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手机APP会利用摄像头麦克风偷读个人信息,为保护隐私记得关闭它们

「提醒」手机APP会利用摄像头麦克风偷读个人信息,为保护隐私记得关闭它们

「提醒」手机APP会利用摄像头麦克风偷读个人信息,为保护隐私记得关闭它们

“我当时下载这个视频软件的APP时,忘记将摄像头和麦克风关闭,结果有一天早晨,我一边开着视频软件,一边和家里人聊如何让小孩长高的话题,刚一聊完,APP就弹跳出一条信息:如何让小孩长高。”近日,市民张女士向长江周刊爆料,不少手机APP存在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现象,如果不关闭摄像头和麦克风,它们会偷偷读取个人通信录,获取个人信息。

像这样的事情,很多市民都有碰到过。

近年来,关于手机应用程序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投诉案日渐增多。

近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和DCCI互联网数据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2018年上半年)》,报告通过对1144款手机APP获取用户隐私权限情况进行统计,发现移动网络隐私的泄露主要有手机软件获取、免费WiFi窃取、旧手机设备泄露以及黑客攻击企业大数据等渠道。上半年,获取“打开摄像头”权限的APP比例达到89.9%,获取“使用话筒录音”权限的APP比例达到86.2%,这两个权限也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隐私信息。

报告称,安卓手机APP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比例在大幅降低,相比2017年上半年的25.3%,2018年上半年降到了5.1%。但在iOS系统,情况却不容乐观。《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iOS端获取用户隐私权限从69.3%骤增到93.8%,其中图像美化类获取比例高达100%。

为了防止信息泄露,用户在使用手机APP时,应尽量选择官方渠道,特别是投资理财、银行类APP,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山寨APP。同时,应谨慎授予APP“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读取短信”、“读取联系人”、“读取位置信息”等权限。在密码保护方面,不要把手机中的QQ、微信、微博等设置为“自动登录”,密码最好定期更换。当用户不再使用APP时,应彻底退出,并关闭某些APP的自启动功能,如果不能关闭,建议用户卸载。

有专家还建议,在把旧手机低价处理或扔掉前,一定要确保手机里的隐私信息已经被妥善处理,可以通过给手机安装一个“文件粉碎机”或者恢复出厂设置,进行全盘擦除,否则也很容易造成信息的泄密。

「提醒」手机APP会利用摄像头麦克风偷读个人信息,为保护隐私记得关闭它们

长江周刊@微生活微信号:jjrbcjzk

公众号介绍 | 聚众家,纳众声,汇众议,容众思;化微言成高谈,以博语作宏论,推社会进步,促梦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