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书店,不应仅仅是摆拍胜地|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近日,2018上海书展开幕,一本包含上海市16个区133家特色书店的地图集,令许多网友雀跃不已,纷纷表示要跟着地图去“网红书店”打卡。受党报评论君邀请,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网红书店那些事儿。

网红书店,不应仅仅是摆拍胜地|睡前聊一会儿

不知不觉间,“网红”一词的外延已从网络红人扩展到热门的景点、餐厅、书店……只要在互联网上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话题度,似乎都可以被称为“网红”。而去网红地点打卡,成了一些年轻人热衷的社交休闲方式,一张“打卡照”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让很多人甘愿排队数小时。随之而来的网红经济,更让商家尝到了流量变现的红利。

于是,经历了严寒考验的实体书店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蹿红。有的通过售卖创意产品以塑造品牌形象,有的通过提供住宿服务以拓展业务范围,还有的打造新鲜概念以吸引年轻消费者。尤其是传统老牌书店的转型试水,更让人大呼“圈粉”成功。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邀请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操刀设计,一改往日传统的红白风格;北京三里屯三联韬奋书店积极探索24小时营业,为喜欢夜读的人提供安静之所……这些从经营理念、盈利模式到店内设计、功能拓展的创新和改变,顺应文化消费升级趋势,让实体书店过了一把网红瘾。

网红书店,不应仅仅是摆拍胜地|睡前聊一会儿

在图书行业,这种新业态被称为“书店+”。“书店+文化活动”“书店+咖啡”“书店+零售”等模式最早始于几家独具特色的民营书店,如西西弗、言几又、方所等。这些书店不再局限于卖书,而是致力于打造复合型书店,为人们提供更加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活。据报道,2016年,上海钟书阁泰晤士店采用“书店+文化活动”的模式,共举办了458场文化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

但实体书店真的可以靠变身网红成功回暖吗?答案恐怕并不乐观。至少在由寒向暖中,一些问题正在被不断暴露出来。有的书店制造噱头过度包装,导致游客多、读者少,阅读环境嘈杂;有的书店过于侧重商业营销,被吐槽为“饮品店”“杂货铺”,文化传播功能弱化;还有的跟风模仿网红书店,不能挖掘自身特色,无法与读者和社会建立深度连接,最终草草退出市场竞争。如此种种,不禁令人追问:网红书店能红多久?

网红书店,不应仅仅是摆拍胜地|睡前聊一会儿

独具特色的书店,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台北的诚品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等等,都可谓当地的文化坐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影响,在电商冲击、电子书流行的大环境下,为何依然能够留住读者?不仅是因为在这里能收获一张完美的“打卡照”,更是因为这些书店精准的品牌定位、专业的图书选择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南京先锋书店,虽历经沉浮,却始终拥有一批铁杆粉丝。在很多读者心目中,这已经不是一家书店,而是一处精神家园。要知道,书店里最美的风景,从来不是精致的装修、复杂的设计,而是走向心灵的书,以及认真读书的人

留住读者,不能光靠“颜值”,更要靠内涵。书籍和阅读,是书店的灵魂,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价值。时代不断变化,过度依靠文创产品、餐饮供给、营销策划的套路,只追求成为一时的“网红”注定难逃过气的命运;下苦功增加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才能从简单的叠加法则,走向深度的融合拓展。面对公众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更多优质服务供给、铸牢书店的文化之魂,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文化融入生活,网红书店才能红得长久。

这正是:网红套路深,圈粉需谨慎。初心终为本,方铸文化魂。

(文 | 马苏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