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法院深入領會貫徹「江淮風暴」在助推全國執行攻堅中的戰略意義

蕭縣法院深入領會貫徹“江淮風暴”在助推全國執行攻堅中的戰略意義

2018年是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之年、決戰之年。按照最高法院關於“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的工作部署,安徽法院積極響應,江淮大地在總攻的號角聲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戰績,對助推全國執行攻堅工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江淮風暴”行動也大力的促進了當地誠信的法制建設進程。

蕭縣人民法院作為“江淮風暴”執行攻堅戰的分子單位,在此項工作開展中,將士同心、同頻共振,為全國基本解決執行難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截至6月底,蕭縣法院已執結1088件,執行到位標的額23643.9萬元。該院充分利用執行攻堅行動,強力化解了一批社會矛盾,推動了當地社會誠信建設和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一是“一把手”工程進一步得到落實,院長親自抓成常態化,及時關注執行質效的各項指標情況,及時調整執行措施和方案。對重大執行案件“一把手”靠前指揮、掛帥親為,黨組書記、院長杜法超一人辦結執行案件16件,執行到位標的額達143510元。在涉執信訪案件中,院長親自督辦,信訪督辦結案率達到100%。二是強化“江淮風暴”影響力,積極宣傳執行攻堅戰果,在全社會形成打擊“老賴”的強大輿論環境。蕭縣法院堅持將執行實踐與法治宣傳教育相結合,整合宣傳力量,及時發出主流聲音。三是重視涉民生和小額執行案件,加強和解結案。蕭縣法院重視每一起執行案件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認真評估每一起案件的社會延伸是該院的重點工作之一,杜絕案小而不為,不讓小案件成為大事件。自“江淮風暴”開展以來,執行涉民工工資案件74件,執行到位金額277.14萬元。同時,針對小額涉民生案件,在執行不能的情況下積極申請司法救助資金,目前對涉及贍養、人身損害賠償等案件司法救助72件,救助金額62.7萬元。加大對執行案件的和解力度,著力化解矛盾糾紛,在“江淮風暴”行動中,“六尺巷”的故事在蕭縣重現,被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作為典型執行案例予以報道。四是不斷完善執行工作機制,強化執行風險告知和保全申請,積極引導債權人申請訴前保全、訴訟保全等措施,以保全促調解、促和解、促執行,從源頭上減少進入執行程序案件的數量。

蕭縣法院在執行攻堅中,全體幹警深入領會貫徹“江淮風暴”在助推全國執行攻堅中的重要戰略意義。不斷挖掘特色執行,以實戰、實用、效率為標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公正司法為主線,以執行工作促進作風建設、效率建設,使法院整體工作在“江淮風暴”中得到檢驗和鍛鍊並取得長足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