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明力量促鄉村振興方正縣緊抓鄉風文明 打造宜居宜業新鄉村

聚文明力量促鄉村振興方正縣緊抓鄉風文明 打造宜居宜業新鄉村​方正鎮建國村德禮之家榮譽牆

近年來,黑龍江省方正縣以“五德十禮”為工作內容,持續將傳統文化之風、先進文化之風、紅色文化之風和道德禮儀之風吹進農戶家中。以“德禮之家”為陣地,積極開展“文明新風進萬家”“文明交通平安行”“十獎十評”等活動,促進了“德禮滿方正”活動向縱深推廣。
聚文明力量促鄉村振興方正縣緊抓鄉風文明 打造宜居宜業新鄉村​方正鎮建國村村訓

移風易俗

替鄉親們守住了錢袋子“我們的理事會主要是解決大吃大喝,鋪張浪費,老百姓承受不了的問題。”在方正鎮建國村“德禮之家”,年近七旬的建國村理事會理事長王治明,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婚禮大家送盆送碗直到現在隨禮金額成為了農戶家裡的負擔時,十分感慨。

王治明介紹,後來村裡成立了理事會,讓我當會長。從2016年到現在,現在看還挺好,剛開始大夥不太認可,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後來我們村幹部和理事會家裡人辦事帶頭就這麼辦,隨禮最大是五十,有這麼個意思就行。

免費為村民提供場所及相應設施,村民辦紅白事不用出村包席,後來村民看都挺實惠的。涉及到紅白事婚喪嫁娶,標準都是六個菜八個菜的,誰吃多少盛多少,還不浪費。成立那年就辦了三次,2017年七八次,今年現在已經辦了四次。現在一次婚宴咱們節省的金額就是5萬塊錢左右,辦酒席咱們一桌也就一百元左右,在酒店至少三百到五百,十桌就將近三四千。該村村民代表大會還民主推選出5名熱心服務、公平公正且有一定禮儀特長的老人組成紅白理事會,制定了《村風文明理事會章程》。

目前,方正縣8個鄉鎮67個行政村已經成立文明理事會10個,建立文明理事會辦事場所試點29處;建成村級公益性墓地4處,還有15處正在建設中。部分農民在文明理事會辦事場所舉辦婚喪嫁娶事宜,比在縣城節約50%以上,既省錢又省事,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文化先行 做鄉親們的精神加油站晚飯時間剛過,方正縣政府樓前的世紀廣場便聚集了來參與或者觀看精彩演出的鄉親們。觀看精彩演出的村民們說,原來吃完飯就聚堆打麻將,一晚上坐的腰痠腿疼還經常因為幾塊錢的事吵起來,現在吃完飯都不用約,大家就都跑廣場跳舞來了,大人孩子跳的舞都有,一家好幾口就都過來了,這跳完精氣神也足了,回去幹活也有勁。現在都有口號了,“廣場舞就是棒,從此不再打麻將”。兩年間,方正縣廣泛發動社會團體、文藝骨幹與鄉鎮村屯,特別是美麗鄉村示範點、旅遊景區開展結對子輔導培訓工作,把文化種子種到群眾家門口。以節慶文化活動為依託,承辦了慶七一、蓮花節等重大節慶文藝演出活動及慰問演出、廣場舞、秧歌大賽、全縣中小學校陽光體育活動展演等,專場演出累計50餘場,參加國外、國內剪紙展覽20多場,送文化下鄉60餘場,送電影下鄉800餘場。極大豐富了鄉親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群眾共享幸福文明好生活。助力振興 讓富足的精神帶動致富的幹勁在方正縣天門鄉天門村,整潔乾淨的道路兩旁坐落著大大小小的農家樂。一個農莊的主人喜滋滋地說:“我這個農莊現在養的鴨子、鵝、雞啥的吃的都是富硒的,就是我們這大米蔬菜啥的也全是富硒產品,現在城裡人來就願意吃我們這的農家菜。原來城裡人不樂意來,院裡不乾淨道還難走,現在垃圾找都找不出來,有的城裡來的說沒想到能這麼幹淨,這都是這兩年環境好了,現在我們收入也跟著好了。”近年來,方正縣天門鄉圍繞農民增收這一目標,確定了“一主一輔多特”產業佈局。以特色稻米為主攻方向,先後發展了富硒米、富鉻米、SOD米、覆膜米、鴨稻米、蟹稻米等,市場銷售價格遠高於普通稻米,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建成2個食用菌基地,年栽培食用菌300萬袋,帶動5個村14個屯160戶農戶增收。針對鄉里居住環境問題,天門鄉集中力量整治亂堆、亂倒、亂扔、亂排、亂拉現象。2014年投資240萬元建設了垃圾處理廠,每年投入垃圾收集轉運經費60萬元,現已構建起了“戶分類、屯收集、村轉運、鄉處理”和一個屯、一名保潔員、一臺轉運車、一萬元經費的“四個一”運轉保障機制。目前,方正縣建成美麗鄉村樣板村25個、重點村30個,以及方正鎮國家級生態鄉鎮、會發鎮等7個省級生態鄉鎮,建國村等44個國家級、省級生態村,打造了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廣大農民充分利用承包土地和自家庭院,大力發展富硒水稻、食用菌栽培、鴨稻蟹稻、芽菜種植、畜禽養殖等增收致富項目,還有一部分人就近或出縣、出省、出國打工,提高了收入水平。2017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869元,同比增長6.7%。通過大力營造見賢思齊、向善向上的文明鄉風,方正縣為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鄉村提振了精神,凝聚了新力量。

運營人員:春生

審核:於論
聚文明力量促鄉村振興方正縣緊抓鄉風文明 打造宜居宜業新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