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生死存亡之際,曾經是方便了大家還是社會的累贅

2016年下半年,一批樣式新穎的單車出現在各大城市街頭,共享成為當前一種新的社會概念,一時被炒得沸沸揚揚。

第一個想出共享單車的人,或許也曾想到,這個新鮮的事物會產生空前的熱度。一時間,從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再到共享充電器,很多想到的東西被不斷複製,還有的人調侃說“也出個共享女朋友吧”。

共享單車的生死存亡之際,曾經是方便了大家還是社會的累贅


確實,隨著共享單車的增多,投入到城市裡的每個角落,真的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以前每當上班要趕公交車,車站人滿為患,在這種高峰期要想擠出個位置都難。要是人太多隻能又等下一班,這樣一來,耽誤了時間不說還會常常遲到,這是困擾上班族最深的瑣事。

現在有了共享單車,早上下個樓打開APP一劃,就可以知道每個單車停放的位置,不用奔走車站那麼麻煩,其實很多人上班的地方都並不遠,騎上單車十來分鐘的路程。

共享單車的生死存亡之際,曾經是方便了大家還是社會的累贅

在廣州這種外來務工人居多的城市裡,因為在外打工,出個門真的不容易,要解決一兩公里的路程,叫個摩的來回就用了幾十塊錢,趕多幾個地方消費了大半天的工資。

想想都心痛,要是下載個單車軟件,兩塊錢一個小時隨便你怎麼走,摩拜去年還推出過兩塊錢一個月的月卡,今年是二十,算算真的好實惠。

就是你自己買個兩百多塊的自行車,騎上四五個月基本報廢。

這一切都是好的,但是接著問題也出來啦,各共享單車公司因競爭過度投放,滿大街的單車,搞得城市秩序很亂,由於投放區域不均勻,有時想找個單車不容易,其它地方又堆積成山,這些也只是問題的剛剛開始,在這個市場裡各共享單車品牌互相排斥,互相碰撞,形成的惡性競爭,他們玩著燒錢的遊戲,一度進入到你死我活的狀態。

共享單車的生死存亡之際,曾經是方便了大家還是社會的累贅

結果的是:“小鳴,小藍,酷騎”等一批共享單車的倒閉,用戶押金無法退還,剩下來的摩拜和小黃車也是要死不活的樣子,現在要是你走在街上,看到的是報廢單車到處堆疊,很多已經騎不了,好不容易找到一輛單車,讓你感到無耐的是,要麼已經被人家破壞,要麼加上了別人的私鎖。

共享單車的生死存亡之際,曾經是方便了大家還是社會的累贅


說句心理話,真的不希望共享單車就這樣倒閉了,它確確實實給我的帶來了很多便利,希望共享單車能一直走下去,在盈利的同時好好的衡量社會價值,給我們帶來更好的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