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说起杭州,每个人就会想到如山水画般的美景。

然而,少有人了解,在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背后,有一群人远离家乡,来到杭州,住在不足5平的房间里,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城市底层人员。他们用自己并不光鲜靓丽的双手为杭州的美丽增砖添瓦,李阿姨(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1

“第一次见音乐喷泉,感觉像包场一样”

一身深蓝工装,个头有点矮,身材略胖,随时拎着一把拖把,说话还带着四川口音。如果你在湖滨三公园公厕见到了这样一位阿姨,那她一定就是李阿姨了。

李阿姨今年49岁,去年跟随老公从江苏连云港来到了杭州,成为了一名公厕管理员。对于李阿姨来说,湖滨三公园公厕,不仅是她的工作地点,也是她和老公的住处。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从男厕往右走,打开门,就是李阿姨和老公的房间。这个不足5平的房间里,堆积了不少东西。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里头摆放着一张1米3的上下床,为了物尽其用,李阿姨的上铺放满了鞋子,下铺才是她和老伴休息的地方。她还在上铺牵了根绳子挂晾衣服,李阿姨说因为个子矮,每次晾衣服都要费好大的劲。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之前她在房间里、窗户前,牵了根绳子来晾衣服。检查人员透过玻璃发现后,立即要求李阿姨调整晾衣绳的位置。李阿姨说,

原本只是想晒下阳光,现在衣服已经一年都没见过太阳了

即便如此,李阿姨也很满足。她说住在公厕里,电费不用自己交,还有空调吹!面对滴水的空调,李阿姨之前拿了一个小脸盆放在上铺,但是效果不好,半夜担心水溢出,得泼好几次水。前几天,她和老伴想出了一个法子——效仿古人接泉水,这回她把空调水引到了窗外。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虽然李阿姨在湖滨三公园公厕工作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但她第一次看音乐喷泉还是在前几天下暴雨的时候,西湖边基本上没什么人,“感觉像包场了一样。”李阿姨说起音乐喷泉满脸笑意。

2

“儿子没本事,活该她在这扫厕所”

李阿姨管理的公厕就在西湖音乐喷泉对面,是人流量最多的公厕之一,高峰期每日接待游客高达5万人,任务也比一般的公厕重得多。

她每天凌晨4点就得起,高峰期一天都必须待在厕所里,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清理厕所的厕位、补充厕所用纸,闻厕所有没有异味。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在工作中,因为自己的职业不“高大上”,李阿姨常常会遇到一些并不友善的游客。

公厕虽然设置了低位置的洗手处,但总有一些家长会抱着孩子踩在洗手台上。李阿姨也曾试图劝阻,但收效甚微。

后来慢慢的,李阿姨也就习惯了,一看到家长把孩子抱离洗手台,她会马上把水擦干。“多擦几遍就好了”。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晚上10点以后,是李阿姨的休息时间了,但是她却经常睡不好。说起原因,李阿姨却哭笑不得,原来是经常有人大半夜来逛西湖,上厕所没纸了!

李阿姨说,有些贪小便宜的人,来上厕所就会把厕纸全拿走,到了晚上,她必须把公厕里的厕纸全部收好,第二天早上再放进厕位里。“那些半夜上厕所的,一喊我拿纸,我一个晚上就睡不着了。”

这些不算什么,但是唯独有一件事让李阿姨如鲠在喉:那天李阿姨和往常一样在厕所清洁厕位,因为胖,她很难弯下腰,正在她用刷子清理没冲下去的粪便时,几个穿着时尚的外地游客走了进来。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其中一位看了看李阿姨略显笨拙的模样,面露鄙夷,当着李阿姨的面说了一句话“儿子没本事,活该这胖子只能扫厕所”,这让李阿姨非常受伤。

当时李阿姨为了儿子和游客辩解了几句,最后又忍了下来,因为想到如果被投诉,这个月200块的奖金就没了。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在李阿姨看来,自己的儿子大学刚毕业就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去年还来这陪着自己过年,知道自己衣服没地方晒,就帮着买了一台脱水机,跟“没本事”三个字完全联系不上。

李阿姨觉得干活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她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要瞧不起清洁工人?就在接触君想要安慰李阿姨的时候,李阿姨又笑了,“瞧我,都一把年纪了,干嘛要把个别人的话记在心上,还是有很多人对我很好的。”

3

让城市运转起来的,正是李阿姨这类“陀螺人”

李阿姨和她老公只是众多杭漂底层人员中的一个缩影。据杭州市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数据,现在杭州外来人口已经超过了580万。其中,还有无数杭漂蜗居在不足5平的房间里,平均月工资不足3600元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和那些人相比,李阿姨夫妻算是幸运的了,至少他们还有个免费的住处。而其他人,发了工资交房租水电,买完柴米油盐没钱只能买泡面凑合了。

现在,每个城市都在上演抢人大战,试图吸引高端人才入户工作,杭州也不例外。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杭州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优待政策。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和政府看重的高端人才不同,李阿姨这类所谓的杭漂底层人员,他们在意的,不是怎么买学区房,怎么炒股,怎么投资?而是最简单的——医保、失业金以及尊重。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儿子没本事,活该只能扫厕所!”西湖边这一幕让杭州人愤怒!

即便要求的很少,但随着城市房价的增长、物价的上涨,李阿姨们这类陀螺人也还是在慢慢被城市所抛弃驱逐。城市永远还是这座城市,但是他们呢?病了可以再换一个,走了可以再招一批,谁还会关注身边这些像尘埃一样的底层人物呢?

然而,在小编看来,

让整个城市健康运转起来的,正是那些像李阿姨一样的陀螺人。他们的双手或许并不靓丽,甚至粗糙,但也是这样的双手在让杭州越来越美。我们无法控制房价、物价,也没办法给他们加工资,但是我们至少能要求自己给予李阿姨们足够的尊重。

最后,小编问了问李阿姨,未来有什么愿望,她想了想说:希望湖滨管理局早一点把母婴室和残障室分开,这样小宝宝就不会被房间里的烟味呛到了。#湖滨三公园公厕的母婴室和残障室在同一个房间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