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公司经营中会面临哪些风险?(干货)

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处于初期阶段,风险管理水平滞后于贷款业务发展水平,首要原因是老板们想急于占领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其次原因是没有深入了解自身风险构成,以为提着猪头就能找到庙门,因此有必要总结归纳小贷公司的风险构成,给出正确的风险认识逻辑。

小贷公司的风险构成

1 、外部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

2 、内部的模式风险、管理风险;

3 、客户的信用风险、违约风险。

这三者的关系是:

外部风险会影响到内部风险和客户风险,内部风险会影响到客户风险,客户风险不影响到外部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不是小贷公司能够掌控的,客户风险能够被小贷公司掌控一部分,完全能由小贷公司掌控的风险是内部风险,而实际上做得最不到位的恰恰是内控风险。

当外部、内部风险趋于平稳,客户的信用风险是小贷公司风险的主因;当客户信用风险总体(逾期率、违约率)不构成威胁时,管理风险就是小贷公司风险的主因。

我们在强调风险控制的时候,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虽然对每一类风险都积累了很多控制理论和经验,但我们最先需要做的是分清所遇到的是哪一类风险,以便对症下药、照方抓药、合规制药。

外部风险的构成:

1、 错判宏观经济形势

2 、误读监管政策导向

3 、缺乏市场调研分析

4 、盲目模仿竞争对手

内部风险的构成:

1 、组织机构不匹配,

2、 信息渠道不通畅

3 、模式调整不及时

4、 人才利用不到位

客户信用风险的构成:

1 、天灾人祸突发

2 、贷款用途不良

3 、企业管理不善

4 、担保抵押无效

近一段时期的宏观经济虽然面临下行压力,但稳中求进的趋势不可阻挡,改革红利的潜力还很大,可以持续几十年,不要以为国际压力增高,中国就没有化解的办法,南海事件就是个很好地例子。

国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永远是常态,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并行叫嚣,虽然像达摩斯剑始终悬在脑袋上,但从概率论的思维方式想,它是扎不到小贷公司的脑袋上的。中国必发展,人民要吃饭,标准会提高,资本喜流动,机会总存在,因此小贷公司在当前形势下不是收缩,而是积极发展,小贷公司的竞争障碍不是商业银行,是跨界互联网企业,趁着第二个第三个金融马云还没出现,赶紧捞一把,或者索性把自己变成另一个马云。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按照2015年7月1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建立的国家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2015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通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准予成立。小贷公司是否有必要加入该协会,要比较取得的资源和被监管的约束之利弊。

小贷公司最希望利用银行的征信系统,但其企业性质不具备接入征信系统的条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征信系统的管理要求,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必须建立比较规范的信贷管理台账系统,开发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征信系统要求的接口系统,配备专门部门和人员。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银行征信系统里的客户对象是中高端客户,未必有低端客户的征信资料,所以小贷公司不要盲目接入,避免提着猪头进错庙门。

很多小贷公司按照工商企业标准设立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但没取得金融许可证,银监会就没有权力行驶监管。小贷公司按一般工商企业营业税及附加5.55%(营业税率5%,城建税7%、教育附加税4%等平均值)和所得税25%的标准征收,印花税等则按周转次数征收,综合税费率超过30%。而商业银行的征税范围是营业税5%(贷款利息收入、金融产品买卖差价、手续费和其他),企业所得税33%,其他税种(城建税7%、教育附加税4%,房产税1.2%,印花税),加起来超过了38%。另外提醒,加入协会还得交会费。综合比较,某些小贷公司目前不宜过早加入互联网金融协会。

小贷公司的借贷技术手段一般有4种类型:

1、 财务报表型;2、 抵押担保型;3、 信用评分型;4 、关系密切型(主要获得软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

财务报表型是针对企业的,抵押担保型可以针对企业和个人,信用评分型和关系密切型主要针对个人。识别和评判风险是靠信息收集,信息包括硬信息和软信息,硬信息易于编码、量化、传递;软信息缺乏标准、实证、系统。财务报表型和抵押担保型靠的是硬信息,软信息可以作参考;

信用评分型和关系密切型靠的是软信息,硬信息可以作参考。这些技术手段建立在硬软信息的基础上,就必然存在识别风险和评判风险,因为即便是硬信息也有造假的成分,软信息也有可靠的成分,交错在一起,是无法事前验证真伪的。贷款用途和抵押担保那个更真实可靠呢?或者说哪个更重要呢?事实经常让我们看见的是:当贷款用途调查的基本靠谱了,抵押担保的平台却意外地坍塌了;当抵押担保的手续都坐实了,没想到贷款用途却跑偏了;这两种风险带来的灾难都同样严重,有时候,我们真不知道该更相信哪一个,风险们在不顾疲劳、指东打西、力避单调地逗我们玩。

贷款产品所决定了小贷公司的经营模式,经营模式决定了小贷公司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决定了人才配备,而人才配备的资源有限,不是唾手可得的,所以小贷公司内部风险的根源是人才匮乏,我们所指的人才还往往不是说人的能力和业务水平方面,特指道德人品方面的匮乏。老板们面临的困境是,身边的人有忠心的没能力,有能力的没忠心,由于企业内部制度、流程的不完善和贯彻执行不到位,往往给有能力没忠心的人谋私利创造机会,而有忠心没能力低能高位占坑不拉屎,更严重的是,老板身边的人既没有忠心又没有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以毁老板江山的结果而退出,他退出不要紧,把老板的事给耽误了!所以中国的家族企业往往很少有能成大事的,透明公开的民主法治思想没有生存的基础,职业化精神和公众道德信仰没有被尊重的地位,用权力来委托的管理责任,可以在瞬间被土崩瓦解,而且用不断更换新的权力来补救,始终走着恶性循环的管理老套路。

有些小贷公司可能暂时还没遇到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的困扰,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与客户风险的博弈方面,但也不要羡慕他们,因为客户风险也不是省料的驴,各家自有难念的经。小贷公司与客户博弈主要结果是:

1 、客户违约,按合同执法惩戒客户,终止合同关系,列入黑名单;

2、 客户没违约,信用提高,如再合作,可给予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

第一种结果虽然惩戒了客户,可是对小贷公司没有任何好处,属于双败,从客户方面说,他也不想遇到天灾人祸,也很想把企业经营管理好,但事与愿违,风险的本质就是不确定,从哲学的范畴说,偶然中含有必然;从小贷公司方面说,客户风险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跟踪和预判,基于信息是否对称条件下的综合判断因素主要是6点:客户方面是:1 、贷款用途,2、 担保条件,3 、客户资质;小贷公司方面是:4 、额度大小,5、 贷期长短,6 、利率高低。

我们试着把双方不确定因素搅合在一起计算一下,看看最后出来啥结果,计算方法采用模糊数学的计算原理,模糊数学说是模糊,其实是更达到精确的一种计算方法,因为它处理的对象是不精确的,理念完全不同于古典的解析数学,它的特点是把模糊不确定的因素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然后计算出最终的结果也在一个范围内,这样就符合人们量化观察事物的习惯,举例如下:

例一:

某客户在事业单位工作,收入稳定,打算大件购物,手里有股票可做抵押,欲贷款4万元,1年内还清,接受年化利率24%,按风险概率论的习惯,设定风险等级的数值在1~0之间,数值越大风险越小,详见下表:

小贷公司经营中会面临哪些风险?(干货)

经上表确定参数,计算结果如下表:

小贷公司经营中会面临哪些风险?(干货)

在6个结果中再取小(0.7,0.7,0.6,0.7,0.7,0.6)=0.6,最终结果0.6表示的意思是:该贷款项目的综合风险中等偏小,可以放贷。

例二:

某客户是自由人,社会关系资源广泛,在外有欠款打算还清,有社会名人作保证人,欲贷款10万元,半年还清,接受年化利率32%,详见下表:

小贷公司经营中会面临哪些风险?(干货)

经上表确定参数,计算结果如下表:

小贷公司经营中会面临哪些风险?(干货)

在6个结果中再取小(0.5,0.5,0.3,0.3,0.5,0.5)=0.3,最终结果0.3表示的意思是:该贷款项目的综合风险偏大,宜暂缓放贷,需重点调查保证人的情况是否属实再做决定。

在实操中最难的是判断和选择,难在无法100%证实客户的信息的真实性,小贷公司掌握的客户信息是调查得到的,千万别100%当真;客户得到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的信息是小贷公司提供的,也未必是最佳方案;以上举例演示了风险构成理论的实际应用,给出了不确定因素综合评判的解决方案,给决策者一个量化的实用工具。

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应对的正确方法;方法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的人;人才或许难寻,但为什么别的老板就能找到呢?所以,最根本的风险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详见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