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卖瓜子成为百亿企业,如今却只能通过涨价保利润,洽洽不行了?

昨天看到一篇讲洽洽瓜子的文章。文章从品牌、理念、多元化发展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洽洽瓜子如何将一粒瓜子做出半年卖12亿的成绩。文章表示:2018年上半年,洽洽瓜子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12亿,整个洽洽食品的销售额则达到了18亿元。

靠卖瓜子成为百亿企业,如今却只能通过涨价保利润,洽洽不行了?

而7月份,洽洽则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瓜子系列产品原料升级带来产品力提升,以及伴随原料及包辅材料成本上上,公司决定对香瓜子、原香瓜子等8个品类的产品进行出厂价格调整,提价幅度为6%至14.5%不等。

对此,有部分网友表示,对涨价可以理解:通货膨胀这么严重,房价物价都涨了不少,洽洽瓜子涨价也无可厚非。但还是有不少网友不乐意,纷纷表示:既然赚了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涨价?

但事实情况是,别看洽洽的销售额那么高,但其净利却是在不断下滑。根据洽洽食品2017年财报,公司全年营收为36.02亿元,虽有小幅增长,但净利却同比下降了11.22%,仅为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9亿元,同比下降9.7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下降20.82%。由此可见,洽洽瓜子赚得钱并没有变多,反而越来越少了。

靠卖瓜子成为百亿企业,如今却只能通过涨价保利润,洽洽不行了?

对此,洽洽方面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主营产品瓜子的原料价格上涨。但实际上,在笔者看来,产品包装优化导致成本上升、多元化转型、以及其它休闲零食品牌的竞争,才是让洽洽选择通过涨价的方式来提高毛利率,进而提升营收的重要原因。

从2016年开始,洽洽就开始对传统红袋瓜子产品进行了升级,从原料、生产工艺、外包装等多方面进行产品优化,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而产品的升级导致相应生产成本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升产品价格无疑是提高产品毛利率的一种方式。如卫龙辣条就曾通过改善产品外包装的形式,提高了产品的价格。洽洽此次提价,也是同样的道理。

靠卖瓜子成为百亿企业,如今却只能通过涨价保利润,洽洽不行了?

其次,我们都知道,单一产品的市场规模有限,很快就会达到天花板,洽洽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开始多元化转型,相继推出了薯片、果冻、牛肉酱等产品,但相继都以失败告终。如其此前推出的果冻产品啵乐冻,两年就累计亏损2000万元;而通过收购其它公司进军调味行业后推出的牛肉酱也处在亏损之中,多元化转型陷入困局。

除此之外,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休闲零食品牌的崛起,提升了洽洽的竞争压力。从互联网崛起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线上销量,且在近年来不断拓展线下渠道;而洽洽在线下依赖于超市、便利店等商超渠道,在线上电商渠道方面又没有很大的优势。与此同时,相比于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洽洽的产品品类也相对较少,消费者的选择性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洽洽的竞争力也逐渐变弱。

靠卖瓜子成为百亿企业,如今却只能通过涨价保利润,洽洽不行了?

综上,在生产成本上升、多元化转型陷入困局、竞争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涨价的方式提升产品毛利,或许是洽洽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