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今天的美學話題,想從熱播劇《延禧攻略》的配色問題說起。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最近,《延禧攻略》的配色屢屢被誇:高級、耐看、有韻味。由於是爭議人物“於正”的製片,所以引來一眾調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時,沒有對比自然也沒有誇獎。大家紛紛表示,《延禧攻略》在配色上的出彩,很大原因是因為於正團隊過去做得實在太差。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大紅大綠、金光燦燦曾是“於正團隊”的主色調

調侃歸調侃,《延禧攻略》配色上的成功,劇組的美術設計當然功不可沒。那麼,這種配色是如何“走紅”的呢 ?

《延禧攻略》用色上的整體特點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首先,多用中間色,比如土紅、駝色、豆綠、靛青等;

其次,顏色的飽和度都較低,這個效果是由於在純色中加入了白調或灰調。

因此,整體上顯得更平和、淡雅,增添了寧靜和含蓄的氣氛。

這樣的配色,是《延禧攻略》的獨家風格嗎?答案是:否。其實,這種配色風格,在全球範圍內流行開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並且,它還有一個風格派系,也就是莫蘭迪色系。

莫蘭迪色系

這裡先要介紹一下莫蘭迪。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畫家、油畫家。他最初對塞尚的靜物和風景畫頗感興趣,也模仿過立體主義。後來開始了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探索,以靜物畫著稱,成為20世紀最受讚譽的畫家之一。

接著我們再來看一下莫蘭迪的靜物作品。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莫蘭迪鍾愛了一生的題材——瓶瓶罐罐。

有人說這些靜物作品,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其實蘊含著整個宇宙的秘密,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我想,這很大一方面原因要歸功於他獨特的用色。

在眾多評價莫蘭迪的話裡,有一句,我特別喜歡,叫做

“如果溫柔有顏色”——藝術屆對莫蘭迪的評價是:“他的作品能夠給人以溫柔的精神慰藉”。

溫柔和寧靜,是莫蘭迪式配色的主標籤。

宋朝美學

如果說《延禧攻略》配色上的成功,是因為借鑑了莫蘭迪配色,那顯然只是說了問題的一個面,即“怎樣選色”。另一個面在於:中國觀眾為什麼接受並喜歡這種配色?這就需要分析大眾的“審美偏好”了。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宋徽宗的畫作

接下來就要說到,我們中國人對於這種淡雅、寧靜風格的喜愛,可上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我們可以說,《延禧攻略》的美學風格之所以被認可和喜愛,很大原因是因為宋朝美學給大家植入了這樣的“文化遺傳基因”。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宋代的瓷器

美學家蔣勳有觀點認為:“中國古代美學,到宋朝達到了巔峰”。相比前朝唐代的華美風格,宋朝更偏愛“極簡、單純、質感、輕盈”。這種審美偏好,在宋代的瓷器、書法、繪畫上都有體現。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宋代的山水畫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蘇軾的書法《寒食帖》

說到用色,“宋朝樣式”大多具有返璞歸真的特色,比如常用的墨色、赭黃色、嫩綠色,都有一種清新出塵之感。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宋代的工筆花鳥畫

淡雅與自然,成為宋朝美學的一種審美追求,並開始傳承與中國人的文化記憶中。這和莫蘭迪追求的“簡單、溫柔”是異曲同工的。

選色的關鍵,在於“適合”

其實色彩並無高低貴賤,但是在色彩的使用上,能見出高下,重點在於:適合與否。《延禧攻略》的色彩選擇是適合的。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對於《延禧攻略》這樣一部宮廷戲,人物大部分都是皇公貴族,他們所處的環境,既要求奢華,但是又不能太俗氣;既要大氣,又不宜太鋪張。所以選擇一種相對低調含蓄的風格,能很好的達到這種平衡。

同樣的,在我們選擇穿衣風格時,色彩選擇和搭配的關鍵,其實也主要看是否適合自己。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莫蘭迪色系。有人能穿出雲淡風輕,有人卻只能穿出死氣沉沉。

莫蘭迪式配色走紅的背後也是人心渴望平衡

《延禧攻略》既成功借鑑了莫蘭迪色系,也很好傳承了宋朝美學基因

莫蘭迪配色成為一股風潮,反映的可能不僅僅是一種色彩的流變,同時還

反映了一種大眾心理需求。這種需求,既是中國式的,也是全球性的,那就是對平衡生活的渴望。

也許是因為外部世界給人們帶來的刺激實在過於激烈,比如貿易戰、比如人工智能將讓大部分人失業、比如各種中年危機,被各種負面新聞包圍的都市人更加渴望簡單與寧靜。

以上,謝謝閱讀!

我是嘉樹,敬請關注“嘉樹新中式美學”,我們一起探索新中式美學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