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装配式建筑呈“井喷”之势

轻钢装配式建筑呈“井喷”之势

所谓轻钢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预制化生产、标准化建造,现场房屋建造方式采用组装的方式进行,尽可能在工厂进行加工和现场组装而成的工业化建筑。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曾表示,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地实现建造质量、施工工期、人工用量和成本方面的控制。施工技术手段的改变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建造方式下的人工作业误差、保障建筑质量,减少现场施工产生的能耗和污染,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政策红利是近几年轻钢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加快推进的一个主要原因。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指出:2018年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尽管我国装配式房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相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装配式房屋房屋仍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房企参与度不高、可行性技术较少、缺乏行业统一标准等问题困扰着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仍显缓慢。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我国建筑业2016年产值为19万亿元,其中约10万亿元产值的房屋建筑基本都可以用装配式的方式替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

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目前略高,但该建筑最大的是“环保”。房屋的居住性能、建筑节能、防腐防水等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这种“搭积式”建造房子的方式,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主流的房屋建筑方式,是住宅产业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