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爲何能坐擁半個中國?祖墳建在此龍脈上,能代代出王侯

說起古代最為傳奇的皇帝,筆者認為應該非漢高祖劉邦莫屬了。劉邦從一個小小的沛縣亭長,聚眾揭竿起義和多年籌劃征伐後最終開創了大漢王朝,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而在這個過程中固然和其不懈的實際努力有關,但不得不說“赤帝之子”的助力也是導致他取得成功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說他真正的做到了“天人合一”。

洪秀全為何能坐擁半個中國?祖墳建在此龍脈上,能代代出王侯

而我們今天所講述的主人公農民天王洪秀全,在其成功的眾多因素中,也同樣佔據瞭如同劉邦“赤帝之子”一樣的有利天機,這一天機就是具有“公侯穴”的家族祖墳。其祖墳位於今廣東省花縣之北的芙蓉嶂山南麓。芙蓉嶂坐落在芙蓉鎮北方,處於縣北群山中,又綿亙於縣中部平原之背,綿延數十里之長,遠觀極似芙蓉狀屏障,其主體山脈上的大小石頭表面也都有天然形成的呈煙墨色的芙蓉花圖形,故而得名為芙蓉嶂。山區內林木蔥蘢,湖泉遍地,且山間白色薄霧終日繚繞,極似仙境之地。

洪秀全為何能坐擁半個中國?祖墳建在此龍脈上,能代代出王侯

北宋末年時,當時聞名天下的風水堪輿大師賴布衣,沿著他在粵北群山中發現的一段南延“龍脈”,一路尋找至此後驚喜大呼道:“此乃絕佳龍脈結穴”。並在離開時留下風水偈語云:“頭頂芙蓉嶂,腳踏土地壇,右有覆船崗,左有鶯蜂竇,鼇魚把水口,獅、象守門樓。誰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清朝嘉慶年間,廣東梅縣石坑鎮中的一戶洪姓人家,舉家遷居到花縣福源水村中。兩年後,一家之主洪公三老漢因病去世,起初被其子葬於福源水村村旁。後來他頗懂風水的二子洪英倫在得知花縣北端芙蓉嶂的風水偈語後,就根據風水偈語的指示,將其父遷葬到了芙蓉嶂南麓中的絕佳“公侯穴”中。

洪秀全為何能坐擁半個中國?祖墳建在此龍脈上,能代代出王侯

而雖然在相信科學的現在,但我們至今仍不能將神秘的“風水學”劃在迷信的範圍,正如中醫奇特的針灸之術一樣,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風水學”的奇特所在。清朝咸豐元年,廣西農民起義軍首領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並自稱天王。咸豐三年,率軍攻入南京,改稱為天京後,定都於此。自此佔領了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開始了和清廷長達13年之久的劃江對峙。而據英國翻譯富禮賜所記述:當時的天王洪秀全,每天頭戴八斤重金王冠,脖掛八斤重金項鍊,乘坐黃金“聖龍車”臨朝。至此自洪公三的第六代傳人洪秀全始沾了“公侯穴”祖墳“出王侯“的天運。

洪秀全為何能坐擁半個中國?祖墳建在此龍脈上,能代代出王侯

至於自他後洪氏家族為何沒有”代代出王侯”,這很簡單,正如“能量守恆定律”一樣,先天的良好條件只會讓你比其他人更加順利的成功,但想繼續維持和發展這個成功,那就得憑藉自己的努力和經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