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晉升師長的團長被調任營長,用戰績變成大校營長

在抗美援朝時期,由於解放軍空軍力量貧弱,所以志願軍較為重視防空部隊建設,力圖減小優勢敵空中力量的破壞力,甚至在1955年建立了防空軍這一軍種。在戰爭期間,防空部隊和新生的空軍部隊總體處於劣勢,但是也打出了不少出色的戰鬥。1952年4月,嶽振華隨部隊入朝作戰,當時其是某炮兵團副參謀長。作戰期間擊落過多架敵機,並擊傷過美製B-29重型轟炸機。(一說後來墜毀但是存疑)

即將晉升師長的團長被調任營長,用戰績變成大校營長

空軍發佈的嶽振華正裝照

由於在抗美援朝戰鬥中表現出色,而且接受過中學教育的嶽振華在當時的防空部隊中級指戰員中屬於學歷較高的,所以其進入瀋陽防空學校指揮系學習。如果按照正常晉升道路,其畢業後正式作為防空團團長,並且成為競爭師副參謀長,成為師職幹部的熱門人選。

即將晉升師長的團長被調任營長,用戰績變成大校營長

影視作品中的嶽振華

二戰期間出現的噴氣動力技術一方面推動了噴氣機的發展,另一方面導彈技術也有所突破,而且隨著噴氣機技術的提高,傳統的大中口徑高炮防空能力驟降。為此,各國開始研製自己的防空導彈。早期的防空導彈尺寸大性能差,多用於對大型飛機或者機群的攔截(比如核空空導彈炸美軍轟炸機群的設想),而且陣地較為固定,採用液體燃料搭載、維護也很困難。

即將晉升師長的團長被調任營長,用戰績變成大校營長

以黃銅騎士為例,早期防空導彈近乎將一架飛機射向天空

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退守臺灣的國民黨部隊樂得給美軍賣命蒐集大陸情報,美軍也將不少在當時較為先進的有人/無人偵察機部署在臺灣以監控大陸。其中就有類似U2高空偵察機、RB-57高空偵察機、、D21高空高速偵察機等。在當時最強戰機不過是發展自米格19的殲-6的解放軍空軍無力將其擊落的情況下,一時間不少偵察機如入無人之境,甚至能開到羅布泊去偷拍核試驗場。

即將晉升師長的團長被調任營長,用戰績變成大校營長

時至今日U2依然是一款不錯的高空戰略偵察機

由於戰機性能不足,而且短時間內難以達到滿足攔截U2的需求,當時解放軍組建了一批防空導彈部隊,裝備蘇制薩姆-2導彈,後來發展成紅旗2導彈。這款導彈射程遠威力大,但是因為是液體導彈,保養和機動能力都一般。而且其操作手中國防空部隊的軍人們普遍學歷不高知識水平不足,對於如何發揮這款武器的性能也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即將晉升師長的團長被調任營長,用戰績變成大校營長

RB-57偵察機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嶽振華等人以團級任職營長,作為543部隊的四個營長,成為中國最早的防空導彈部隊指揮員。由於空軍指望不上,中國又那麼大,50年代初駐臺情報網又遭到破壞(北京西山烈士陵園就是紀念他們)偵測國民黨的偵察機出現的動態就成為這支部隊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只有預估了敵軍偵察機可能的路線,才好去“打游擊”。畢竟四個防空導彈營能夠覆蓋的空域太小。

即將晉升師長的團長被調任營長,用戰績變成大校營長

毛主席接見嶽振華

經過長時間的追蹤和數次失敗,終於在1959年10月7日,擊落了一架RB-57B偵察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實戰中有導彈武器擊落飛機。隨後在1962-1964年間,嶽振華帶領2營連續基洛3架U2高空偵察機。當時毛主席高興的表示每打下來一架敵人的飛機就給嶽振華升一級軍銜。於是到1962年,嶽振華已經是大校軍銜,但是依然帶領二營,此時他只有28歲。

即將晉升師長的團長被調任營長,用戰績變成大校營長

公開展示被擊落的敵機

1964年7月23日,毛主席和周總理、朱總司令老一輩革命家一起,接見了二營全體官兵,這是毛主席建國後惟一接見過的一支整建制部隊。此時的嶽振華以大校軍銜亮相。據稱有六位元帥接見過這個防空能手。1965年取消軍銜制,嶽振華後來調至機關工作。在“導彈游擊戰”中風餐露宿導致身體狀態一般,後患腦血栓,早早離休,沒能等到軍銜制恢復後掛上將星。2013年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