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愿你我可以乘风破浪,归来仍是少年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行路难》。李白一生自信满满,却壮志难酬,这首诗词表达他对人生艰难困苦的不屈服精神,即使前路长风破浪,人生也要杨帆远航。李白是自信的,李白是励志的。

《乘风破浪》:愿你我可以乘风破浪,归来仍是少年郎

《乘风破浪》由韩寒执导,他借用李白的长风破浪化作自己的乘风破浪,虽然改了一个字,一个名词变成动词,但是韵味就变了,原来是一种困难,随后变成一种精神。两个文人之间的对话,总是那么的奇妙。韩寒是一个赛车手,然后当了作家,现在开始当导演。一个作家,做了导演,更容易运用电影将他的想法表达出来。一部电影的灵魂是编剧,肉体是导演,如果灵魂和肉体不相吻合,电影也就基本废了。编剧和导演是一个人的话,灵魂和肉体就非常的契合,灵魂和肉体可以相互感知,肉体知道灵魂所要表达的内容,会更容易的呈现出来。 在2014年,韩寒自导自编的处女作电影《后会无期》,引起剧烈的反映。在2017年,韩寒继续自导自编电影《乘风破浪》。这是一部励志电影,也是一部成长电影,同时还是喜剧电影。

《乘风破浪》:愿你我可以乘风破浪,归来仍是少年郎

徐太浪(邓超 饰)是一位赛车手,赛车是他的梦想,但是遭到自己父亲徐正太(彭于晏 饰的反对,梦想和自己的父亲起了冲突。阿浪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就向徐正太炫耀自己的车技,结果车翻了,与火车接吻,随后就穿越了回到徐正太那个时代,还和自己的父亲成为了朋友。阿浪是一位赛车手,韩寒曾经也是一位赛车手,韩寒想通过阿浪的事迹来回忆自己曾经的故事。阿浪就是韩寒,韩寒就是阿浪,曾经也被嘲笑,也被质疑,但是最终还是成功了,就像李白的那句诗词一样。

阿浪一直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他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自杀的,因此阿浪一直怨恨徐正太,对自己的父亲是相当的叛逆。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经常进行,谁也不理解谁,谁也不妥协谁,针尖对麦芒。阿浪一心热衷于赛车,体验什么是速度与激情,但是现实中阿浪开的是救护车,这可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车,一个要求速度,另一个可不要求速度。

《乘风破浪》:愿你我可以乘风破浪,归来仍是少年郎

阿浪在速度与激情的快感中神奇一般的穿越了,阿浪回到徐正太的那个时代。徐正太那时候可是“正太帮”的扛把子,看看场子其实就是一个放映厅,维护治安,这个正太榜的成员很少,因为没有通过帮主的考核。黄志强是帮派的老大,也是电影中的反派,手下小弟很多。同为老大的徐正太手下三个人,加上自己刚好四个人。就这四个人和黄志强的黑帮干了起来,勇气可嘉,但是实力还是非常重要的,正太帮被团灭。

徐正太是个单纯的人,单纯的就像孩子一样,他行侠正义,敢作敢为,这点值得称赞。事实说明,如果一个人的双商不高,那么就别行侠正义了,连累的只能是自己,还有别人。阿浪虽然对现实中的父亲很反感,但是对于这个父亲还是相当好的,两个人称兄道弟,一起闯荡江湖。在阿浪和徐正太接触的日子里,他逐渐了解到自己父亲的过去,并对自己的父亲产生敬佩和理解,父子之间的感情逐渐缓和。

《乘风破浪》:愿你我可以乘风破浪,归来仍是少年郎

阿浪和父亲关系缓和原因之一就是,他看到了徐正太年轻的时候和自己是一样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洗礼,徐正太就变成现实中那个样子,因为他从一个男人成为了一位父亲。阿浪明白徐正太,也明白自己将来也是和徐正太一样的,自己将来也是一位父亲,自己的孩子和现在的自己是一样的。这就是成长,时间给我们最好的解答,因为我们将来也要经历自己父亲所要经历的,也就会切身体会到曾经的父亲是多么的不容易。从孩子到父亲,从叛逆到理解,这就是一个男孩子的自我成长。

《乘风破浪》:愿你我可以乘风破浪,归来仍是少年郎

除了父子之间的亲情,还有每个人对于自己人生的不同追求。六一是电影中最单纯的人了,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六一儿童节”。六一对于爱情一直很憧憬,即使爱情失败了,他也依旧如故。还有就是小马,一个钻研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的小伙子。上世纪九十年代,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没有前景,但是小马依旧坚持。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成为主流,小马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人。小马的梦想实现了。每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的选择,无论怎样,还是那句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找准自己的方向,想搞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就去搞,想玩赛车就去玩,追求自己的梦想,不需要什么理由,只需要一颗坚强的心。

《乘风破浪》:愿你我可以乘风破浪,归来仍是少年郎

​电影的内容充满亲情、友情和梦想,看起来应该很严肃的,很庄重的,但是这部电影却是以喜剧的表现风格呈现出来的。邓超著名搞怪明星,有他的电影还能憋着不笑吗?电影的题材还是穿越,但阿浪穿越过去不是谈恋爱的,而是找爸爸。电影中最搞笑应该就是阿浪和自己母亲小花那一段,还有就是李荣浩绑架阿浪和徐正太那段,邓超对着李荣浩说,请把你的眼睛睁开跟我说话。电影内容中故事的衔接并不是很连贯,而是有点跳跃式的感觉,中间缝缝补补,还好把电影给串联起来,让电影故事有个完整的内容。电影中经常出现打架的镜头,一则是为了显示徐正太和阿浪的热血,彰显他俩的性格,二则是为了达到喜剧效果,电影中的打架显得很刻意,而是为了突出喜剧的效果。

电影整体来说非常不错,电影开始阿浪对徐正太的反叛到电影结束父子之间冰释前嫌,相互理解,还有年少时曾经在一起的朋友,因为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而不得不分开的感慨。

男人至死都是少年,只不过在经历很多事情之后,将那颗少年之心藏于心中,而不是像年轻时候,表露在外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