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理性應對自己的孩子脾氣暴躁?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從很多大人的角度,總認為這是孩子的錯,孩子不對,不應該這麼沒禮貌沒教養。但事實上沒幾個大人會考慮自身的原因。那麼反問一下,孩子的教養、脾氣是怎麼形成的?答案很明顯,是父母的修養、見識、脾氣、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以及家庭氛圍。家長是否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平時對家人對朋友以及對孩子的語氣、用詞、肢體語言等,對孩子的心理是有極大影響的,尤其是作為父親一方,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家長應該理性應對自己的孩子脾氣暴躁?

找一下孩子脾氣暴躁的具體原因和解決方法:

1、缺愛。平時可能孩子是老人帶的,因為父母都要工作,很忙,但再忙也要抽時間多陪陪孩子,放下手機,拒絕不必要的應酬,坐下來陪孩子完成作業,孩子疲勞的時候給他(她)一個擁抱;孩子不停提問或者說他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只要能回答的儘量回答,不要嫌煩,對孩子的心聲多多聆聽,點頭表示贊同,蹲下來跟孩子保持平視和微笑。

2、缺乏安全感。父母之間儘量不要當著孩子面爭執、吵架,更不要打架,這種事情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極大,連最後的港灣(家)都沒有安全感,孩子的脾氣能好嗎?

家長應該理性應對自己的孩子脾氣暴躁?

3、缺乏自信,自卑心強。父母如果平時都表現得很頹廢,對家人的事不聞不問,沒有進取心,缺少激情,還經常拿自家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較,不斷指責、貶低孩子,孩子當然也不會有自信心,有些過於極端的、傷害孩子的話儘量留口德,避免孩子過早逆反,甚至破罐子破摔:“反正我在你眼裡什麼都不行,那我就不行給你看!”

4、缺乏樂趣。每天除了作業,就是補習,要麼就是考試沒考好被責罵、懲罰。少了遊戲、玩耍的空間,這裡說的遊戲、玩耍不是電腦和手機遊戲,而是跟父母在一起做遊戲,比如拼圖、下棋、打球以及其他活動。一個沒有樂趣的家庭,孩子的心是沉悶的。

家長應該理性應對自己的孩子脾氣暴躁?

5、缺少幽默感。有很多的幽默感,來自於自嘲,或者說降低自己的身份地位,放開心扉與孩子玩笑。幽默感並非人人具有,原因在於太過於重視自己,不願意放下身段,往往會說,我一個大人跟孩子說這些無聊的東西有什麼意思?其實,如果在家的話,有時候在孩子面前表現得“二”一些,孩子會很開心,只要把握一個度,就是不要過於低俗和遷就孩子就可以。孩子的要求並不高,只是為了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得到一種充滿真愛的幽默的回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