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入选全国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构建双创教育体系培育“三创型”人才

华南理工入选全国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华轩)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该校超过2/3的在校生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训练,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华工模式”。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结果,华工也从全国众多候选高校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支持青年学子实现创新创业梦

华南理工大学长期以来坚持培养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早在1999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该校坚持培养人才与引领社会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与机制创新相统一,坚持示范辐射与开放协同相统一,打造高水平的“人才蓄水池”,可推广的“改革试验田”、能引领的“创新动力源”,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工作局面。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华工积极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青年学子搭建平台,建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办公室、“国家级-省级-校级-学院级”等多层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和以“一院一赛”为核心的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体系,还为创新创业学子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以此鼓励和支持青年学子在华园实现他们的创新创业梦。

华工于1999年已启动“本科生参与课外科研实践训练计划”和“百步梯攀登计划”,目前已构建起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该校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整合学科、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打通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了26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近5年来,该校投入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经费超过4400万元,立项项目8000多项,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4万多人次,超过6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过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一次学科竞赛。

双创教育结硕果

华工也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校外教学实习资源和空间。目前已建立641个相对稳定、有效合作的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包括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每年累计接纳本科生11900余人次。其中,该校与广州供电局南沙培训基地深入开展卓越人才培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接收约300名学生开展为期1周的企业实训,提升了学生灵活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领域工程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型产品(或任务)的提出、设计、开发及实现能力。

此外,构建以“一院一赛”为核心的学科竞赛体系。华工重视并大力支持和资助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学科竞赛项目。自2016年开始推进“一院一赛”(原则上每个学院每年主办一项学科竞赛),并设立专项经费(2016年200万元,2017年300万元)予以资助。同时鼓励学院承办全国或国际高水平的学科竞赛,鼓励学院开展“竞教结合”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近3年,该校本科生在全国或国际各类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奖1422人次,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华南理工大学发挥办学优势,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强化支撑引领双创的资源供给,构建双创教育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双创理论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良好的双创工作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升。该校也于2016年入选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及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