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路之憾事:一代古琴大师裴铁侠在这里碎琴自尽

郎殉瑶琴妾殉郎,人琴一夕竟同亡。

流水落花春去也,人间天上两茫茫。

在原来的同仁路48号,曾有一个幽静的小院,它的堂前矗立着两株苍劲的楠木古树。但谁曾想到,就在这个小院之中,发生过一件成都当代文化历上的憾事——古琴大师裴铁侠夫妇碎琴自尽。

1950年(一说是1951年)6月的一晚,裴铁侠在书案砚台下留下了一纸遗嘱:“本来空寂,何有于物,去物从心,立地成佛。大小雷琴同登仙界,金徽留作葬费,余物焚毁,铁叟笔。”随即与继室沈梦英将大小雷琴砸碎,一同服毒自尽。

你可能并不知道,被碎的大小雷琴,是一对堪称国宝级别的唐代古琴,一直是裴铁侠的掌上明珠。对古琴或中国音乐史稍有了解的读者,一定知道雷琴犹如小提琴里的意大利斯特拉迪里琴,代表着历史文化、制琴技艺不可逾越的巅峰,是传世品中的绝对极品。

同仁路之憾事:一代古琴大师裴铁侠在这里碎琴自尽

大小雷琴,选自1937年《今虞》杂志

那么,大师裴铁侠夫妇何为至此?

裴铁侠是四川省成都市泛川派琴家,早年两度留学日本,在日期间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曾在国民政府及四川省司法厅任职,因对政治厌倦,很早就退出政坛,立志于琴学以终老。他潜心琴艺,还定期邀成都琴人雅聚切磋琴艺,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享誉川内外。

同仁路之憾事:一代古琴大师裴铁侠在这里碎琴自尽

与裴铁侠一同自尽的沈梦英,传言即是在他雅聚切磋的时候认识结缘。沈梦英乃成都名宿沈靖卿之女,家中藏有百纳古琴一床(即前文中大小雷琴中的小雷琴),弥留之际沈父交代梦英:“如有人擅弹此琴,便随琴与之结为夫妇。”据传,当时成都诸琴师无人能弹,但琴在裴铁侠手上,发出的旋律宛转悠扬,令沈梦英为之惊叹。正所谓曲高和寡知音难觅,沈梦英不顾自己与裴铁侠相差30多岁的年龄,毅然嫁进裴家。

但也正是因为裴铁侠醉心古琴,他性格刚毅孤傲,除与少数投契的琴友有所交往外,几乎与外界没有多少接触。解放后,由于裴铁侠本人早前有过从政经历,加之三儿子裴元俊曾任国军少将师长,被划定为大地主大官僚,受到镇压。据古琴家王华德先生回忆,这一期间,裴铁侠本人屡次被拉到公众场合,天天被打耳光、吐口水,一生孤傲的裴铁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而此时,裴铁侠家中更是遭受到接连打击。长子裴惕生久病卧床,次子裴元龄尚在国外未归。三儿子裴元俊,虽然在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但还是进了学习班(1951年被杀,后被平反)。四子裴默痕为谋生计,下海唱竹琴……

总之,裴铁侠有不少儿女,但却都难以维系生活。

在此境况之下,裴铁侠带着巨大的恐惧与绝望,对妻子沈梦英讲道:“吾与卿倚双雷为性命,今若此,何生为!”然后双双服毒,碎琴明志……

殊不知,正当裴铁侠夫妇以为自己面临绝境的时候,国内音乐界的朋友正在为他安排最适合的工作。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查阜西专门发函邀请他携“双雷”赴京从事古琴研究工作。可惜函件到时,人琴俱亡,成为成都文化史上的一大憾事。

同仁路之憾事:一代古琴大师裴铁侠在这里碎琴自尽

1937年成立的“律和琴社”,裴铁侠任社长。(前排右二为裴铁侠,右三为古琴大师查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