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新聞1+1》(2015-02-03)《救命真藥怎麼買?》

故事的原型陸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稱為“藥俠”、“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他所代購的是治療白血病靶向藥“格列衛”。瑞士諾華的“格列衛”在國內售價23500元一盒,而印度的仿製藥僅200元一盒,使得不少患者鋌而走險。

電影中的藥名“格列寧”是現實中的藥品“格列衛”。劇中的原型、無錫白血病患者陸勇因為幫國內病友代購國外白血病靶向藥“格列衛”,2014年因涉嫌銷售假藥罪被起訴。與劇中結果不同,後檢察機關決定對陸勇不予起訴。陸勇說,這段日子“不堪回首”。

命,就是錢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我不是藥神》預告片

“命,就是錢”這是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的臺詞。之所以有這種看似誇張的表述,是因為不少進口抗癌藥的價格很高——他們被稱為“救命藥”。在劇中,保健品店主程勇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總代理商——電影中瑞士的格列寧2萬一瓶,而印度仿製藥只賣500。程勇也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最終被判5年有期徒刑。這讓不少觀影者唏噓不已。

觀影者:“讓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一句是,‘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麼罪’。誰都知道知識產權,如果患者都能買得起正版原研藥,誰還會鋌而走險呢?生病這件事又都是沒有任何準備的,藥價就是命的代名詞。”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人物原型陸勇

無錫白血病患者陸勇:當時美國的價格合人民幣17500元就能拿到了,中國是23500元,這裡面大概有6000塊錢的差價,這個差價就是關稅和增值稅的差距。中國藥品制度改革走得非常快!政府已經拿出最大的努力。對所有腫瘤患者,肯定是能減少他們的負擔。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電影中男主人公程勇(徐崢飾),是一個賣印度壯陽藥的油膩中年,離婚的老婆把兒子帶走了,父親又身患重病。

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時期,他遇到了身患慢粒白血病的老呂(王傳君飾),老呂的病需要服用進口藥格列寧,一瓶4萬,終身服用,斷藥就得死。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呂受益負擔不起這樣昂貴的藥價,但他想活著,就找其他途徑購買救命藥,他找到了程勇,希望他能幫忙從印度走私仿製藥。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暴利的驅使下,程勇開始從印度走私“格列寧”仿製藥。

於是一個賣壯陽藥的小販,和4個慢粒白血病患者:老呂,老劉(病患牧師),思慧(女兒患病的單親媽媽),彭浩(被家人趕出的自閉男孩),組成了走私賣藥團隊。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說起來也很可笑嘲諷:4萬的正版進口藥,仿製藥進貨只要500,賣給病人5000,省了近90%的錢,病人活命了。

程勇是為了賺錢,可病人把他當做“神”。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然而賣盜版藥嚴重侵犯了正版權益,走私屬於犯罪,警方立案,程勇退出,將進貨渠道賣給假藥販子,導致藥價翻倍,老呂死亡。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程勇恍然大悟,帶著無以名狀的絕望和悲傷,決定重新賣藥,這次是以進價500元賣出,不再為謀取錢財,為的是重生。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可終究是藥品走私,警方和法律必然會介入,程勇入獄,病人們聯名抗議,一位阿姨說:“你要是抓了他,我們就得等死啊,我想活,我不想死!”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窮人不敢病,窮人病不起,窮人的命就是錢!

活著,只是有那麼一口氣在,對於病人說是一種奢侈,而活著的每分每秒,都是一種倒數。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真實寫照:底層沒有“神”,只有生存!

可我沒想到,她說:

“四萬塊一瓶的藥,我吃了兩年,把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現在才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藥,才500塊一瓶,他真的不掙錢!他只想幫我們!你們把他抓了,我們就沒法活了!”

最後她拉著曹警官的手問:“誰家還沒個病人呢?你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嗎?啊?”

面對這樣樸實的道理,不光曹警官說不出話來,誰都沒法反駁。

每個人都不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都不生病,也不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需要同情和救助。

感謝《我不是藥神》,它沒有保持沉默。

它告訴你,錢有多麼重要,錢就是命。

但同時它也告訴你,還有什麼比錢更重要,比命更重要。

借用電影裡的一句臺詞:“希望以後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