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獎」難見中國面孔,東方諾貝爾何時問鼎中國學者?

“邵逸夫獎”難見中國面孔,東方諾貝爾何時問鼎中國學者?

暢想未來,“立言”為證。

有著“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獎”在2018年5月15日公佈了獲獎者名單,霎時便引起不小的轟動。

“邵逸夫獎”是由已故的香港愛國人士邵逸夫先生在生前創立的獎項,目的是為了表彰在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三個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學者。

反觀今年的獲獎名單我們可以看到,全部是外國面孔,獲獎者有兩位來自美國、一位來自法國。

其實縱觀15年來“邵逸夫獎”的獲獎情況,這個東方的“諾貝爾獎”並不是屬於東方人的“諾貝爾獎”,真正來自中國大陸的獲獎學者只有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吳文俊先生。

“邵逸夫獎”難見中國面孔,東方諾貝爾何時問鼎中國學者?

圖:吳文俊

作為評審會主席的楊振寧先生在13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中國發展近代科學起步較晚,不太可能一下子追趕上西方人幾百年所累積的經驗和成果。”不過相信中國也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現狀。

那麼為什麼中國學者有望在未來幾年問鼎“邵逸夫獎”呢?

從中外合作層面來看,中國與國外頂尖實驗室不斷開展合作。

“邵逸夫獎”難見中國面孔,東方諾貝爾何時問鼎中國學者?

圖:楊振寧(藍色西服)

其實中國在近些年來已經開始重視高校科研的發展,例如國內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七所高校美國布克海文實驗室合作開展高能物理研究合作項目,類似的合作項目在中國和外國頂尖機構之間非常多。

從青年人才層面來看,越來越多求學海外的年輕學者願意回國發展。

其實我們看到這些獲獎的科學獎們,他們都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們的背後都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團隊,這樣才能保證他們的科研成果的質量。

“邵逸夫獎”難見中國面孔,東方諾貝爾何時問鼎中國學者?

如果團隊裡有一群接受過國外頂尖教育的年輕學者,那麼這股力量的強大不容忽視。

從國家支持的層面來看,中國對於科研的財政投入是一個強力的後盾。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於科研的重視,對於科研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大,在2017年我國在研發方面投入的經費總量達到了17500億元,在過去五年間每年都保持10%的增長。

中國正在不斷強大,“邵逸夫獎“也將出現更多中國面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