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四大AMC要來消化P2P風險了?

前天,一則銀保監會召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討論化解P2P風險的消息傳出後,很多投資人很激動,也有些自媒體高呼著,國家隊進場兜底,P2P上岸了!

四大AMC進場,真的會給網貸兜底嗎?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系統性的瞭解一下AMC。

AMC就是資產管理公司的意思,

他主要的工作任務就是收購、管理、處置不良資產;

主要的經營目標,就是最大限度的保全資產,減少損失。

AMC的工作主要涉及的資產就是不良資產,什麼是不良資產大家應該都懂,通俗來講就是已經構成實質性違約的,借款單位無力追回的資產,統籌不良資產。

例如銀行借給小羅100萬用於公司治理經營,小羅因為經營不善致使公司倒閉,無力償還銀行的100萬,這類資產叫做不良資產。

而AMC通常的任務就是收購這類不良資產。

經營目標又該如何理解呢?

AMC要如何最大限度的保全資產,減少損失?

還是剛剛那個例子,銀行無法追回借給小羅的100萬,只能將這100萬計入壞賬,AMC則以30萬的價格從銀行收購了小羅的100萬債權。

AMC收購了小羅的不良資產後,可以通過低買高賣、債轉股、資產證券化三種方式處理。

AMC花30萬買了債權後,找到小羅,兄弟,我看你骨骼清奇,必是成大器之人,這100萬我向銀行給你爭取了優惠,現在還款只要90萬,怎麼樣,夠意思吧?

小羅說,我只有75萬,多了沒有。

AMC說,好吧好吧,大家都不容易,成交!

這叫低買高賣

AMC把不良資產買過來以後,發現小羅的公司叫阿羅巴巴,經營不善只是因為暫時的資金鍊週轉不開導致的,AMC商量後決定將100萬轉化為阿羅巴巴20%股份,並追加100W投資,若干年後,阿羅巴巴美股敲鐘上市,AMC成最大贏家。

這叫債轉股

AMC同時收購了小羅,小東,小紅三家共計300萬的不良資產,並將這三家公司未來預計產生的收益打包成為名為「中國新電商」的資產證券公開發行募資3000W並約定利率,「中國新電商」資產證券包到期後,返回本息給投資人。

這叫資產證券化

不論哪種方式,AMC最終都要以盈利為目的(至少不虧損)來開展不良資產處置工作。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非公益性企業如果不以盈利為目的,其實才是對自己,對企業的不負責,企業的持續持運營週轉,擴大規模,這些都是需要以盈利為支撐的,如果沒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即使國家再怎麼政策扶持,終有撐不去的一天。

在來說說四大AMC,四大AMC特指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家資產管理公司,這裡面的每一家都是政府為了消化國內各大銀行的不良資產而扶持起來的,他們業務涉及全國各地,淨利潤過百億,資產規模接近萬億。

說了那麼多,我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AMC並不可能作為一個福利機構進場為P2P的風險進行兜底。

此外,AMC進場P2P,還將面臨兩大問題:收不收與賣不賣。

1)

收不收,是AMC主要面臨的問題,什麼平臺的逾期債權可以收購,什麼不可以收購,這些都是有考量的。

AMC收購不良資產,歸根結底還是要去處置的,所以涉及到虛假標的、自融的平臺,AMC在做資產評估時肯定是會考察的,像聯璧金融、唐小僧這類平臺,我估計AMC會第一時間PASS掉。

而對於資產端真實,卻因為業務逾期而不得不陷入停擺的平臺,AMC的進場確確實實是個好消息,由AMC接管催收程序或者乾脆打包整個資產端,無疑會比平臺的催收工作更為專業和高效。

2)

賣不賣,這是平臺或者是債權人面臨的問題,P2P的不良資產不同於銀行,銀行的不良資產債權人就是銀行,而P2P是個體與個體間的直接借貸關係,債權人是所有的投資者,AMC收購的前提是,所有債權人一致同意轉讓債權。

每一個投資者的期望回報都是不同的,AMC收購銀行的不良通常以6-8折收購,而P2P的資產本質上來說還是次信資產,這種資產以什麼樣的價位收購,我們還要打個問號。

此外,最近監管層加大了對於逃廢債的打擊力度,在P2P逃廢債信息即將接入徵信的情況下,老賴逃廢債的成本上升,所以逾期的情況會逐漸得到緩解甚至解決,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會接受折價收購的方案嗎?

所以對於AMC進場這件事,大家也別抱有太多的期望,AMC進場更多的在於化解風險,我此前關於網貸備案的分析中提到過,監管層將分為三步走來推進備案進程,而AMC的進場無疑是在為第二步:妥善處理已經發生的風險,打擊違法犯罪機構及逃廢債提前鋪好路。

它將成為平臺清盤退出流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但這個進場僅僅是針對資產端業務真實的平臺,對於非法集資的機構,唯一解決的路就是逮捕違法犯罪分子,並追回贓款。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看資產端。

點擊關注【迭加金服】獲取更多實時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