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应该懂得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年级学生应该懂得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年级是一个孩子成长历程中最关键的时期,在小学时代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体交叉系统工程。我们一生中许多“第一”都是从家庭、父母那里得到的。一个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孩子做人起点的高低,家庭教育的缺失必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三年级。

三年级学生做什么事都很积极新鲜,但又缺乏耐心。愿意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开朗活泼。朋友比较多,成群结队,看起来关系非常好。求知欲旺盛、身体发育迅速。平时指责只起短时间作用,孩子不生气,过一会儿就故态复萌。

三年级学生开始表现出趋利弊害的心理特点,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做,有利的话就说,不利的事就躲避。部分学生会出现在学校表现情况不好时,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开始出现崇拜英雄人物、明星等,但崇拜科学家的孩子很少,对自己班级学习优秀的学生也不崇拜。对高年级有力量、高个头学生表现服帖,对“孩子王”言听计从,经常聚在一起活动,仿佛是校园小团伙。

学习方面从三年级开始,孩子的学习内容变了。一、二年级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如拼音、生字、加减法,读几遍,抄几遍,只要孩子肯下功夫,一般不成问题。然而到了三年级,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作业更多的是写作和应用计算训练,都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的。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要把基础扎扎实实地掌握,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倾向,适时为孩子找来一些课外读物。多读书、读好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还可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建议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如下:

三年级学生的压力感相当明显,老师的授课量很大,又有许多家庭作业。指导孩子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便成为家长老师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观察能力,要提示孩子观察自然生物和地貌、河流等景观,写出自己的体会,提高孩子的综合观察思考能力。

三年级学生已经表现出创造力倾向,家长和老师应有意识地注意孩子的创造性活动,必要时可以按照测量表来测试一下创造力情况,以便鼓励孩子更好地成长。

三年级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是一个难关。在三年级数学教材中还增加了一些过去高年级出现的内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学习语文课时,需要记忆、背诵大量的汉字和诗词,应采用灵活实用的方法。

家庭教育如下:

孩子到了三年级,人大心也大,孩子对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开始有独立性,不愿意将自己的小秘密与大人分享了,自尊心也逐渐增强。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想试着自己一个人去做,但往往又达不到你所要求的标准,其实我们不要求他们最后的结果怎样,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答应他们的要求,同意让孩子自己试试,不过还得告诉孩子: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自己想办法,当然实在不行也可以找父母帮忙。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阶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渐增强,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讲的孩子知道“难为情”了,他怕“丢面子”了,所以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再次,孩子的思想从单纯走向了复杂。其实,也就是孩子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的意向,有自己的打算。家长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孩子怎么这么倔?怎么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了?怎么老是爱跟我们唱反调?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三年级正好是他们的一个心理反叛期。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种心理矛盾:孩子们的辨别力比较弱,但又很想吸收新鲜知识。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也就需要我们大人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以给他明确的方向。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

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学校老师的要求保持一致,否则学校老师再怎么严格,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做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也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学科特点呢如下:

语文:

① 巩固汉语拼音,能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② 能辨析学过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学习用部首法和数笔划的方法查字典。学习从字典中选择词义。能初步识字。

③ 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能运用。能初步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

④ 继续学习正确并有感情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⑤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义。

⑥ 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 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并连成段的。

⑦ 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⑧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⑨ 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段落。学写简单的日记。

⑩ 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⑪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⑫ 开始大量写记叙文

数学:

① 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② 掌握乘、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积在100以内)。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十数的乘、除法。会口算两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学会一些简便算法。

③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熟练地计算三步式的题。会使用小括号。

④ 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⑤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毫米。知道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认识重量单位吨、克,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会进行长度和重量的简单计算。

⑥ 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⑦ 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⑧ 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⑨ 初步认识小数。

⑩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英语:

1 情感要求: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有明确的学习英语的目的,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乐于接触了解异国文化。

2 知识要求:

能按要求掌握所学单词,能按要求掌握所学句型,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读音正确。

3 技能要求:

养成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认真模仿语音、语调,以逐步培养语感。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完成某项任务,并促使语言能力的提高。

建议家长辅导计划如下:

周末(平时晚上)同步辅导

语文: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培养孩子的观察与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

数学:解决学生上课没有听懂的问题,让学生跟上学校老师的讲课进度,进行知识点的专项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寒假:利用假期进行知识点的查缺补漏,巩固本学期的重难点。进行下一学期的课程衔接,包括基础知识的预习和重难点的分析,让孩子在起跑的时候就具备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