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年……

还记得那年……

初衷

放弃有很多种理由,也许是一场雨就会阻挡出门健身的步伐,也许一个微博段子就可以打乱你每日学习200单词的计划,做任何事情,难在坚持,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一天下课,学生们围着先生聆听指点。

先生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学生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先生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学生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还记得那年……

先生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大家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学生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先生目光闪烁着,大家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先生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学生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还记得那年……

先生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大家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先生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学生问:“师傅,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先生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

即使它的条件再怎么变,可最终还是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

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

还记得那年……

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你是否会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当拿到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时,你会想要另一种东西

就像走路的羡慕骑车的,骑车的羡慕开汽车的,开汽车的羡慕开跑车的,开跑车的羡慕开飞机的,等老了,我们都会羡慕小区遛狗,儿女孝顺的别人。

我希望时间空闲的你们,也会想一想自己最初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