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民国奇女子,居然是中国最大酒店集团的创始人

这个民国奇女子,居然是中国最大酒店集团的创始人

董竹君在锦江川菜馆门前

新店开张,幸得贵人助

——侬,特吾顾来!

(喂,你过来!)

饭店里里外外全是人。有个人站在过道上,对着店里的伙计大吼了一声。

——侬今朝生意噶好,吃客搿能多,大老板为甚伐出面?

(今天生意这么好,顾客这么多,店老板为什么还不来管?)

伙计一哆嗦。他认识这个人,是这家饭店的常客。这个人今天一早就来了,已经等了好一段时间,却还没坐上座位,终于忍不住发火了。

——侬帮伊刚一声,来三伐?伊需要别个地方,吾好特房东刚额。

(你替我告诉她,如果需要房子,房东那边我一句话。)

伙计赶紧把这话告诉了在楼上招呼客人的董竹君。

董竹君倒也不着急,仔细想了想:在上海这样复杂又恶劣的社会里,锦江不过算是小商小贩,不和这个人打交道是不行的。自己无任何靠山,又是个女子,想创业难,立足更难。要想长期维持下去,怎么能拒绝这个人的好意呢?

因为这个坐不上座位的,不是别人,正是闻名上海滩的“三大亨”之一,大名鼎鼎的杜月笙。

杜月笙是锦江小餐的常客,几乎没有一天不来。但他每次到锦江,也不能例外,得在拥挤的队伍里等上很多时候才能就座。

这个民国奇女子,居然是中国最大酒店集团的创始人

上海滩“三大亨”之一 杜月笙

这是1935年3月份寻常的一天,这间小小的餐馆又是客满。

自从开业那天起,锦江的门口就拥挤得水泄不通,店门两旁、马路上都挤满了顾客。店内过道、厕所旁边,到处都添了座位,客人从头顶上互相传递着菜肴和账单。

即便是杜月笙这样有身份的人,即便是上海军政界有头有脸的人物来这里吃饭,也得等上很久。

来吃过饭的人都知道,这家川菜馆的老板是个女子。

这个女子名叫董竹君。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在上海滩这个江湖上,是她创办了锦江饭店的前身。

在江湖之外,她是个极美丽的女人,智慧是她的铠甲,才华是她的武器。

青年董竹君

人们对董竹君说——老板娘,侬眼门前额钞票辣特水一样冲脱呀,可惜唻!

(店老板,你眼前的钞票像水一样流掉了,多可惜!)

董竹君也明白,饭店需要扩大店面了。在杜月笙的帮助下,她迅速地将“锦江小餐”改建成了“锦江川菜馆”。杜月笙还向法工部打了招呼,让董竹君顺利拿到了临时特许营业执照。

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人们认为她“神通广大”。在创业之初,就有杜月笙这样的名人施以援手,从此“董竹君”的名气响彻上海滩。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她一开业便是满堂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清贫的弱女子,终于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立稳了脚跟。

董竹君在锦江茶室门前

清倌人变身店老板

在老上海的心目中,“老锦江”的招牌称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马路上随便找个本地人,问问他——爷叔,晓得锦江伐?(爷爷,知道锦江吗?)

——锦江?晓得,晓得,伊是茂名南路浪向额伊间老饭店!客宁老多额!

(锦江?我知道,就是茂名南路上的那家老饭店,顾客很多的!)

“锦江”二字,自诞生之日起,便与董竹君的传奇人生联系在了一起。

1900年,阴历庚子年正月初五,董竹君出生于上海洋泾浜边上的一个贫苦家庭里。

幼年时的董竹君

董竹君的父亲董同庆是个黄包车夫,母亲李氏则在大户人家做佣人,全家人省吃俭用,却仍不得温饱。小时候,父母叫她“阿媛”,人们称她“小西施”。六岁那年,聪明的小竹君被父母送入私塾里念书。

在私塾里,先生很喜欢董竹君,因为她背书背得最好,天性又机警,因此从未挨打过手心。但因为家境贫寒,吃不饱饭,小竹君心里总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会这样穷苦呢?”谁也不曾想到,许多年之后,小竹君居然成了上海滩最有名的一位女老板。

12岁那年,董竹君的家庭境况愈加贫困。为了维持生计,她被迫进入名为“清和坊”的堂子(当时的妓院)里卖唱谋生,做三年的“小先生”、“清倌人”。

在堂子里,慢慢长大的董竹君,开始留意起客人们谈论的国家大事。她听客人说,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列强要瓜分中国,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许多底层人民在受苦受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竹君愈发觉得,人是应该讲自由平等的。她暗地里告诉自己:“如果我会被富人,不管被什么人欺负,我是受不了的,我要起来反抗。……不!我绝不能继续做一片任人践踏的落叶了!”

机缘巧合之下,董竹君结识了一个叫夏之时的革命党人,时任四川副都督。看到夏之时经常穿洋装,很是英俊大方,董竹君心生爱慕,一股脑把家境和押进堂子的经过都讲给他听了。

夏之时听后,非常同情董竹君的遭遇,表示愿意和她结婚,带她离开这个不太清白的地方。于是董竹君装病不做生意,借机从堂子中逃跑,与夏之时结婚。那是1914年(民国三年)春末,她15岁,他27岁。

董竹君和夏之时的结婚照

此后,董竹君跟随丈夫,辗转于日本读书。1917年秋,她跟随夏之时返回在重庆西南面的合江老家。第二年全家迁至成都。

1919年上半年,夏之时被正式解除了军职,在成都家中赋闲。在其后的几年中,夏之时的脾气越来越凶,夫妻二人的感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并且日益加深。

渐渐地,董竹君开始体会到,“生活在这种以男子为中心的的社会里,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女人总是没有真正地位的”。1923年至1924年间,她一手开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1926年,创办飞鹰黄包车公司。

由于对少年时候贫困生活的印象太深,董竹君十分同情劳苦百姓。她曾经试图说服丈夫,与她一起奋斗:“我若能办成这两件事,为妇女、穷苦人做点事外,……显示一下妇女同样有赚钱的本事,和男子一样可以独立创办企业”。但是夏之时仍然抽他的鸦片烟,打他的牌。

1929年春,正是蜀中时局最为动荡之际。董竹君感觉到黄包车公司和袜厂都有倒闭的风险,于是整顿家政和财务,将公司和工厂都关闭,把所有的资金暂时购置了田地。随后,她独自带着双亲和几个女儿由成都启程,奔赴丈夫在上海的居所。

多年后,再次回到上海,眼前的景象早已物是人非。房子太小,一家人挤住在当时的法租界西门路,董竹君不仅要照顾一家老小,还要忍受丈夫时不时大发雷霆。

日子一久,董竹君多年来积压在心中的怨愤再也不能容忍了。她决意提出离婚,自己干一番大事业。

“我越忍让,他却认为我懦弱可欺,越是得寸进尺。”在那个离婚算是社会新闻的年代,董竹君毅然决然,向日益暴戾、嚣张的夏之时提出离婚。

董竹君唯一一张全家福相片

直至1934年秋(民国二十三年),五年分居期后,夏之时来到上海。当时正遇董竹君的父亲病重,夏之时对她说:“你父亲病成这样,你若是答应回川,我就拿钱出来给他治病,否则我就不管。”

董竹君深觉此人已无药可救。几天后,两人正式离婚。

此事在社会上传开,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然而,离婚后,由于市面不景气,董竹君一度陷入了断炊之危。母亲去世,父亲病重,失业,欠债,女儿们的养育费,以及社会舆论,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为了生计,她到处奔波、筹集资本,经常出入于当铺,孩子们也几乎辍学。

正在她焦头烂额之际,忽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自称叫李嵩高,是四川人,对董竹君说:“你不认识我,对我突然来访会感觉奇怪吧?因为你带着孩子离开夏家后,四川社会舆论轰动一时,我也被这件事所吸引,钦佩你,故特来拜访。”

李嵩高滔滔不绝地说了一番话。得知董竹君母女生活窘困,李嵩高愿意从买枪支的款中支出两千元,让董竹君想办法做点生意,把生活问题解决。

董竹君当时又疑又喜,觉得他很有侠义气概,可是陌生人不知底细,怎敢接受。经李嵩高再三诚恳地劝说,她最终收下了这笔两千元的资助,由此开办了一家名为“锦江”的四川菜馆,也就是锦江最初的原始资本的来源。

在锦江开始营业后,不到半年,董竹君开始向李嵩高汇去生活费用。除偿清欠款二千元外,还接济他生活费用一年有余。李嵩高感叹道:“想不到反而你给我帮助很大,难能忘怀!”1941年,董竹君得知,李嵩高回到四川后,被蒋介石击毙,深为哀痛。

董竹君与女儿

靠川菜红遍上海滩

——大老板,敢问锦江搿两额字,是从啥额地方来额?

(店老板,锦江这两个字,是从哪里来的?)

某一天,杜月笙吃完饭,和董竹君闲谈时,突然问起了店名的来历。

——杜老板,侬晓得四川额锦江伐?(杜老板,你知道四川的锦江吗?)

杜月笙摇摇头。他确实不知道,在成都的东门外,真的有一条江水绕城而过,名叫锦江。

经杜月笙这么一问,董竹君想起了一家人还住在四川时,她经常带着孩子去江边散步。锦江上还有一座望江楼,景色优美,是川中名胜之一,名叫“吟诗楼”。据史书记载,时任唐朝女校书的薛涛曾栖身于此,诗作存世90余首,名叫《锦江集》。

董竹君曾站在这座楼上,记过一首诗:“望江楼上望江流,人自望江江自流。人影不随江水去,江声不断古今愁。”

《锦江图局部》

早年,董竹君还呆在丈夫那个大家庭里的时候,人事很复杂,充满了封建气氛,家庭规矩也严。家里面虽然仆人很多,但是一切家务的操作,像烧饭、洗衣、缝纫、绣花、做糖果、糕点、蜜饯、各种泡菜、过年腊肉、酒菜等等,都要媳妇们亲自动手。

本来,董竹君做惯了“清倌人”、阔太太,于这些物事一概不会做。但这些事,都被夏家人看在眼里。

家里的丫头告诉她:“老太太在和我们老爷(指夏之时)讲,你是卖唱出身的姑娘,有伤门风,不能做正太太。叫他把你退掉,另外娶一个。”

董竹君内心说不出的气愤。于是,她开始学习洗衣、做饭,并抱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夏家人:第一,一切事情都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处理,宁可自己吃亏。第二,跟着她们勤劳地操持家务。第三,凡事忍耐再说,尽量做到让人们称自己是贤妻良母。

由此一来,因为头脑聪明,又生性要强,董竹君在夏家的几年间,活生生练出了一手厨艺,能够做得一桌好菜。夏之时也承认,董竹君的川菜做得十分正宗。

于是,手里有了李嵩高给的两千元,又决定要在上海开饭店以后,董竹君心里有了打算,她想要在上海开一家川菜馆。她认为川菜花色品种繁多,各菜各味,可惜当时在上海识者不多,实属遗憾。

当年,上海的餐饮业尚不发达,能得到上海各界人士、旅客和外侨等赞扬的,只有广东菜,四川菜则次之。“新雅”、“杏花楼”等广东菜在当时的上海可称首屈一指,但却脱离不了一般餐馆的吵闹、庸俗气氛。当时川菜有“陶乐春”、“聚丰园”等菜馆,但因其味过浓,麻辣又重,故座上客除少数四川人外,当地人很少去光顾,因而生意清淡,盈利不多。

朋友听到以后,便笑她说:“店还未开,计划、希望一大堆。”还再三向她泼冷水,“你为什么去搞油炒米饭?没有流氓作兄弟,要在上海开设这类行业是自讨苦吃呀!什么企业不好做?偏要去吃这碗饭?”

董竹君反而胸有成竹,还把烧好的碗、碟给朋友看。瓷器洁白,式样大方,上面还有疏疏落落的蓝色竹叶花纹。朋友看过以后,觉得她心里颇有想法,便也不再冷嘲热讽。

他们谁也没想到,这个小餐馆,竟然会成为日后上海锦江饭店的雏形。

虽然手里从李嵩高那里得来的两千元资助,但这些数目的钱,在当时的上海,只够开一间规模较小的餐室。董竹君精打细算,到处寻找房屋便宜,又能闹中取静、位于中心区的店面房子,最后选定了上海法租界大世界附近的华格泉路,有一排坐南朝北的很普通的平房。

朋友看这条马路十分冷清,又劝告董竹君:“这个地点不适宜开餐馆,你看西蜀(隔壁一家川菜馆)门前人稀生意淡。”

董竹君却说:“我的看法正和你们相反。此地相当理想,经商一样但方法各有其道,我不怕。”见她如此有主见,众人便不再言语。

于是,董竹君就在“西蜀”隔壁,租下了一幢单开间、一底三楼、三个亭子间带晒台的店房,门牌是31号。

当时,楼下店堂摆四张小桌、卖客饭,二三楼大小各一间,大小桌座仅四五张。以家庭形式化,命名为“锦江小餐”。

董竹君是一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当时还在报纸上登了广告。

“锦江小餐”于1935年3月15日正式开业。

报纸上登的开业启事

没想到,锦江小餐营业第一天便是开门红,盛况轰动了整个上海滩。此后,店里每天都是座无虚席,连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这样的人物,以及当时南京政府和上海军政界的名人来吃饭,都要排上很久的队。

由于生意火爆,董竹君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想法。这时候,杜月笙伸出了援手,饭店扩展出几幢房屋,改名为“锦江川菜馆”。

扩建后,川菜馆依旧门庭若市。董竹君一下子成了街头巷尾的红人。

虽然饭店的面积增加了几倍,但是“订座牌每日上、下午满座,至少三天前订座。汽车停放从华格泉路东头,直到西面转弯南京大戏院路口。”

杜月笙经常到董竹君的饭店里吃饭,有时候天天都来。

十里洋场的一代枭雄,竟也会流连于华格泉路上一家小小的川菜馆子。

当时的上海滩

在婆家的几年里,董竹君就练得了一手好功夫。开办锦江后,她更是继承了川菜“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传统,讲究刀法,注重轻辣,使得南北顾客的口味都能适合。

在锦江以前,还没有一家饭店真正做到过菜肴色、形方面的装置美化。锦江开门后,董竹君就身先士卒,做了第一次改良:在一大碗雪白的燕窝当中,放入一粒蜜饯的大红樱桃。在香酥全鸭的盘边周围,嵌上花鸟式样的有色蔬菜。诸如此类,使食客有精致美妙之感,从而食欲倍增。这在当时,现代烹调学还尚未成型的年代,实属锦江的创举。

很多吃客,本来只知川菜猛辣,不喜川味,尝过“锦江菜”以后,才体会到微微辣的好吃之处。

锦江菜不仅好看、好闻、好吃,店内的香酥鸡、纸包鸡、笋干烧菜等招牌菜,更是闻名中外,以至于1955年,著名演员卓别林在日内瓦与中国外交人员会面时,说他喜欢吃香酥鸭子,因为他来上海时,到锦江吃过这个菜。

开店之初的董竹君

在锦江川菜馆开业之初,董竹君曾在店堂的东墙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君若满意,请告诉朋友;君若不满,请告诉我们。”

由于曾经在日本求学,又受过“五四”后新文化思潮的浸润,在董竹君看来,装修设计的原则,应是“继承我国固有的美学传统,适当吸取日本、西方的优点,将中西方的文化有机地结合。”因此,她亲自监制了室内外的装修工程,并主持设计了锦江专属的色彩、用具和格调。

店内上下左右二十几间大小房间,均是曲折雅趣,连贯串通。店面上下四层全用光亮黑色瓷砖镶嵌,店堂约三十平方米,银灰色墙壁。店堂屋顶中央吊一盏兰花水晶大灯,几幅油画将小小的店堂点缀得玲珑精致。

董竹君认为:即使是最好的陈设布置,若无鲜花点缀,气氛就会陷于沉郁。因此,锦江的各个房间,都有色彩协调的盆景和花草来“锦上添花”。

锦江饭店内景

为了清洁、卫生起见,锦江的筷子都是以松木制成,外面套上纸套,里面夹着各种饶有趣味的彩纸诗条,为顾客餐前助兴。这种筷子使用时一掰成二,用后不复再用。这样的“一次性筷子”,一时领了上海滩的风气之先。

“连放牙签,我都经常教伙计把双手洗净,把它倒在台布上,挑拣小头插进牙签筒,大头露外,符合卫生要求。”店面开张后,董竹君更是事必躬亲——监厨、上菜、烫酒、泡茶、换台布、洗擦碗碟、玻璃杯等,无不带头示范。

中年董竹君

自古以来,便是“求人不如求己”,做人须得“人穷志不穷”。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董竹君以一个弱女子之身,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立住了脚跟,使得锦江的生意蒸蒸日上。

各界名流到上海,无不以品尝锦江菜为一大乐事,无不想一睹店老板的芳容。

时至今日,脱胎于当年“锦江小餐”的锦江国际集团,已经管理和经营了酒店7000余家,客房总数超过70万间,全球酒店集团排名第五、亚洲第一。

而这一切,正是源自于八十三年前,一个叫董竹君的“清倌人”,离了婚,拿着借来的二千块钱,在华格泉路31号开的那家川菜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