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歷史文化:文化名鎮——河橋驛

永登歷史文化:文化名鎮——河橋驛

河橋鎮是蘭州市的西大門,甘青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漢為浩門縣,河橋建於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明稱西大通堡。因河上建有木橋,清代設立驛站,故名河橋驛。

這裡是史前文化的發祥地。團莊遺址、蔣家坪遺址、樂山坪遺址等分佈在大通河東西臺地上的史前文化遺址中,出土了震驚全國的精美文物,這裡出土的馬家窯文化彩陶,其藝術研究價值極高。河橋地區古文化類型從馬家窯、半山、馬廠、齊家延續完整,文化發展脈絡清晰。

漢初,這裡的羌人勢力強大,憑藉重要地理位置已對漢朝構成威脅,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逐走羌人。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漢王朝置金城郡,所屬十三縣中浩門縣轄今河橋鎮地區。良好的土壤水利條件使這裡農業發展很快。浩門縣處在河湟腹地,是與羌人交鋒的前沿陣地。兩漢對此地十分看重,不僅有重兵把守,設護羌校尉,還在此地區進行大規模屯田,失去牧場的羌人在重重鎮壓之下,逼迫向西遷徙。

永登歷史文化:文化名鎮——河橋驛

河橋是唐蕃古道上的古渡口,西漢更是憑藉此開發河湟地區,拒守羌人入犯,趙充國充田開闢甘青通道,自此河橋這個渡口就更加繁忙。隋朝大業二年(公元609年)隋軍經浩門,過大通河,圍攻吐谷渾,吐谷渾仙頭王率男女10萬餘人口投降。唐代這裡是甘青文化經濟傳播的通道,十分興盛,商貿往來,使者紛沓。北宋時,西夏佔領莊浪河川,絲綢之路中、東線被掐斷,此時的絲綢之路就是從蘭州經浩門越達板山經湟水流域進青海,浩門就是絲綢之路上重要驛站、渡口。政和六年在大通河上修浮橋賜名“通濟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在今河橋馬蓮灘二里半大通河上架浮橋一座名為西大通橋。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河橋驛附近設西大通分縣。民國時候邵元衝、顧頡剛、蔣經國等人赴青海,都經河橋,經馬蓮灘過大通河,順牛站大坡這條古道進青海。甘青古渡口直到解放後改道而退出了其歷史重任。

河橋地處甘青古驛道交接點上,歷史上有眾多民族曾在此住息、交流,形成了獨有的文化格局和民俗風情。這裡不僅有多民族所蘊含的多元文化色彩,而且有奇特的禮俗、節會、禁忌和神祗崇拜,有浪山、對歌、祭山神的少數民族古老傳統。

永登歷史文化:文化名鎮——河橋驛

這裡有藥水溝溫泉、連理樹等奇特的自然景觀。

這裡不僅是軍事重地,而且也是文化厚土,崇文尚武,興教辦學之風悠久而興旺。早在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5年),趙寬在浩門縣建私學,教學生100多人,均培養為才智出眾的人才。歷代上舉人秀才、戰將功臣屢出不鮮。

河橋驛,甘青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渡口,這裡悠久的歷史,燦爛的彩陶文明,繁忙的商貿交流,多民族的獨有風情,奇特的自然景觀,深厚的人文蘊含,讓這千年古鎮風采迷人,魅力無限。

永登歷史文化:文化名鎮——河橋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