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個帶「陰」字的地名,雖然很正常,但是心裡總覺得怪怪的!


我國有很多城市喜歡用“陽”字來命名,比如朝陽市、瀏陽市、綿陽市、瀋陽市、岳陽市、南陽市等等,數不勝數。那麼“陽”的對立面——“陰”呢?全國帶“陰”字的地名,屈指可數,就那麼幾個而已。

1、淮陰區,隸屬於江蘇省淮安市,位於江蘇省北部平原的腹地,因古代縣域在淮河南岸而得名。

2、江陰市,由江蘇省無錫市代管,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88.3億元。江陰原名為“暨陽”,梁朝末年,梁敬帝蕭方智將“暨陽縣”改為“江陰郡”。古人把水之南稱為“陰”,水之北稱為“陽”。因這裡在長江之南,故稱之為“江陰”。

3、華陰市,由陝西省渭南市代管,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96億元,因治縣在華山北麓而得名。

4、漢陰縣,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位於陝南秦巴山區。漢陰縣名,始於唐至德二年,時治所設漢江南岸,山南為陽,水南為陰,故名。

5、山陰縣,隸屬於山西省朔州市,是產煤大縣,有“煤鄉”之稱。金大定七年始名“山陰”,意地處復宿山之北。

6、蒙陰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位於泰沂山脈腹地,西漢初建縣,因在蒙山之陰而得名。

7、平陰縣,隸屬於山東省濟南市,因地處古東原之陰,東原砥平,故名“平陰”,此係以“平陰”命名之始。

8、湯陰縣,隸屬於河南省安陽市,是被聯合國命名的千年古縣。漢高祖二年置蕩陰縣,治今縣城。因位於蕩水之陰得名。蕩原為古國名,因蕩水流經古蕩國得名。東魏天平二年稱魏德縣。唐貞觀元年以水微溫,改“蕩水”為“湯水”,並蕩原為湯陰縣。

9、湘陰縣,隸屬於湖南省岳陽市,地處長沙、岳陽、益陽三市五縣中心,因該縣位於湘水之陰,故名“湘陰” 。

10、江陰鎮,隸屬於福建省福清市,是福建省重要的港口之一。江陰港區水深港闊,不凍不淤,天然避風,20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可在此通航、靠泊和調頭,全年全日進出港不受航道和潮水的限制,是迄今為止“全國少有、福建最佳”的深水良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