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戲樓起初虧損嚴重,爲何堅持「逆風」唱戲

暑期正是旅遊高峰,源源不斷的人群從前門鮮魚口東口進入前門地區。一進街口,路南的一座灰色建築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建築的櫥窗裡是穿著京劇服飾的人物照片,乍一看似乎都是尋常的京劇演員,仔細一看其中卻有不少高鼻深目的外國模特,使人更加好奇。

天樂園戲院

“半膘無事撞街頭,三五成群逐隊遊;天樂館中瞧雜耍,明朝又上廣和樓。”

——這首“竹枝詞”裡的天樂館指的正是這幢灰色建築——天樂園戲院。

這是一座擁有近200年曆史的老戲樓,見證過許多重要文化事件的發生,京劇“四大名旦”都曾在此駐場演出。我國第一個京劇女子科班“崇雅社”成立於此,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親筆題詞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也是在此發表。

這個老戲樓起初虧損嚴重,為何堅持“逆風”唱戲

崇雅社

在經過多年閒置後,專門進行戲曲文化推廣與營銷的亮相文化進入天樂園。8月底,由他們打造的首家國粹京劇體驗館將在這裡開業,讓這座老戲樓再度承擔起傳播、推廣京劇的使命。

這個老戲樓起初虧損嚴重,為何堅持“逆風”唱戲

天樂園

亮相文化總經理馬瑛瑛對這座老戲樓的未來充滿信心,在她的設計裡,這裡不僅將有京劇駐場演出,還有戲曲攝影、京劇主題餐廳,“走進門就像是走進了京劇的世界,讓那些不瞭解京劇的人,也能感受到京劇的魅力。”

京劇是國粹,在老戲樓裡推廣京劇似乎也是名正言順、水到渠成的事兒。但近些年來陸續開業的老戲樓中,理想與現實總是有著不小的偏差。

三慶園

從天樂園往西走,出了鮮魚口,徑直奔往大柵欄兒,人流更多更密集,稍不注意就會錯過夾在同仁堂和同升和中間的老戲樓三慶園。

三慶園曾是京劇科班富連成的誕生地,也見證過許多京劇大師的成長。2016年經過重新改造後,又恢復了戲樓的樣貌。三慶園裡有一個重建的古香古色的二層戲樓,觀眾可以自行選擇坐在一樓大廳或是二樓雅座,喝著茶,嗑著瓜子,看戲聽書聽相聲。採訪當天正趕上下雨,但德雲社在這裡的下午場相聲演出幾乎滿座。劇場服務員介紹,德雲社在這裡每天下午和晚上演出兩場,晚場觀眾更多,其中有不少都是外地遊客。

這個老戲樓起初虧損嚴重,為何堅持“逆風”唱戲

三慶園

臺上的演員包袱不斷,臺下觀眾樂得前仰後合。碰到精彩之處,掌聲更是極為熱烈。德雲社知名度比較高的演員張雲雷是整場演出的高潮,主持人剛報出他的名字,觀眾就喊起了好。

“我們一家都很喜歡張雲雷,他的相聲我都聽過,這次來北京就特意帶著孩子來聽聽他的現場!”遊客劉女士說,能在古戲樓看到傳統相聲的演出感覺不虛此行。

別看如今相聲說得熱鬧,兩年前三慶園重張開業時,也曾希望主打京劇駐場演出,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賠了八十多萬元,後來不得不調整演出計劃,從以京劇為主變為以相聲為主,一個月演一兩場京劇,一週一次評書,三慶園從此不再為經營著急了。

這個老戲樓起初虧損嚴重,為何堅持“逆風”唱戲

三慶園-德雲社

廣德樓

從三慶園出來繼續向西,快到大柵欄兒西口,路北又是另一座老戲樓廣德樓。同樣是二百多年的歷史,同樣是以京劇演出起家,廣德樓是大柵欄兒恢復比較早的老戲樓。恢復演出以來曾經演過曲藝、歌舞、魔術等,如今也變成了德雲社的主場,每天兩場,要不是提前預訂,現場很難買到票。

這個老戲樓起初虧損嚴重,為何堅持“逆風”唱戲

廣德樓

德雲社負責人王海表示,現在德雲社有六個演出場所,其中天橋樂、三慶園、廣德樓、湖廣會館四處都是老戲樓,

“相聲是傳統藝術,老戲樓的氛圍會更為契合,給觀眾的觀演感受也更好。”他說,雖然沒有什麼大腕演員,但是票房都非常好,“無論是外地遊客,還是本地粉絲,逛街逛累了看到有德雲社的演出,都願意走進來看看。”

這個老戲樓起初虧損嚴重,為何堅持“逆風”唱戲

三慶園門口的演出海報

當老戲樓紛紛轉戰相聲演出的時候,堅持以京劇為主打的天樂園未來會如何?在馬瑛瑛看來,在傳統戲曲演出式微的今天,老戲樓經營要找準人群定位,

“我們不能只面向那些很懂京劇的行里人或資深戲迷,而是要面向大眾人群,打造一個京劇夢工廠。”馬瑛瑛的亮相文化,做過許多京劇的推廣活動,經常跨界影視、時尚呈現京劇之美,她很有信心,因為她知道怎麼能讓更具有消費能力的年輕人愛上京劇這種藝術。

正乙祠 大數據激活老戲樓

同樣位於前門地區,但與廣德樓、三慶園不同,重張於2009年的正乙祠戲樓主打戲曲演出,但卻開闢出一片新天地,九年來已經成為北京的一個文化地標。正乙祠戲樓總經理韓夏認為,正乙祠之所以能夠打造成一個文化品牌,正是因為定位準確,“我們的定位是一個為年輕人講中國故事的體驗式劇場。”

這個老戲樓起初虧損嚴重,為何堅持“逆風”唱戲

正乙祠戲樓

9年來,正乙祠演出1400場左右,其中大部分是戲曲。韓夏說,起初這裡也面臨著嚴重的虧損,沒有年輕人願意進來。不過,正乙祠不僅原汁原味地呈現傳統京劇的樣貌,而且注重在年輕人群體中推廣時尚京劇的理念,“正乙祠看到了年輕人群體的文化尋根訴求,又對傳統戲曲進行了更接近年輕人的改造,著重展示傳統藝術之美。”正乙祠的演出定位於展現東方美學,即使是現代舞的表演,也能夠讓觀眾領略傳統之美。

和許多戲樓的經營者不同,正乙祠一直是非戲曲專業人士在做戲曲的推廣、營銷,但他們更注重開發戲曲的文化內涵,堅持推出有內涵有生命力的精品演出。

韓夏說,正乙祠有一個“古典三部曲”的計劃,已經推出了京劇《霸王別姬》《白蛇傳奇》,接下來要製作京劇版《倩女幽魂》。推出這一系列作品,基於一些大數據。韓夏看到,正乙祠的觀眾群體中以25歲到45歲的中青年為主,其中60%都是女性觀眾,而這三部曲不僅都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正向價值觀,而且都與愛情相關,是這個群體更易接受的題材。

接下來正乙祠還將與上海越劇院合作,推出古戲樓版的越劇《紅樓夢》,讓這座物質文化遺產的傑作承載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