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三跨考生的央財之路

學弟學妹好,我是王誠老師的學生,在剛剛結束的17年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被中央財經大學擬錄取,非常榮幸能夠通過王老師向學弟學妹們分享三跨考研路上的得失,接下來我將分享一下個人關於院校、專業與複試準備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院校與專業選擇

二戰三跨考生的央財之路

院校與專業選擇的方法很多,一種比較流行的方法是:一本院校學生考211,211考985,985考清北復交。類似的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假設本科院校的層次能代表考研成績的高低,但是這些方法過於強調共性,實際上,同班同學考取的院校水平也有不小的差別,每年考研逆襲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在選擇院校專業時必須審視自己的水平以及學習狀態,不宜隨波逐流。

此外,在比較目標院校難度時,許多考生以初試分數線作為衡量標準,但是過複試線不等於擬錄取,複試也非常重要,因此必須對複試也進行充分了解。比如,從直觀上來看,複試線相近時,複試比例1:1.2的院校明顯比1:4的院校更容易被錄取。

再比如,有的院校重視本科出身,歷年擬錄取的名單中基本都是清北復交。今年一個朋友跨考某985高校金融,初試高分,複試被刷,其中面試成績慘不忍睹,而本校考生初試飄過,複試高分,最終擬錄取;還有某位關係密切的朋友因為提前聯繫了導師,複試全程綠燈,輕鬆飄過。過複試線不等於被錄取,複試被刷更加遺憾難過,因此必須充分了解目標院校的複試情況,制定對策,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與專業。

複試準備

二戰三跨考生的央財之路

誰都知道複試準備應該趁早,但是知易行難,怕“白複習”以及春節確實事情多,因此許多人仍然會等到初試成績後開始準備複試,而這對於跨考考生而言是足以致命的。強烈建議跨考考生1月初開始準備複試。講一個自己的教訓,今年我也是從初始出成績後開始正式複習的,越到複習後期越後悔,到了3月份開始失眠,睡前感覺自己看不完書了可能要考不上了,那種觸手可及卻又沒能抓住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 寧可白準備,也別像我一樣事後後悔,一個人有智慧的體現在於前瞻性。

世上事有難易乎

二戰三跨考生的央財之路

考研難嗎?某某學校某專業難嗎?報考的人數1000+報錄比10:1我能行嗎?這種問題經常聽到學弟學妹問,古人答曰,“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我的兩年備考經歷就是它的寫照,考研第一年,放不下游戲,吃不了苦,初試成績326;第二年,早晨7點半起,晚上11點回公寓,初試成績397。如果你問我複試線371高嗎?第一年我會說,好高啊;今年我會說,還行。

當然,“為”也是有方法的,通過時間管理、健康管理、情緒管理(王老師往期推送中有提及),我們可以事半功倍的完成任務。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背誦,每週三次的運動,有節奏感複習計劃等方法學弟學妹不妨一試。

最後,祝願學弟學妹明年的現在春風得意馬蹄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