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彝乡|大姚七街看龙灯——火龙出村 乐声高昂 村里村外欢聚

龙文化起源于龙灯戏,它是中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是独特的民间文化。多年来,大姚七街村村寨寨逢年过节时都要舞龙耍龙,给节日平添了浓浓的民俗味。时至今日,旧时的龙灯却是很少见了,人们常见白天耍龙,而少见晚上耍的龙灯。

大美彝乡|大姚七街看龙灯——火龙出村 乐声高昂 村里村外欢聚

大姚七街村有晚上耍龙的习俗,它被称之为火龙。

大美彝乡|大姚七街看龙灯——火龙出村 乐声高昂 村里村外欢聚

说起火龙,就不得不提龙灯乐器。七街的龙灯乐器仍然保持着古老乐器的特点,声乐为宫清民乐,曲牌有接接风、双飞燕等曲谱。声音高昂,激越优美,乐器跟舞龙步姿协调一致,讲究板式板眼,舞龙者伴之乐器,便有一副硬汉子的气魄。

大美彝乡|大姚七街看龙灯——火龙出村 乐声高昂 村里村外欢聚

每每出灯前,灯师傅点烛燃香念一番咒语:“苍天在上,大地如火,龙王赐雨,五谷丰登”,很有一套规矩,这乃是旧时语,在老一辈心中,还记忆犹新。舞龙不单纯重耍技,而要重于灯,百姓称灯火为旺火,人丁兴旺,日子过得红火,灯与龙结合才成为龙灯。当节日到来,扎龙工匠在龙首至龙尾每节安好灯火,置放油捻。油捻制法很考究,它采用草纸裹捻成一条棱形。成形的油捻条放在香油里炸20分钟,放少许牛黄粉和石蜡,目的是助燃及耐点。晚上,龙一出村,灯火高照,乐声高昂,村里村外围聚一团,观看龙灯,一派欢天喜地的景象。

大美彝乡|大姚七街看龙灯——火龙出村 乐声高昂 村里村外欢聚

随后龙灯进了庭院,此时鞭炮齐鸣,烟花飞溅。耍龙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好手。以敏捷的身手,在一片鞭炮和烟花中展开一场壮观的表演。

大美彝乡|大姚七街看龙灯——火龙出村 乐声高昂 村里村外欢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