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说
唐僧为何不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答案有三:一是忘了问;二是不敢问;三是不能问。到底是哪个答案更加接近真相,让我们来一一揭晓!
唐僧经过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灵山。他先在山脚下的玉真观沐浴更衣,脱掉脏衣服,换上新衣服,披着锦澜袈裟,就连金顶大仙都直竖大拇指,夸他是真佛子。师徒四人来到凌云渡,接引佛祖撑着无底船接他们过河,唐僧脱出凡胎,成就元神,然后志心朝礼,前去拜见如来。唐僧一路上诚惶诚恐,专心礼佛,压根就忘了问这件事情。
他们见了如来,吃了斋食,便来求取真经,结果遭到阿傩、伽叶两位尊者索要人事,这师徒四人穷得叮当响,根本没钱交付。两尊者心有不满,就取了无字真经给他们,要不是刚好被燃灯古佛知晓,他们恐怕还蒙在鼓里。四人返回灵山找如来理论,如来反而给他们上了一课,说什么空手来取,故传白本,甚至还讲了一个实例,摆明了不给钱就别想取经。唐僧无奈,只得将唐太宗赐予的紫金钵盂给了阿傩,这才取得一藏之数的有字真经。碰到这样的情况,唐僧也就不敢再开口问这件事情了。
唐僧在凌云渡脱去凡胎之后,彻底变回了金蝉子。他精通佛法,也了解如来的脾气秉性。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天机不可泄露,其实就是不能问也不可说的意思。老龟脱去本壳,变成人形,这本身就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缘分的问题。老龟之所以纠结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它还没有悟到这层道理。后来,它发现唐僧回答不了自己的问题,恼羞成怒,将四人摔落河中。修心即修行,要想修成正果,老龟还得好好锤炼本心,才能得偿所愿。
从忘了问到不敢问,再到不能问,正好印证了唐僧从凡人脱变为佛子的过程,也体现了佛法四大皆空的最高境界。所以,真正的答案是不能问,也不能说。
晓闻看西游
西游记中原著记载,在原著第49章的时候,观音菩萨收走金鱼精之后,老鼋主动来驮唐僧师徒四人过河,唐僧过意不去,便多问一句:“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
老鼋马上接口回答:“不劳师傅赠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未来过去之事。我在此间,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傅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的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唐僧回应答道:“我问,我问。”但是度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唐僧达到西天灵山的时候,并没有主动问及老鼋的事情。
然而,唐僧师徒经历八十难到达西天灵山的时候,被两位尊者气的无语,结果取到的真经还是无字经书,更是惹得唐僧师徒脑羞成怒,最后并没有代替老鼋询问他的个人事情。
首先,唐僧师徒的主要心事基本都是在取经上,其他的事情没有细想,至于老鼋的事情可能真的是忘记了。
其次,佛家讲究的是缘分,换句话来说,老鼋是否可以修道人身关键不在于时间上的问题而是缘分的问题,只要修行缘分到了,老鼋或许立马就可以脱壳变成人形;若是修行的缘分没有到,在等一千年也未必成功。但是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缘分又需要自己领会,而是不可以被说破的,假如唐僧在佛祖面前问道,佛祖可能觉得唐僧的修行还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这也为后来第八十一难埋下伏笔,唐僧师徒西天取到真经之后,观音菩萨掐指一算说出唐僧师徒目前只是经历八十难,还需要一次劫难,师徒四人得以于取得真经返回的时候,降落到以前通天河,此使还是那只老鼋出现,师徒渡河的中间,老鼋于是开口问道曾经自己没有脱壳修的人形的事情,此时唐三藏没有回复,老鼋心里自然明白唐僧并没有把此事记在心上,于是便把唐僧师徒弃之不顾置于河中。
其实西游记的81难不仅只是唐僧师徒的一场劫难,更多的是对于老鼋的考验,如果当初老鼋能够心平气和的把唐僧师徒安全送到对岸,这就足以证明老鼋已经有自知之明,也是他修行到位的时刻,或许他立马就可以得到人身。
综上可知,唐僧没有帮老鼋问道修行的问题,一个是考验老鼋自己的悟性,一个也是考验唐僧自己的修为境界;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在本质上也是不可以问的,由此可见急功近利一般是无法顺利走向成功。
遗产君
这是因为唐僧师徒自进入西天就处于懵逼状态,自顾不暇,哪里记得到什么嘱托。
西天风气不正,腐败猖獗,唐僧的取经大业几乎功亏一篑。在猝不及防的公关危机之中,晕头转向,精疲力竭的唐僧忘记了老乌龟的嘱托。
唐僧一到灵山就懵了。那里门窗吞宇宙,高楼连云彩,堆着数不清的奇珍异宝。进门要先洗桑拿,衣服要由褴褛换光鲜,身子要由凡胎变仙体。进殿要先向第一道门申报,第一道门向第二道门申报,第二道门向第三道门申报,第三道门向如来禀报并批准才行。进殿后先向如来磕头,再向左右磕头,又向所有人磕三圈头,然后才可以长跪着说话。这些形式、官僚、享乐、奢靡,一下很难适应。
取经时,唐僧被阿傩和迦叶勒索:有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听说来路迢迢,没有礼物,两人生气了:都空着手来,我们就饿死了。悟空火了:我去告诉如来,叫他自己拿来给我们。阿傩只好说:莫吵!来拿去。结果两人以假当真,欺诈唐僧。幸好燃灯善意提醒,才避免取经失败。当唐僧举报时,如来却把索贿说成收费:几个比丘为赵财主念经,才讨得三斗三升瓜米黄金。我嫌他们卖贱了。后来,唐僧把自己的紫金饭碗给了阿傩和迦叶,才换得真经。如果还要替老乌龟问寿命,唐僧已经没有值钱的东西了。
对于阿傩和迦叶令人不齿的行为,他们手下的保安、搬运工、炊事员有的抹脸,有的拍背,有的弹指,有的撮嘴。老乌龟是体制外的人,如果它了解了这些情况,相信也会同情、原谅、理解唐僧的。
柳如婳
为啥?因为答应老龟的那个唐僧已经死了,最后成佛的根本就不是唐僧:要搞清楚这件事必须从金蝉子转世说起:
唐僧真的是金蝉子转世吗?
我们再来看上一篇我讲过的一件事,那就是南极仙翁是一个恶仙,墙头草随风倒,最擅长阿谀奉承,而且为了自己的长寿耍尽手段,他毕竟是寿星嘛!但是如果你拜他求长生,他只会教给你怎么吃小孩心肝,想起来就恐怖!
前面我说了如来不会派他来安排金蝉子转世的,原因也说了!之所以他去安排完全是他自己偷听到的,于是屁颠屁颠的自己就去执行了!但是睿智的如来能不知道吗?如果如来佛祖已经知道他在安排了,那么还会放心金蝉子转世的唐僧在他手上吗?不担心他一口把金蝉子吞了?
显然如来是别有用意的,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看他忙前忙后的笑话,因为这个唐僧本就不是金蝉子转世,这是如来的障眼法,故意吸引别有用心的人的!
再有,如来送给观音的其中一个宝贝是锦襕袈裟,穿上它就免堕轮回!这也只是为了让唐僧看起来更像金蝉子,难道如来就不担心唐僧等不到观音来找他给他袈裟就夭折了?
另外一个秘密就是,金蝉子十次转世每次只能活到15、6岁,即使十次转世也只有160年,再到500年后的唐僧转世,中间整整少了300多年,这300多年难道金蝉子没有转世?如果唐僧真的是金蝉子转世,佛教好歹也安排一个佛教的神仙去专门看管了,根本不会交给一个邪恶的道仙的!
综上所诉唐僧并不是金蝉子转世!
真正的金蝉子在哪?
还记得杨角风我前面一篇提到的一个人吗?就是灵山脚下的玉真观的一个道仙:金顶大仙!
不觉得奇怪吗?堂堂的西方佛教大雷音寺脚下竟然有一个道观,还有一个小道仙。这个道仙还特别关心取经的事,比如观音菩萨刚出发的时候,他就问取经人几时能到?观音菩萨说二三年间到,而他已经等不及了!
再到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取经队伍终于到了大雷音寺脚下,这个金顶大仙又出现了:
大仙笑道:“圣僧今年才到。我被观音菩萨哄了。他十年前领佛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人,原说二三年就到我处。我年年等候,渺无消息,不意今年才相逢也。”
这就太奇怪了,一个小小的道仙怎么这么猴急,这么关心唐僧呢?
而后面的事情更诡异了,都到了灵山了,金顶大仙还把他们引入歧途,引到了凌云渡。那个小独木桥又细又滑,猪八戒都不敢过,唐僧一个凡人怎么可能过的去?后来来了一艘无底船,孙悟空认出了是佛祖,唐僧仍然不敢下,硬是被孙悟空推下去的,然后大家都看到了水底唐僧的尸体在那里漂走了,有人说是脱胎换骨了,那是胡说,因为这时候真正的金蝉子才取代了真正的唐僧而成了唐僧!
有人不信,说杨角风你又在抽风,开什么玩笑?你有证据吗?
听我慢慢道来:
1、唐僧之前就是凡人,不会飞,为什么封佛以后突然就会飞了?要知道这只是给个封号,就跟孙悟空封了佛,他的实力并没有涨,当年封齐天大圣一样的道理!而又没有人教唐僧他武功和法术,突然会飞这不是很奇怪吗?
2、唐僧一路上也没有答应过什么人什么事,唯一一次是对人家通天河的老龟做了承诺,帮他问如来寿命,可是人家老龟再问他,他竟然茫然的样子!一个人记性真的能差到这个程度?
3、到了陈家庄供奉给他们师徒的伙食,唐僧嫌难吃,原文“三藏自受了佛祖的仙品、仙肴,又脱了凡胎成佛,全不思凡间之食。”这还是唐僧吗?
4、唐僧取经回到长安后,奉命去登台诵经时,见有金刚来接,他便丢下经卷,腾空而去。天呐,他竟然把经卷丢了,这个动作更是暴露了他不是唐僧,真正的唐僧还没有洒脱到直接丢经书的地步!
看了没,真正的唐僧历经十四年好不容易到达灵山,却被真正的金蝉子掉包了!这才是佛祖最高明之处,也是确保取经事业万无一失的保障,即使路上真有妖怪一时心急吃了唐僧,也没关系,后面可以再安排千千万万个唐僧,而金蝉子却只有一个啊!
所以唐僧的亲爹到底是谁,对佛祖这边来说根本就不关心,他只需要取经人是个信佛教的和尚就行,而唐僧只不过不凑巧被挑中了而已!而佛祖的真正意图只是为了让金蝉子成佛,哪里舍得他真去转世变成凡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以后怎么跟天庭抗衡,毕竟金蝉子的功能跟蟠桃一样,佛祖才不会傻到把这宝贝扔进凡间的!
再回到我们前面,观音菩萨已经选好了取经人,但是取经还必须要唐王李世民同意才行,她又是使了什么手段达到了这个目的?唐王真的信佛吗?他又有什么目的呢?他背后的魏征又是何方高人?这里面的谜团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喜欢就关注吧!
前情回顾:唐僧亲爹到底是谁?这悬案背后一个溜须拍马的邪恶道仙最清楚!
杨角风发作
首先要强调下,本文的内容,以《西游记》小说原著为基础,而与其他范畴无关。
而回到《西游记》小说里,唐僧“忘记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这事,放在西游世界里,看似失了信,却是一桩完全合理合法的正确行为。
为什么说这事儿正确?可不止因为“凑八十一难”。首先一条,就要先看明白通天河老乌龟的人品。
但要仔细看看《西游记》原著里的情节,看上去“公益无害”的“通天河老龟”,却也绝非善茬。
首先看看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本作为通天河主人的“通天河老龟”,被灵感大王打跑后,其实也没有跑远,一直还躲在通天河周围。可这以后无论是“灵感大王”吃童男童女,还是故意设局抓唐僧,全程做围观群众。哪怕孙悟空急的抓狂跳脚,又是下水打探又是搬救兵,这位“通天河老龟”就是一声都不吭,连通风报信都懒得做。直到“灵感大王”彻底被收拾到歇菜,这才脚底抹油跳出来,满脸热情要帮唐僧师徒过河。
以这过程说,看似热情的“通天河老龟”,就是个胆小怕事之徒。
如果说胆小怕事,这还算人之常情。那么他热心帮唐僧师徒渡河的举动,更是暗藏了小心思:说是驮唐僧是“帮忙”,可看看前后因果,“通天河老龟”能重回家园,多亏了唐僧师徒降服“灵感大王”。也就是说,唐僧师徒就是“通天河老龟”的大恩人。别说驮唐僧过一次通天河,就算来回驮个十次八次,都是应当应分。
可受了唐僧师徒大恩的“通天河老龟”呢?显然没这么想,反而拿自己当恩人了,驮唐僧过了河后,就理直气壮的要报酬:“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
所以说,这位修行千年的“通天河老龟”,骨子里的人品,却是遇坏事胆小怕事,遇好事占便宜。他的要求,其实很自私很过分。
有多不合理?可以瞧瞧他这句话,说是叫唐僧问佛祖“看我几时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其实就是叫唐僧赤裸裸替他向佛祖讨赏:俺为取经立了大功,还不给我“人身”?
可事实上,他所谓的“功劳”(驮唐僧过个河),含金量十分有限,降妖过程里,更是全程当围观群众,贡献基本为零。但他要求得的“人身”,放在《西游记》小说里,却是修行的硬规矩:多少年的修行,付出多少劳动,取得多大神通,就有多少成果。别说是一只“通天河老龟”,就算是玉皇大帝,在奋斗成为玉帝的路上,那真是“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玉帝都要按规矩来,何况一只老龟?
而以“通天河老龟”之前被“灵感大王”打的抱头鼠窜的场景说,他这一千三百多年的修行成果,想要“得人身”?分明还要继续努力。可“通天河老龟”呢,却是见了唐僧,就动了走捷径的心思,满以为可以占个大便宜,少奋斗千百年“得人身”。
这如意打算,别说是唐僧后来到灵山后“他事一毫不理”,活活把“通天河老龟”的过分要求抛在了脑后,就算是唐僧师徒朝拜佛祖时,真想起来这事儿,贸贸然替“通天河老龟”张了口,那就是破坏了西游世界里的修行规矩。这样的唐僧,恐怕真没成佛资格。
但在“通天河老龟”眼里,他根本不觉得自己这要求过分,反而是自从驮了唐僧后,就满心欢喜的等赏赐。待到唐僧取经归来,又在通天河重逢后,同样驮着唐僧的“通天河老龟”,立刻得意开口:“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发现唐僧师徒爽了约,却是紧接着翻了脸,翻身就把唐僧师徒甩进了水里。单以这时刻的表现说,唐僧师徒没帮他忙,真心作对了。
《西游记》小说的主题有很多,但“通天河老龟”的这番折腾,却证明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道理:生活中与人交往,一定要拒绝“通天河老龟”式的人物,否则斗米恩升米仇的闹剧,就是不远的事。
我们爱历史
相信很多网友都会好奇,唐僧为什么不帮天河老乌龟问寿命,其实不是唐僧忘记了,而是唐僧根本不会问这个问题,问了如来,只能证明唐僧自己修行不够罢了。
在原著第九十九回,唐僧团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赶到了灵山。又像春运购票一样,几经折腾,终于把无字真经换为有字真经,大家长吁了一口气,这下可以回家了!
他们坐上了由八大金刚驾驶的云飞机,高高兴兴地赶往东土。
车都出发好久了,观音突然一翻账本,急传声道:“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于是命令揭谛赶上八大金刚,如此如此。
讲真,这的确有点折磨人,就像孩子都生出来了,组织突然宣布你的结婚证是假的!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你们当初是如何审核的?
八大金刚可不管这些,收到命令后,一脚踩住刹车,将云层捅个洞,“走你!”扔下唐僧师徒,调转机头回去复命了。
这八十难其实都是有水分的,也就是说,是不是八十一难,还不是观音一张嘴说了算。人家如来都没过问,她却非得加上一难,主观意图很明显。
吊诡的是,这增加的一难,偏偏又放在了通天河!
相信很多读者都还记得通天河曾经是灵感大王吃童男童女的地方。这灵感大王,实际是观音池里养的金鱼,有一天乘着改革的东风来到了这里,霸占了一头千年老乌龟(老鼋)的洞府,摆摊设点开始吃人。
孙悟空赶到南海求救时,观音才闻知消息,一大早就钻到竹林里编织篮子,头没梳、鞋没穿,甚至仅穿着内衣就急急跟着孙悟空到通天河上空除妖。
让人奇怪的是,观音并没有捉住金鱼就走,而是站在河的上空反复念一句咒语:“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整整念了七遍!
等她将金鱼精收走,孙悟空赶到老鼋洞府一看,那些水怪鱼精,尸体尽将死烂!就好像中了巨毒一样,不仅一个没跑脱,而且连尸体都腐烂了。这是西游中小妖们死得最惨的一次。
现在,观音又把这新增的一难放在通天河,不得不让人多想。
唐僧师徒突然被人一脚踹下飞机,心里肯定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他们落地后,最痛苦的是不知怎么过八百里宽的通天河(唐僧虽然脱离了凡胎,但孙悟空大约明白观音心思,所以也不敢冒然摄唐僧过河)。
正在他们准备唱龙船调,感叹哪个来渡我们嘛,河中突然有人高喊:“唐师傅,不要慌,我来渡你们。”
大家抬头一看,居然是通天河的那只千年老乌龟。
师徒们自然十分高兴,赶忙把经书搬到老鼋背上。这老乌龟的背相当于一艘小型航空母舰,那是相当的稳。
唐僧师徒正在欣赏水景,那老乌龟忽然发问:
“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
唐僧一时语塞。
在原著第49回,观音收走金鱼精后,老鼋主动来驮唐僧师徒过河,以此表示对夺回洞府的谢意。
唐僧过意不去,就多嘴说了一句:“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
老鼋马上接口道:
“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
唐僧只得答应道:“我问,我问。”
但是唐僧到了西天灵山后,被二尊者要人事之事气得脑壳发昏,后来又取到无字真经,心里更是着急。
几经折腾之下,他哪里还想得起其它事,所以就忘了问佛祖。
这是一般的解释,书中也是这样写的。
唐僧即使想起来了,也是不会问佛祖的!
为何?很简单,佛家讲究一切顺缘,一切有缘。也就是说,老鼋能否得人身,根本不是时间问题,而是缘份问题,只要他的修行到了,马上就能脱壳变人形;如果修行未到,再等一千年也未必能成功。
但是,这又是不能说破的,更不能问。问了,就犯忌了,如来就会认为唐僧修行还没到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搞明白,还敢来问领导,说不定他成佛之事先泡汤了。
所以,当这老鼋突然问起这个问题,唐僧真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告诉它自己没问呢,还是提醒它根本就不该问?
唐僧这一犹豫,老乌龟就发火了:肯定不把我的事当一回事,还想我驮你们!没门!走你!
他将身一幌,唿喇的淬下水去,把唐僧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
这第八十一难,观音不仅是在考验唐僧,更是在度老乌龟。因为这次除了让四人洗了个冷水澡、外加把经书打湿外,根本没遇到什么凶恶妖怪。这叫什么难?
如果这也叫难的话,那么取经途中他们不知经历了几百难。
观音为何要考验老乌龟?主要是补偿金鱼占它洞府带来的伤害,同时也看它是否与佛真的有缘。
如果它得知唐僧忘了替它问,也能心平气和地把师徒驮过去,就证明它修行到位了,说不定一下就得了人身。
但是,他却做出了气急败坏之举,明显气量很小,这也是他为何修行一千多年,还不能得人身的真正原因。像他这样的胸怀,可能再等一千年,也未必能如愿。
回到老鼋身上。如果它知道了结果,仍心平气和地把唐僧驮过河,那么唐僧必然心中更愧,再次回到西天后,不仅会帮它问,还会利用与如来的亲密关系,帮它早日得人身。
愿望达到以后,老鼋再去感谢唐僧,感谢如来,那么这条关系线就理通了,以后再遇到什么事,就可直接与如来对话,天大的难事都能解决。(参考孙悟空的成熟路线图。)
但是它这一摔,不仅让观音看出它气量小不值得度,也让唐僧的愧疚化为乌有:咱们两不相欠了!甚至让如来、孙悟空等众恨它损坏了经书,它修行之路,恐怕到此为止了。
这一摔,它的损失不是一点点啊!
就像老乌龟一样,不是叫它对这件事就不管了,而是要通过唐僧之口,向观音、如来表明自己修行期间做了哪些善事。再表态如果得了人身,还将为佛教做多大贡献。等等。
可就因为这一摔,把大好机会白白摔掉了。
未名湖是个海洋文化
首先,唐僧师徒不亏欠通天河老龟。
乍一看,仿佛是通天河老龟驮了唐僧过河,于唐僧有恩,那么,自然唐僧就应该报恩,应该替老龟询问如来。
其实,万事自有因果。
老龟之所以会帮助唐僧,是因为唐僧师徒对于老龟有大恩。当时鲤鱼精被观音菩萨收走后,陈家庄百姓都商量打造一艘大船,送唐僧师徒过河。恰在这时,老龟主动出现,说不用打船,他愿意送唐僧过河。
孙悟空一听,很警惕,威胁老龟再靠近唐僧就打死他。于是老鬼自己说,此来是来报恩的。只因他世代居住在通天河,只因被鲤鱼精赶走,方才躲了起来。如今鲤鱼精被打死,老龟重新回到了府邸。
老龟道:“今蒙大圣至此搭救唐师父,请了观音菩萨扫净妖氛,收去怪物,将第宅还归于我。我如今团霡老小,再不须挨土帮泥,得居旧舍。此恩重若丘山,深如大海。”
有句话叫做“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孙悟空听了老龟之话,还不放心,于是让其发誓赌咒。结果老龟就发誓说:“我若真情不送唐僧过此通天河,将身化为血水!”
在如此情况下,孙悟空放笑着答应让老龟驮着师父过河。
其次,老龟提出询问如来,要求很过分。
过了通天河后,唐僧告诉老龟:“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
本来,老龟将唐僧师徒送过通天河后,他勉强算是报答了恩情,双方就此别过,唐僧师徒也会对老龟留下一个好印象。
不料,那老龟本性贪婪,在有了些许功劳之后,就然就狮子口大开,向唐僧提出要求: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
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唐僧只得答应说,我问,我问。
其实,一个人修行如何,能否得证大道,关键在自己。老龟修炼一千三百年,也不能脱去龟壳,无法完全化成人形,关键是自己功法不够高明,修行不够到位。
他让唐僧询问如来,其实是希望唐僧在如来面前提一提他的功劳。若是被如来知晓,保不齐如来一念之间,就点化老龟,让老龟位列仙班。
以上两点可以说明,老龟提出的要求是多余的,过分的。不过,唐僧既然答应了人家,本应该遵守承诺,那么,唐僧到了灵山,为何没有帮老龟询问?
首先,唐僧到达灵山后行程匆匆,前后不到一天,却发生了很多糟心事。
唐僧师徒到达灵山当天,先到了玉真观,拜了金顶大仙,又渡过了凌云渡,见了接引佛祖,又到大雄宝殿,拜了如来佛祖。
然后,如来佛祖就安排唐僧师徒去吃饭。吃完饭就领取经书,当天下午就走人。走了没多久,燃灯古佛派出弟子白雄尊者掀破行李,露出无字真经。孙悟空等人大怒,返回灵山,找如来吵闹。在送出了紫金钵盂后,人家才给了三分之一的真经。
经过此事,唐僧师徒都很不高兴。
原文也说得明白:原来那长老自到西天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步上灵山,专心拜佛及参诸佛菩萨圣僧等众,意念只在取经,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问得老鼋年寿。
应该说,唐僧师徒到达灵山之后,全部心思都在取经上,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前后行程又太满。如果能在灵山多住几天,有了空闲,或许唐僧就会想起老龟托付。
其次,唐僧坦率道歉,却遭遇了老龟报复。
唐僧师徒掉落在通天河畔,老龟主动献身,都快到岸了,老龟忽然问:“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
我们对比老龟所问,前后并不一致。此前是问何时能脱去龟壳,变成人身。如今却是问还有多少年寿。老龟只是付出了些许,却渴望得到许多。
唐僧很有些羞愧,沉吟不语。那老龟竟然大怒,就将唐僧甩下背去。原文道:咦!还喜得唐僧脱了胎,成了道,若似前番,已经沉底。
也就是说,老龟一念之间,曾经的恩,竟然变成如今的怨。他那些许功德,眨眼间变成了唐僧一难。
其实,老龟得知真相后,善待唐僧,等唐僧返回灵山,得证佛果。便是靠着唐僧自己,也可以轻易点化老龟,助老龟成仙。
这老龟功利心太重,目光短浅,看似一时痛快,实则坑人坑己!
叶之秋
看了一些回答,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
鲁迅先生在评价《西游记》时曾说:“然作者虽儒生,此书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尤未学佛,故末回至有荒唐无稽之经目,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原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
是的,《西游记》是一部母题繁多的神魔小说,唐僧师徒降妖除魔一根线串起了庞杂的枝叶,可是悬在头上的是什么呢?——是命运。
阅读古典文学,即人文主义产生之前的文学,总有相似的感受——在人定胜天的表象之下,是永远逃脱不了的宿命。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典内核作品中总有看似非常明显的漏洞,譬如说,《星球大战》系列中的敌方大Boss最终都被证明是弱鸡,立足现代性去观察古典文学,命运支配之下的悬殊力量,从某种程度上往往显示出一种滑稽的讽刺。
所以,唐僧当然会忘记帮老龟问寿命。
这是唐僧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忘记的问题,他如此宅心仁厚,千不该万不该,怎么会不问呢?可这就是以孙悟空这一古典主义超级英雄领衔的《西游记》中必然会出现的情节,从小说角度看,它如此异军突起,终于来到了终点却阴沟里翻船,原来是观音掐指一算,九九八十一难还差一难。
斗胆妄议一句,唐僧不问寿命,与诸葛亮派关云长镇守华容道,是一样的,是“儒生游戏”,只有这样设置,故事才会好看,
偏偏是不经意的一个小插曲,扭转了整个乾坤——这才是小说的妙处。挖啥呢
电视剧中播的情节是这样的:当年在通天河,老龟之所以驮着唐僧师徒过河,是因为老龟想求唐僧师徒帮他办点事,办点什么事呢?就是想让唐僧见到如来佛祖的时候问问佛祖老龟什么时候才能修炼成仙,脱掉这龟壳,得到人身。因为老龟毕竟在这通天河也修炼了一千多年了。唐僧表面上答应,但心里却并不是这么想的,要知道电视剧版西游记并没有把原著中的人物内心形象详细的刻画出来。佛家讲究功到自然成,并不是在这靠时间。如果老龟真正的内心体会到了佛家的真谛,佛祖自然许他真身。再说唐僧,唐僧自然明白这佛家的真理,如果他跟佛祖问,老龟什么时候能修炼成仙。那就表示小唐还没真正了解佛家的真谛,那如来也必然不会把真经给他。
再说取经返回途中,如来佛祖问观音,我怎么觉得唐僧师徒四人还差一难。观音一算,还真就是只经历了八十难,好嘞,我再给他安排一难。
就这样,到了通天河这里,再次遇到了当年的老龟。老龟一问唐僧,知道了他并没有帮他问何时修炼成功。老龟就急了,于是把唐僧师徒四人甩到了水里。其实给唐僧师徒安排的这一难,也正是想考验老龟,如果老龟知道唐僧没帮他问,而依然驮唐僧师徒过河,继续修炼等待时机,那佛祖肯定就会许他真身了,可他却恰恰走了相反的方向。
历史小解码
《西游记》好像是唯一的一部从小看到大的电视剧,有的情节甚至看过不下两三遍。《西游记》也好像是从小孩到老人都愿意看的电视剧,尤其是83版杨洁导演的那一部,堪称经典之作,六小龄童、徐少华等也是因此剧而家喻户晓。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电视剧中其中有一集有个妖怪叫灵感大王,是个金鱼精,它本是观音那池塘里的一条金鱼,不知怎地幻化成了人性,并且侵占了通天河老乌龟的巢穴,更可恶的是还要吃童男童女,后来悟空赶去找观音求救,观音用竹篮子将金鱼收服后,是通天河老乌龟拖着唐僧师徒过了800里宽的通天河,但是唐僧客套的说了些道谢的话,可这老乌龟当真了,非让唐僧去佛祖那里问问它什么时候可以换成人形。
后来唐僧师徒取完真经,但佛家九九归真,八十一难居然还差一难,我不知道取经途中怎么算作一难,我真的怀疑是观音在搞事,人家佛祖只是象征性的问一问,你就说已经九九八十一难了又怎么了,非让人家本来好好的在天上飞又掉下去,这就好比我给你一颗糖,但是我再打你一顿,好了扯远了,进入正题,那么多地方,偏偏又落到了通天河这里。
当老乌龟问唐僧它当年所托之事时,唐僧竟无言以对,佛家讲究不打诳语,所以唐僧没吱声,因为他压根就没问,所以老乌龟一发怒就把他们全都扔进通天河里了。
小时候我看到这一块的时候就觉得这乌龟好小心眼啊,你请人家帮你一个忙,结果人家没办成你就生气了,唐僧没有义务去帮你的忙啊,你说让他问佛祖,他就问了,那一路上有多少问题需要问佛祖呢?难不成需要唐僧一桩桩一件件记清楚,等到了西天如来大殿上,掏出小本,开始一个一个问,换成你是唐僧,你会干吗?
就如同我的本职工作时西天取经,虽然你在通天河帮我过了河,我也对你表示了感谢,你请我帮我,我从情理上应该帮你问你的寿命,但这是一个可帮也可不帮的忙,我不帮你照样能说得过去。
还有一个,佛家思想还讲究凡事天注定,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唐僧又不傻,他深深知道他即使想起来这事,问如来了,你觉得如来会答复他妈?不可能,所以唐僧还是很聪明的,所以他没问。
另外,佛家思想还讲究前世轮回、因果报应。那个老乌龟就这么点气量还想修行成人?佛祖压根不会收他,因为他心不够善,不够向佛,也没有放弃自我,没有做到一切为了众生考虑。老乌龟为了一己私利就将唐僧师徒仍下河,也充分说明了此龟没有佛缘,还需继续修炼,方能成果。
“诶,老吴啊!你这经取了,老乌龟的寿命还没问呢!”
“啊?哪个老乌龟啊?”
“真的!就是那个驼唐僧四人的老乌龟啊!”
“哦哦,想起来了!看我找点东西补回来”
于是...
就有了第八十一难...
哈哈!开个玩笑!
吴承恩怎么可能会忘记剧情呢!
不过我等凡夫俗子的确很难揣测吴承恩大作家的用意。
后来听朋友说过一段,倒也觉得挺有道理,分享给大家!
唐僧就算记得,也不会问佛祖!
佛家讲究一个缘字,任何事情都与缘有关。
如果有缘,老乌龟早已修成人形;
如果无缘,哪怕再等千年也于事无补。
唐僧既然心里知道,为什么不说呢?我们来演一段:
“师傅啊!我修行了1300多年,虽然会说人话,但不能化为人形,能不能替我向佛祖问问,我啥时候能化成人形啊?”老龟问。
“老龟啊!我跟你说实话你别生气啊哈!佛家讲究一个缘字,缘分没到你再修1000年都没用的!”唐僧说。
“明白了”老龟答。
“那我还驼NMLGB”
翻身~走你!
唐僧不能直说,为什么不问佛祖呢?我们接着演一段:
“我佛慈悲,冒昧问一句‘老龟何时能修成人形’?”唐僧问。
“唐小僧啊,你还没有参透佛法啊!再去经历一次81难再来吧!”佛祖答。
一挥手
将师徒四人送回了唐朝...
既不能说,又不能问,只能说“哎呀,我给忘记了!”
老龟当时就不乐意了!
身体一沉,将师徒四人沉入水中,假经书也因此曝光。
这一难比起其他妖魔鬼怪,根本不算“一难”。
但这一难却十分有意义。
它考验了老乌龟:
老乌龟修行千年,气度却如此之小,不适合化为人形。
它考验了手下员工:
员工以权谋私,弄虚作假,以公报私,必须给予惩罚。
它考研了唐僧:
唐僧到最后也没有说破天机,明白什么是佛法,是真正的有缘人!
缘,是一种福分,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个人认为,是如来没有给唐僧机会问。
在唐僧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到达西天大雷音寺,面见如来后,如来先介绍经文三藏,紧接着就让摩珂伽叶,阿傩陀引唐僧四人去往珍楼,先将斋食款待,再传经文。
等唐僧第二次拿到经文时,菩萨算到唐僧四人只经历了整整八十难,如来说:佛门中九九归真,还少一难,于是菩萨做法,让唐僧从云上跌落下去,唐僧问悟空:我等既已成佛,为何从云端跌落,悟空说:师傅,你不知道,凡事自有定数。
我个人认为,当时,唐僧他们在通天河本是有一难,但因为老乌龟驼了唐僧师徒过河,于是避了这一难。这个时候悟空的这一句话,想必已经猜到他们还有此一难。不然为何从云端跌落,刚好跌落在通天河呢?
当老乌龟出现,又再次驼了唐僧师徒,问唐僧当时答应问的事,如来怎么说,结果唐僧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而八戒来了句:师傅,咱们给忘了,忘了问吧。结果老乌龟不高兴了,把唐僧师徒甩落到了水里,然后如来说:八十一难已满。
在回到题上,假如唐僧当时问了如来,当年老乌龟所托之事,那唐僧等于还是少了一难,不能算九九归真。通天河的那一难唐僧躲过去了,但该躲的始终躲不了。
所以,如来肯定是早算到唐僧师徒还差这一难,所以当唐僧面见如来时,如来没有给唐僧说话的机会。
摩珂伽叶,阿傩陀引唐僧四人去往珍楼,斋食款待后,直接传了经文,就把人送走了。而唐僧也没有机会问。这就有了最后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