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撰文丨墨黑纸白

昨天有人为“困顿的皮囊却承载着有趣灵魂”的霍金去世而悲伤,昨天有人为“困顿的皮囊却拥有着胡思乱想头脑”的霍金去世而思考,而昨天更多的人是因为突然而至的霍金刷屏而跟着一起刷屏……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一个人的去世,怎样才能带给我们意义?

那么一个人的去世,到底对我们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在纸白君看来,无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还是一个思想上无限放大的人,抑或是各行各业里平凡或出众的人……

只要一个社会的人文观念和社会观念是进步的,无论是谁,他的死亡都将对一个社会产生意义,也应该对周遭的人产出思考,这听起来有些不着边际,一个没有什么作为的人,如果死了有什么理由浪费自己的精力和脑力去思考?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就霍金而言,他本人对自己始终是放在亿万地球人中最为普普通通的一个,这种普通搁在某些人文和社会观念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可能会是一个被嫌弃的残疾人,也可能会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发挥自我价值的残疾人。

这种普通搁在某些教育和思考力不允许发挥的国家来说,可能会是一个永远不会对自己和宇宙有任何挖掘力和想象力的残疾人,也可能会是一个面对病魔两年结束自己生命的医学论调下,就主动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对于霍金来说,身残志坚这类的褒义词是不合适的,因为我们只是看到了他成功的外表,以及我们不可想象的他那身困顿的身体,竟然散发着巨大的智慧,虽然这份智慧我们并不能现在去证实,但也足以让人们由衷的赞叹。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但被我们所关注的,真的就是他即便残疾了,依然可以依靠三根手指和正常的大脑,完成很多身体正常的人都无法完成的思维扩展吗?而这可以被理解为是个人的幸运吗?

不幸之幸的背后,需要一个正常的社会来完成

在一个正常的国家,每一个人都拥有他不可磨灭的伟岸个人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世界性的,也可以是人类性的,甚至是宇宙性的,但终究有个前提,那就是一个社会从不鄙夷他是残疾的,这就是良好的人文。

一个国家从不因为他是残疾的,而剥夺或者减少他受教育的乐趣,这就是良好的教育。一个国家从不为难他带着不便的身体,去对世界和宇宙胡思乱想,这就是良好的思想自由环境。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对个人的自由来说,是要大于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确实大的不是个人可以抗衡的,但也会完全程度上泯灭个人的智慧,以完成集体所需要的指哪打哪,如果完全放大集体的理论,那么相对的个人智慧和价值,也将如蝼蚁一般命薄。

我们看霍金,如果只是看人云亦云如何描绘他的成就,又通过人云亦云的也去描绘他的成就,以满足自己其实还是很有时代潮流感的,那么我们从霍金身上所获得的意义,将是零,甚至是负数。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霍金最为让纸白君敬佩的话,是这句:“在我 21 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一个人从充满期望到丧失期望,这是一个很绝望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很希望的过程。

也从侧面佐证了,但凡是思维上可以给大多数人启迪的那些人,他们的话语或多或少都有着共同的联系,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期望值变成零,对于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人来说虽生犹死,期望值变成零,对于可以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人来说虽死犹生,这可能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吧?

当我们开始疑问,我们国家为什么没有霍金这类人的时候

有国人面对霍金的去世,发出了一声疑问:“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里也能出这么一个大师?”这个疑问其实并不难解答,人文观、社会观以及教育观的不断进步可以产出,同时还需要个人的价值得到一个国家的高度认可。

纸白君的文字,或多或少都会把个人的价值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价值,当做是行文准则,因为我们的社会总是习惯性的削弱个人价值,并热衷于抬高集体价值,从而产出至高无上的权力思维,个人权利不断受限,这是很可怕的事。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任何一种真正的思考文,都会将这视为是一种必须矫正的坏事,个人的胡思乱想加上法律的基本规则,如果这个人的胡思乱想可以产出智慧,则是巨大意义的,如果不能产出智慧,也是不会影响他人的。

而集体的胡思乱想,想再加上没有法律基本规则的制约,产出智慧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一旦产出坏的思维,则影响的是千千万万的人,我们所缺失的可能不是霍金这样的人,而是一个可以培养霍金这类人的社会摇篮,这是问题的本质。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一个社会最可怕的,是坑蒙拐骗的人可以混得风生水起,而独立思考的人却被打压得头破血流,这样一个社会别说产出霍金这类人了,能够不自己折腾自己,已经是可以烧高香的事了。

昨晚和一个读者聊天的时候,那位读者说:“我们是培养不出霍金这样的人的。”纸白君回答说:“我们连身体健全人的独立思考思维都视若大敌,更不必说培养出身体有恙但却能影响人类思维的人了。”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胡思乱想的霍金,当你的期望值变成零的时刻

结语:

所以这两天,你到底在为霍金刷着什么样的屏?热血澎湃之后,也该在冷静的思维中好好冷静一下。

我们要思考些什么?我们要从自我价值身上审视出些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在苦短的人生中活得有趣一些?这不是漫无边际的大话题。

2018—3—15落笔于墨辩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