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砚”遇

古人云:

“文人之有砚,

犹美人之有镜也”。

一块石头,

有了文人参与,

便大不同了。

砚,也称“砚台”,文房四宝之一。中国传统文房用具,始于汉代。砚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这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

千年的“砚”遇

昊拍

一方砚,

讲述的是一个工艺美学的故事。

中国砚台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演变,其制作工艺愈发成熟精致。特别是一些优质石料的发现,加上制砚匠人的娴熟的制作手艺,让砚台成了珍玩藏品。

至此,有了广东肇庆端砚、安徽歙县歙砚、甘肃卓尼洮河砚、山西绛县澄泥砚的“四大名砚”。

1、端砚:端砚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世称端砚为“群砚之首”,不但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之特点,更具有“秀面多姿,呵气研墨,发墨不损笔毫”的长处。

千年的“砚”遇

昊拍

2、洮(táo)砚: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于定西市岷州一带。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

千年的“砚”遇

昊拍

3、歙(shè)砚: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千年的“砚”遇

昊拍

4、澄(dèng)泥砚:绛州澄泥砚始创于唐代,历史悠久,当时曾被列为“贡砚”。它不是石块砚,是用沙泥烧炼制成的砚,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澄泥砚由于原料来源不同、烧制时间不同,具有鳝鱼黄、蟹壳青、绿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颜色。

千年的“砚”遇

昊拍

“四大名砚”之外,亦有种类繁多的名砚供书者珍藏使用。

砚无定形,就古来名砚而言,大致有四直式砚,圆砚(人面砚),风字砚,棱形砚,圭形砚,钟形砚,葫芦形砚。荷叶砚,龟形砚,竹节砚,井田砚,杂式砚,琴样砚,芴砚,鼎砚,汉壶砚,瓜砚,蟠桃砚,双鱼砚,琵琶砚,石鼓形砚,腰鼓砚及自然式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