了“折騰”了?

曹參問劉盈:陛下您和先帝,誰更英明?

那肯定是老爹更英明偉大了!

曹參又問:陛下認為在相國之位上,臣比之於蕭何如何?

這個……看上去曹參好像不太有蕭何能幹。

因此,曹參便下了結論:既然先帝和前任相國已經將天下治理地這麼好了,我們還操心什麼呢?按照他們之前留下的政策法規一如既往地執行就好,這樣天下也就能一如既往地太平了。所以,能不折騰最好,萬一整出問題來就麻煩了,“蕭規曹隨”的成語便由此而來。

由此看來,漢惠帝像是個沉迷飲酒作樂、撒手不管朝政的君王嗎?並不是,至少曾經他確實是想做一番功績的。只不過,漢惠帝自己本就喜好黃老之學,因此這種看上去不作為的“無為而治”,既是當時漢朝政天下的大勢所趨,也有一些是因為受了黃老之學的影響。總之與那所謂的“人彘”並無多大關聯。

儘管如此,劉盈在位期間,還是做了些事的。他繼位後頒佈的第一道法令便是減刑罰,還有減田租、廢除“挾書律”等等,幾乎都是為了減輕天下百姓的負擔。在強勢的母親和那麼多先帝功臣的縫隙中,劉盈能做到如此,確是能擔得起一個“惠”字。

奈何,劉盈年僅二十三歲便去世了。劉盈是劉邦的嫡子,呂后尚且懷疑朝中大臣不能盡心輔佐,劉盈一走,難道他們會對她一個婦道人家唯首是瞻嗎?因反對分封呂氏家族的王陵被調離之後,這些事就能平息了嗎?

不,這都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