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拍出來的「記憶色」專訪《小偷家族》攝影指導

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獲獎作品、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近500部電影中最搶手的一部影片、成為八月國內最受關注的影片,這些都是冠名在《小偷家族》身上的榮譽。榮譽的背後,是無數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此篇專訪稿為柯達採訪第一次與是枝裕和導演合作的攝影師:近藤龍人。以下是專訪中的全部內容。

膠片拍出來的“記憶色”專訪《小偷家族》攝影指導

膠片拍出來的“記憶色”專訪《小偷家族》攝影指導

電影《小偷家族》攝影 近藤龍人 採訪稿

有些畫面能夠順利完成離不開運氣以及工作人員的超高技藝

柯達:您本次是第一次與是枝導演合作嗎?

近藤:這次給我的感覺是,終於有機會和是枝導演合作了。檔期也剛好合適,真是太好了。其實幾年前拍電視廣告和音樂MV時,是枝導演就問過我檔期安排,但是很遺憾,時間總是錯不開,一直沒有機會一起合作。這次的拍攝是從夏天開始,因為提前就和導演討論過,所以我調整了時間,終於能一起合作了。

柯達:是枝導演的作品中,以前就有很多用35mm膠捲拍攝的作品,那麼這次也選用膠片拍攝的原因是什麼呢?

近藤:是枝導演自身強烈希望用35mm膠捲拍攝,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理由。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即使我們的預算有限,導演也要求一定要用膠片拍攝,這一點正是因為導演一直以來製作電影培養出來的感覺,比如在現場換膠片等,只有用膠片拍攝才能切身體會到的拍攝流程是符合導演習慣的。我個人也認為,用膠片拍攝出來的質感跟這部電影非常相符。

柯達:第一次參加是枝導演的作品時,在拍攝現場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近藤:在場的工作人員大多數都非常瞭解是枝導演製作電影的手法,並且嚴格遵循那樣的手法,技藝都非常高超,這讓我感到非常驚訝。比如說有一個場景,是在攝影棚拍攝的雨天的場景,但是按照正常的攝影流程拍攝時,天氣預報說東京要下大雪。因為這樣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們拍攝了下雪的場景,這樣可以給觀眾留下更深的印象。所以在攝影現場,正是這些即便發生意外狀況也可以冷靜對應、善於安排時間、巧妙利用幸運的“雪”拍攝作品的工作人員,是他們用高超的技藝支撐著整個是枝劇組。而且,是枝導演為了讓作品表現更豐富,每天都要把拍攝的錄像帶、成片都編輯好,再開始準備第二天的拍攝。在現場,導演會根據這一點調整臨時添加的場景並編輯新的場景。所以在拍攝過程中,並不是單單把劇本上寫好的劇情拍攝出來,而是每天都一點點提高作品的精度,讓它變得更加豐富。我覺得用這種手法拍攝的攝影現場非常罕見,著實讓外人羨慕。本次電影中,加上孩子一共有六個角色,所以會產生一次拍攝多人的場面。那時我問導演,我們要不要用兩臺攝影機?但是導演說他的電影一直都是隻用一臺攝影機,我對這一點也很驚訝。

膠片拍出來的“記憶色”專訪《小偷家族》攝影指導

3齒孔膠片攝影的諸多好處

柯達:您看到攝影成品後,感覺怎麼樣?

近藤:看到成品以後,我覺得還是膠片拍出來效果會好,這一點導演也表示非常滿意。拍完後感覺非常過癮。我們考慮了用膠片攝影可能出現的種種狀況,最終選擇只用VISION3 500T 5219的 3齒孔膠片拍攝。日本國內在使用膠片拍攝電影時,用3齒孔膠片有很大的好處。膠片沖印我們選擇了IMAGICA WEST公司,最終後期是IMAGICA。整部影片是從夏天海邊的場景開始拍攝的,那個時候劇本還沒有完成,整體色調的方向也還沒有最終決定。看導演過去的作品,大多數圖像感覺非常清爽。那麼本次是應該沿襲之前的風格比較好,還是因為此次的內容涉及貧困、犯罪,帶有一點混沌不清的感覺,所以把飽和度調的誇張一點比較好,對於這一點困擾了我很久。但是,導演跟我說想把“藍”這個顏色組織到電影裡去,比如說一家人居住的房子的房簷的顏色等等。導演選景的時候把注意到的一些要點、形成的電影世界觀逐漸展開,以此決定作品的色調。六個人在屋簷下眺望煙火的場景,是電影中第一次六個人聚在一起拍攝,這是導演想到魚從海底窺視世界,捕捉俯瞰這個重要的場景。而且我們對海底的印象也大體也是藍色的吧,所以整個畫面都賦予了藍色的色調。

膠片拍出來的“記憶色”專訪《小偷家族》攝影指導

近藤:底片掃描我們是用IMAGICA WEST公司的Cine Vivo完成的。雖然有Cine Vivo和Scanity兩種選擇,但是在看到圖像時,Cine Vivo的成像更加柔和一些,感覺更符合這次作品的質感。其實本來因為好不容易用膠片拍攝,所以想最終用膠片印片的,但是考慮到整體的預算,還是難以實現。

用膠片呈現人們記憶中的原色

近藤:曾經有位導演說過,膠片拍出來的顏色是“記憶色”,膠片可以呈現人們記憶中的原始的顏色,我也非常認同這一點。我覺得有的顏色是隻有膠片才能呈現出來的色彩,而且膠片的質感可以構造出來那個屬於世界的感覺。本次能參與制作獲得戛納電影節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的電影作品,我感到非常光榮,為了不給這次的作品丟臉,我也將繼續努力。並且,因為獲得了大獎,所以能夠有更多的觀眾來觀賞這部作品,如果膠片能傳達給觀眾們一些信息,那就再好不過了。

膠片拍出來的“記憶色”專訪《小偷家族》攝影指導

(採訪日期2018年5月)

膠片拍出來的“記憶色”專訪《小偷家族》攝影指導

近藤 龍人

1976年在家鄉愛知縣出生。就讀於大阪藝術大學攝影學科時,近藤參加了雄切和嘉導演的畢業作品《鬼畜大聚會》(1997年)。自此,還參加過《海炭市敘景》(2010年,第65屆每日電影大賽攝影獎獲獎作品)、《我的男人》(2014年)、《武曲 MUKOKU》(2017年)等多部雄切導演的作品,擔任攝影工作。並且,他還在大學同學山下敦弘導演從初期到《天然子結構》(2007年)、《昔日的我》(2011年)、《跨越柵欄》(2016年)的多部作品中擔任攝影工作。其他參與的電影作品還有《樂與路》(2010年)、《常開野薔薇》(2010年,第54次日本電影攝影指導協會新人獎獲獎作品)、《聽說桐島要退部》(2012年,第34次橫濱電影節攝影獎獲獎作品)、《橫道世之介》(2013年)、《只在那裡發光》(2014年)、《美麗之星》(2016年)等。

攝影組信息

《小偷家族》

導 演 :是枝 裕和

攝影指導:近藤 龍人(J.S.C)

攝影掌機:小林 拓

第二攝影師:大和 太

第三攝影師:和田 笑美加

第四攝影師:雄崎 杏奈

照 明:藤井 勇

設備:

【夏季篇】ARRI ARRIFLEX 535B、ALEXA Mini(部分)

【正式篇】ARRI ARRICAM ST

鏡頭:

【夏季篇】ARRI Ultra Prime 20, 28, 40, 65, 85, 100, 180mm、ARRI/FUJION ALURA 30-80mm、CANON K-35 25-120mm

【正式篇】Leica Summicron-C 18, 21, 29, 40, 75, 135mm、Angénieux OPTIMO 24-290mm

膠 片:柯達 VISION3 500T 5219

衝 印:IMAGICA WEST

攝影器材:三和映材社

後 期:IMAGICA

制 作:AOI Pro.

發 行:GAGA

制 作:《小偷家族》製作委員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