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京廣高鐵盈利,中國高鐵大半在虧損,仍堅持建設蘭新鐵路

京滬高鐵2008年開始建設,2011年正式通車,在2014實現盈利,從建設到盈利整整7年時間,讓中國高鐵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京廣高鐵是世界上運營歷程最長的高速鐵路。2005年開始建設,2012年實現全線通車。2017年,京廣鐵路東南段已經實現盈利,京廣鐵路整段盈利也被普遍看好。

京滬、京廣高鐵盈利,中國高鐵大半在虧損,仍堅持建設蘭新鐵路

高鐵

但是,一二條高鐵盈利算不了什麼。如果瞭解其他線路的運營狀況,你就會發現公開數據極少。北京交通大學、長期研究中國高鐵的趙堅教授稱,“中國是高鐵運營虧損最嚴重的國家”。沒人知道虧損的精確數目,中國鐵路總公司也沒有透露過具體虧損情況。

高鐵虧損原因:

1、個別人流量小的線路肯定入不敷出,帶有社會性質,比如蘭新高鐵,這條高鐵很多年都不會盈利,但國家還要堅持建設,只能減少虧損的幅度。

京滬、京廣高鐵盈利,中國高鐵大半在虧損,仍堅持建設蘭新鐵路

高鐵

2、一些不太熱門,但人流量也不少的線路,佔我國絕大多數,單從收入來說,應該是能盈利的,但鐵路系統實行的是收支兩條線,客運,貨運是整個鐵路收入來源的主體,要全部上繳鐵路總公司,再由鐵路總公司分配到其他各業務系統,因為鐵路還有很多不掙錢,純花錢的基層系統,如機務,車務,工務,電務等。

正確認識高鐵對社會發展的貢獻

我國政府在建設鐵路上一直放在社會效益層面,是作為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我國沒有高鐵以前鐵路也一直是虧損的,鐵路客運一直是政府定價和貨運價格開放市場化也有政府指導價,都是鐵路的社會效益。90年以前,還有幾毛錢幾元錢的鐵路票價,那個時間鐵路虧損多少啊,鐵路的社會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一個國家的鐵路投資每投入一元錢,可以帶來7---17倍的社會效益,中國目前的社會效益在16倍左右,在國家上最高的,所以高鐵目前至以後可以預見仍然會是虧損,但是國家仍然會加大投入,國家需要繼續把高鐵和城際鐵路納入一小時經濟圈,縮短人們流動時間,加快流動速度,縮小經濟差距。

京滬、京廣高鐵盈利,中國高鐵大半在虧損,仍堅持建設蘭新鐵路

高鐵

任何國家在10年之內建成運行2萬公里的高鐵投資近7萬億都會虧,虧本線路都是西部地區。長三角沿線例如京滬高鐵,珠三角沿線例如京廣高鐵等等都早就盈利,據說京滬高鐵每年盈利都上百億,國家正在規劃京滬第二條高鐵了。

不能光看鐵總年報表,關鍵要看是否帶動了沿線地方經濟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好了,高鐵就會開始盈利。國家是為長遠的利益考慮,世界上也就我們偉大的國家才能做到這樣戰略佈局。祝福我們祖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