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西4教學樓的能源與動力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位於1樓的壓氣機實驗室裡,三臺看上去幾乎一模一樣的壓氣機安靜佇立。

這間大約30平米的實驗室是浙大師生開展日常實踐教學的諸多場所之一,三臺壓氣機主要用於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熱工實驗》的教學,相關專業的學生們一般會在大二下半學期,來到實驗室開展基礎實驗,進而掌握壓氣機工作的原理。

然而,這間實驗室卻被老師同學尤其看重,因為這三臺壓氣機中的其中一臺被浙大人珍視為“傳家寶”——

從1934年便來到浙江大學,默默陪伴浙大師生走過85個春秋,歲月風霜的痕跡,見證了一所百廿學府的崢嶸年華。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三臺看上去幾乎一模一樣的壓氣機,右一為購於1934年的“傳家寶”

烽火相依處,一種堅守能跨越千里

這臺由美國WM.B SCAIFE & SONS COMPANY生產的壓氣機實驗臺,配套使用通用電氣的電動機,浙江大學於1934年購買。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壓氣機機身上的“名片”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配套使用的通用電氣電動機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四個月後,竺可楨校長帶領浙大師生、眷屬及圖書儀器等或乘車、或乘船、或步行,開始“文軍長征”,途中歷經建德、金華、南昌、樟樹、吉安、泰和、衡陽、桂林、宜山、貴陽,最後到達遵義、湄潭、永興,行程約2000公里。這臺壓氣機便是同行的實驗儀器之一。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戰火紛飛中,帶著大型實驗器械跨越數千公里談何容易。李潔非教授在《浙江大學西遷紀實》中記敘了戰爭爆發後與同仁轉移設備的場景:“雖然深受緊張空氣和謠傳之威脅,可是我們仍努力轉運約千件左右堆積於校門內外的圖書儀器。在工人稀少、車輛難得的情形下,我們仍外出盡力覓車,轉送江干,每車兩箱,運出的不過所餘的四分之一,留著的仍屬我們積年珍藏的富有價值的工具,我們相視悽然,有時真忍不住要涕淚縱橫了……”

書中在回憶師生轉移出金華時這樣寫著:“有一批圖書儀器七百餘箱,由職員八人及十餘工友照料著,裝了三十多隻民船,停泊在金華車站北面不遠的河裡。當時謠言交織,警報頻頻,榜人百餘,日以逃走卸貨相恫嚇,希望立將箱件卸下,以便將船隻駛避上游。在此危疑震懾之中,終有負責照料的人員擔住其問,積極向車站中人設法,在兵車煤車以及材料車上分加上去……終於將所有搬出的校產,運離秩序混亂使人喪失膽氣的金華。”……

儘管西遷路上歷盡艱辛,浙大師生不斷將實驗設備裝箱、搬運、拆卸、維修,但是每搬一地得以安頓時,大家就立即開箱、組裝設備,然後進行實驗,從未間斷。既保存了學校大批實驗設備,也滿足了教學的需求,鍛鍊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耐勞的技術人才。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宜山警報

1939年2月5日,宜山標營內的浙大校舍連續遭到日寇18架飛機猛烈轟炸。敵機投下的燃燒彈、爆裂彈等達118枚之多,教室、宿舍、大禮堂等被毀,壓氣機在此次轟炸中也遭到嚴重損壞,機殼被炸壞。但巧手的浙大人將其順利修復,這塊“補丁”至今依然清晰可見,而壓氣機也依然牢固耐用。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宜山浙大標營校舍遭受轟炸後場景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壓氣機身上的“補丁”

1940年2月,浙大師生以遵義、湄潭等地為新的落腳點,在黔北山區贏得了近七年的時間。就在那段相對安靜的時光裡,浙大師生在貴州遵義湘江河邊的洗馬灘上建起了工學實驗室。

那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建成的實驗室,數百平方米的一群群草頂、泥牆,從遠處看去是一排草舍,但裡面卻井井有條地佈置著各種實驗設備。電機、化工、機械等實驗室裡,配備有包括各種機床,交、直流電機,試驗桌和開關臺。而電動機的實驗設備和各種儀表測試設備,能測試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各項特性、各種電路接線以及求取儀表圖表曲線的數據,基本上滿足了教學實驗的要求。壓氣機也得以在此發揮出育人之所長。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工學實驗室籌建與說明圖紙(史料圖片)

曾任浙江大學副校長的王啟東教授,194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系取得學士學位,並留校任助教,負責機械工程實驗室,他在回憶文章中特別提到時任電機系主任的王國松教授,為籌建實驗室竭盡心力。一方面籌措經費,支持師生開出新實驗室(如水泵特性、壓縮機特性等),並對學生提出比較嚴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千方百計聘請有識之士,使浙大的電機系、工學院擁有一支有豐富理論知識和教育經驗的教師基本隊伍。

這一切的努力和堅持,使金工實習、機械工程實驗室及電工實驗皆能如數開出。機工實驗包括機械工程的基本試驗和比重、摩擦係數、熱膨脹係數等測定,熱工儀表的校驗,如內燃機功率等專業機械的測試等。後來為配合汽車等課程的教學,又開了汽車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同學們對專業課程的理解不斷加深,動手能力也得以培養。

航空組成立後,工學院還在城牆內側建造了航空工業實驗室。室內安置了幾臺V形、星形飛機發動機和一臺由美軍後勤總署贈送的退役雙翼教練機,還收集了一些航空儀表,供同學們實習參觀。這種工學實驗的配備,在當時的大學裡為數極少。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工學院實驗室群房

艱難困苦時,一種溫度被深深銘記

在實驗條件最艱苦的時候,浙大師生甚至利用人力手搖木輪,以皮帶帶動天軸,進行車刨銑實習,並進行了不少機床、引擎、儀器拆裝實習,花費不多,但學生獲得了實踐知識,受益終身。浙大就這樣把工廠實習和實驗教學的傳統在最艱苦的戰爭年代裡堅持了下去。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1944年兩次來到遵義浙大,參觀了工學實驗室,對浙大師生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所開展的科學研究,水平之高和學術風氣之濃厚大為驚奇。那些包括壓氣機在內的儀器設備都在那段泛黃的歲月記憶中有了生命的溫度。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竺可楨與李約瑟在遵義的科學情誼(網絡圖片)

在浙大來到遵義之前,當地百姓僅用幾根燈芯和一碟桐油或菜油來照明,因此,浙大師生從杭州一路搬運到遵義的幾臺柴油機和電動機就派上了大用場。老師們把功率較小的柴油機和發電機搬到教室集中的何家巷大院,由於柴油太貴,就燃燒當地便宜的菜油或桐油代替發電。

柴油機拖著發電機發出呼呼的響聲,電流通過導線傳送到每座實驗臺上,每晚發電3小時供學生自習,學生們倍加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更加刻苦用功。每到傍晚,許多同學們趕到發電房,幫助拉皮帶發動柴油機。幾十年過去了,那些被燈火照亮的夜晚在浙大學子的心中依舊通透溫暖。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遵義時期的浙江大學教務處、教室、男生宿舍(何家巷)

每年6月6日工程師節時,浙江大學工學實驗室都對外開放,這一天,所有實驗室的教學實驗設備全都開動起來,供當地百姓參觀。王筱雯女士在《回憶父親王國松先生在遵義的歲月》一文中這樣記敘:設在老城子彈庫裡的實驗室是有關電訊設備帶,展示電話、電報傳導全過程,湘江之濱的實驗室則示範發電機組發電全過程。還有利用兩個放在不同高度裝滿流水的巨大木桶,利用其水流落差衝擊一臺小水力發電機發電,是許多電燈泡發出耀眼的光亮。這對於當時的遵義百姓來說,可謂大開眼界,人們總是久久不願離去。

《竺可楨日記》中寫有,1946年初夏,浙大東歸前夕的工程師節,實驗室最後一次對外開放,以向遵義人民道謝和告別。當時無法運走的的實驗設備也全部無償移交給了遵義、湄潭地方政府。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浙江大學從遵義湄潭等地復員回杭的情景照片

有1944年在浙大機械系畢業的老學長,對當年的學習生活做了歸納:校風、學風好,師生正直、勤儉、樸實,是一個使人立志向好的集體;院、系在困難環境中,不僅維持了原有的規模,而且還有發展,每年有新開的課程、新聘的教授,新增的學生;教授們認真教學,誨人不倦,具有獻身教育的精神;學生生活樸素,學習刻苦,同學們互助互愛,蔚然成風……

當浙江大學復遷回杭州,壓氣機依舊一路相隨,也因科研的需要配備上了壓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轉速傳感器和功率傳感器等設備。而壓氣機實驗室內的其餘兩臺壓氣機則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以這臺壓氣機為模型定製生產的。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1934年來到浙江大學的壓氣機實驗臺至今仍在發揮教學作用

今年,能源工程學院俞自濤教授所帶領的熱工基礎導學團隊獲評浙江大學第八屆研究生“五好”導學團隊。該團隊多年保持著這樣的傳統,每年《熱工實驗》課上,同學們圍站在這臺有近百年曆史的壓氣機旁,聆聽熱工基礎導學團隊的老師們講授這臺“傳家寶”隨竺可楨老校長等浙大前輩西遷的歷史。

俞自濤說:“在艱苦卓絕的西遷辦學路上,這臺壓氣機是前輩們開展基礎實踐教學和研究的寶貴資源,前輩們抬起的不只是一臺沉甸甸的壓氣機,而是一種以堅持基礎教學為根本的理念,更是融入在浙大人血脈中默默無聞、踏實治學、不屈不撓的精神。”

85年不離不棄!仍在工作的浙大“傳家寶”,太多故事令人肅然起敬!

壓氣機實驗室的板書

攝影:周伊晨

史料圖片來自校檔案館,《求是之光》等。

資料來源:《竺可楨日記》,《浙江大學西遷紀實》,《感懷浙大》,《求是之光》,《遵義:浙大西遷大本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