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古印度有许多有才华的数学家。他们在解数学题时,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叫反演法,就是从已知条件逐步往回推。

古印度数学家大阿利耶波多在6世纪曾给出类似下述的问题:“带着微笑眼睛的美丽少女,请你告诉我,按照你理想的正确反演法,什么数乘以3,加上这个乘积的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然后除以7,减去此商的,减去52,加上8,除以10,得2。”

根据反演法,我们从2这个数开始往回推,凡是加,你就减;凡是乘,你就除。于是有:

得2,

除以10,

加上8,

减去52

2

2×10

2×10-8

2×10-8+52

减去此商的,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除以7,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加上这个乘积的,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乘以3,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最初的数是: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如果按原题条件验算一下,得: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128合乎题目条件。

我们对于古印度数学的知识多半来源于婆什迦罗所著的《丽罗娃提》一书。关于这本书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算命的人预言,如果婆什迦罗唯一的女儿不在某一个吉利日子的某一时辰结婚,不幸的命运就会降临。到了那天,正当新娘子等待者“时刻杯”(一种计时的工具)中的水平面下沉时,一颗珍珠不知什么原因从她的头饰上掉了下来,滚到杯孔上,于是水不再流出了,因而幸福的时刻未被注意地过去了。女儿为此而不愉快,为了安慰女儿,婆什迦罗以她的名字命名这本书。

古印度的许多数学题是很有趣的。比如:

“一条长80安古拉(古印度长度单位)的强有力的、不可征服的、极好的黑蛇,以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天爬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安古拉的速度爬进一个洞,而蛇尾每天长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安古拉。数学家们,请告诉我:这条大蛇何时全部进洞?”

黑蛇不断往洞里爬,蛇尾也不停地向后长,要求出黑蛇身体全部爬进洞的时间。可先分别求出黑蛇向洞里爬行的速度和蛇尾生长的速度。

黑蛇爬行速度: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蛇尾生长速度: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两者的速度差:21-11=10。

全部进洞时间:80÷10=8(天)。

写出综合式子: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天)。

古印度数学题中分数问题占很大成分。比如:“在一堆芒果中,国王取,王后取余下的,三个王子分别取逐次余下、和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年幼的小孩取剩下的3个芒果。您对解各种各样的分数问题是很聪明的,告诉我芒果的总数吧!”

假设芒果总数为1,那么国王取;王后取余下的,即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三个王子分别取次余下的、和,即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计算结果告诉我们国王、王后和三个王子都取得了总数的,合在一起为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这样小孩得到的也是总数。因此,芒果总数为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个)。

古印度有一部称作《巴卡舍里原稿》的数学书,无名氏所写,1881年出土于西印度的巴卡舍里。它是由70页贝叶组成的。对于它的成书年代有许多猜测,估计在3-12世纪。原稿有这样一道题:

“一个商人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为某批货物交税,在第一个地方,交该货物的;;在第二个地方,付余下的;在第三个地方,付再余下的。总计交税24。问原来货物的总数是多少?”

可设原来货物的总数为1,则在第一个地方,交,

在第二个地方,交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在第三个地方,交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总计交税,交。

总计交税,交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因此,货物总数是: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 节选自《数学大世界》,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第四辑,作者李毓佩,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好玩的数学

好玩的数学以数学学习为主题,以传播数学文化为己任,以激发学习者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目标,分享有用的数学知识、有趣的数学故事、传奇的数学人物等,为你展现一个有趣、好玩、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形形色色的数学题:古印度数学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