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產業供應鏈管理向哪裡看齊?是戴爾嗎?

你第一次使用電腦是什麼時候?Windows XP 系統停止服務是在2014 年4月8日,想來也有四年多時間了。全球PC行業間競爭激烈,各大企業尋找新的發展突破點,而供應鏈是一個公認的好的切入點。

電腦產業供應鏈管理向哪裡看齊?是戴爾嗎?

在智能手機的緊追不捨下,全球PC市場都在下滑,而戴爾卻保持一定的持續份額的增長。相比於惠普、聯想、宏碁、蘋果,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戴爾增長最強勁,增長6.4%。在第二季度中,聯想出貨量達到1360.1萬臺,市場份額為21.9%,居首位;其次是惠普,出貨量達1358.9萬臺,市場份額為21.9%;戴爾,居第三位,出貨量達到1045.8萬臺,市場份額為16.8%;蘋果、宏碁分別位列四五,市場份額為7.1%,6.4%。

由數據可以看出,在PC市場中,戴爾的發展勢頭良好,那其供應鏈到底有何優勢呢,是行業需要看齊的標杆嗎?

1、戴爾公司簡介

電腦產業供應鏈管理向哪裡看齊?是戴爾嗎?

戴爾由邁克爾·戴爾於1984年創立,總部位於美國,主營業務是生產、設計、銷售家用以及辦公室電腦,同時涉足高端電腦市場。戴爾作為全球個人電腦和服務器市場領先的電腦公司,低價格一直是其重要的競爭優勢,而相對低的成本結構源自它精明的供應鏈管理戰略。

2、戴爾如何進行供應鏈管理?

戴爾將VMI(供應商管理庫存)和JIT(準時制生產)管理方式相結合。首先建立供應鏈的信息平臺,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和電話下單,訂單直接通過信息平臺反饋,配件相關訂單通過供應鏈平臺傳遞給各個供應商,供應商在90分鐘內將訂單所需原材料運送到位,生產線立刻組織生產。

戴爾通過信息來代替庫存,一方面加強與供應商的信息溝通,做到對市場的迅速反應。消費者通過網上訂貨以及採購系統的快速響應使得公司能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節奏,滿足市場需求,通過平衡供需實現存貨的最小化,節省了生產成本。

另一方面,戴爾會及時向供應商提供未來三個月左右的生產計劃,以利於供應商做出相應的庫存管理。通過對市場需求預測以及對訂單的及時反饋,供應商迅速做出反應,及時配送原材料,滿足戴爾的生產需求。

戴爾把企業外部供應鏈與內部供應鏈有機地集成,實現了供應鏈管理的高效率。採用這種管理方式不僅可以靈敏的響應市場需求變化,庫存管理難度大大降低。同時,原材料庫存管理交給供應商,降低了庫存風險以及存儲成本。

3、如何應對風險?

電腦產業供應鏈管理向哪裡看齊?是戴爾嗎?

戴爾的供應鏈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其也有一定的風險限制:一方面,對供應商的信息處理以及業務水平要求比較高,其次,由於根據訂單採購,採購批量較小,難以享受數量折扣,另一方面,公司庫存趨近零庫存,對供應鏈突發情況應對能力可能會受到影響。

戴爾採取了總量訂購批量折扣戰略來應對相關風險。由於戴爾是小批量多頻次的採購,無法享受批量採購,因此制定了總量訂購到達策略,即向供應商承諾一個年度原材料採購總額,以總額來獲得一個折扣。此舉不僅可以避免採購成本的上升,還有利於與供應商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

同時,戴爾嚴格選擇合作供應商。憑藉戴爾自身實力以及強大的訂單凝聚力,吸引力眾多供應商與之合作。戴爾的供應商也是優中擇優,對供應商實行了眾多考核。其一,供應商積分卡。根據制定的標準對供應商瑕疵率、市場表現、運輸表現等進行打分。其二,綜合評估。評估供應商成本、運輸、庫存週轉速度、對戴爾的全球支持度等。其三,品質管理考核。考核供應商品質方面,要求供應商品質、效率、物流佳。

電腦產業供應鏈管理向哪裡看齊?是戴爾嗎?

戴爾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曾經輝煌一時,為行業樹立了標杆。而今的戴爾也在尋求進行科技方面的探索,收購一家信息存儲資訊科技公司,更名為戴爾科技,戴爾以後的發展會是什麼樣子的,也是拭目以待。

當今5G、物聯網、人工智能(AI)、區塊鏈等新技術將帶來一系列的產業革命,供應鏈管理有了新的發展,其中數字化採購成為焦點,通過採購流程的數字化,企業管理效率、風險自控能力都有大幅度改善。因此,站在戴爾供應鏈管理的基礎上,向數字化、科技化看齊,才是未來電腦行業供應鏈管理的正確方向。

關於採購的發展趨勢,數字化變革等,且聽下回分解吧。

(文章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jZdSEMSyuA3aEYshWjyyG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