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汽車保養時,你是待在車主休息室,還是車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

4S店的休息室可以說是舒服至極,豪華按摩椅,電動玩具,有電腦可以上網,免費高速WIFI,冬暖夏涼,各種茶水飲料按個按鈕就有美女給你端到面前,但是我平時幾乎沒有享受過,因為我不放心,再就是我不想失去每一次與汽車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做汽車保養時,你是待在車主休息室,還是車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

以前有傳聞某些4S店工作人員把加剩下的機油收集起來,攢夠量以後加到客戶車裡,這樣他們就能省下一桶機油。這裡我要說一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當時在某品牌4S店保養車,保養完洗車時我在院裡瞎轉,無意間看到有個小倉庫門沒關,走近一看裡面是各種油壺,有機油,剎車油,變速箱油,還有防凍液之類的。而機油壺全部被倒扣在一個特製的架子上,口朝下,裡面剩餘的機油一點點滴在下面的托盤上,然後統一回收到一個大油壺裡。我還沒來得及掏出手機拍照旁邊就有工作人員跑過來把門給鎖上了。然後用耳麥氣呼呼的訓斥看管倉庫的人為什麼不把門鎖上。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要把那些機油回收再利用,也許是廠家出於環保的要求,廢機油儘量瀝乾以防汙染環境。但是他們的廢油壺全都是賣給收廢品的了。

做汽車保養時,你是待在車主休息室,還是車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

還有不放心的地方就是一些維修工的操作技能,同一個4S店看到一個維修工給車加機油,加油口有很多油泥,他用化油器清洗劑先清洗機油加註口,按理說應該堵住機油加註口,以防雜物掉進去,結果他是直接開噴,化油器清洗劑混合著油泥全部從機油加註口跑到發動機裡了。雖說這一點量不至於引發什麼問題,但是車主看到後心裡絕對一百個堵。

再就是跟著到維修車間可以學習一些保養常識,多一點對愛車的瞭解,對以後用車也有幫助。

做汽車保養時,你是待在車主休息室,還是車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

去維修車間其實也是給自己上一堂安全教育課,在這裡難免遇到一些事故車,有點汽車知識的人們根據事故車的損毀狀況就能判斷出來是什麼樣的事故,大概有多大的撞擊力。在這裡每輛事故車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做汽車保養時,你是待在車主休息室,還是車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

比如上圖這輛車,它告訴你車輛的側面是最薄弱的地方,因為側面承受撞擊力度的只有B柱和底盤,而大多數情況下車身側面遭到撞擊後力量都會作用在B柱,雖然廠家在B柱用了大量的高強度鋼,但是在遇到猛烈撞擊後很難不變形,而這個地方一旦變形了維修特別麻煩,更嚴重的是車身強度絕對要下降。

做汽車保養時,你是待在車主休息室,還是車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

還有這一張,看完這個照片你應該知道碰撞試驗為什麼特別強調25%小角度碰撞的安全性了吧。因為車頭看起來很厚實,其實內部就是這樣的空殼,正面完全撞擊時有足夠的受力面積,還有防撞鋼樑,水箱,發動機,變速箱等緩衝,可以把損壞降到最低,但是小角度碰撞如果剛好避開縱梁的話那撞擊力度可是直接作用在車輪上,瞬間把車輪撞掉然後直衝乘員倉而去。

做汽車保養時,你是待在車主休息室,還是車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

上圖是一輛在更換右前縱梁的大眾。發動機拆掉後就是如此空空如也,地上白色的是撞壞了的縱梁,灰色的是廠家發回來新的,這就是我們的汽車,各個零部件焊接在一起組成整個車身,所以說不要再單單以鐵皮厚度來判斷安全性了,重點在於骨架的結構設計以及材料強度。

所以說建議大家去保養車時最好能到車間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