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大超市售賣海鮮中均發現禁用化學品,食品安全不容樂觀!

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於今年6月至8月初對香港超市收集的海產品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海鮮中含有禁用化學品存在。一份樣本含有超過潛在致癌物國際食品安全限值的兩倍以上。結果遵循WWF-香港第二個年度超市海鮮採購政策記分卡,涵蓋了該地區的九大超市集團。

香港九大超市售賣海鮮中均發現禁用化學品,食品安全不容樂觀!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AS Watson,CR Vanguard(華潤)和Kai Bo的批評特別嚴厲,稱他們“採取了極少的行動來改善他們的海鮮可持續性”。WWF-香港敦促超市集團立即採取行動,制定全面的海鮮採購政策,確保海產品不含有潛在有害物質,並可持續採購。

“超級市場銷售受到化學品汙染的海產品是不可接受的”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高級海洋可持續發展官Jovy Chan說。“消費者不應該擔心他們的海鮮安全,他們應該被給予可靠,安全和可持續的海鮮選擇,”陳說。

“世界自然基金會 - 香港敦促所有超市實施可持續的海產品採購政策,以確保海產品的可持續採購,並將環境,社會和法律風險降至最低。”

在2018年6月,36個樣品三種海鮮品種,鯰魚(鯰魚物種),桂魚(鱖魚),和日本鰻(鰻鱺)從跨不同的品牌,屈臣氏,華潤萬家和啟博的網點收集,從約有23家超市網點,佔各自網點總數的5%左右。

實驗室測試發現從Taste,ParknShop,Superstore和Fusion購買的5個樣品均在AS Watson下,含有潛在的致癌化學孔雀石綠(MG)和隱色孔雀綠(LMG),這是MG在魚類組織中持續存在的主要代謝產物之一。一段延長的時間。

從Taste購買的一種普通話魚類樣品含有每公斤孔雀石綠7.18微克,是歐盟(EU)食品安全限值的2.5倍以上。還在兩個Mandarin魚樣品和一個日本鰻魚樣品中鑑定了LMG。在香港禁止將MG和LMG用於供人食用的魚類。

從ParknShop購買的另一種魚樣品中含有硝基呋喃,它可能具有致癌性,並在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多個地方被禁用。

出處:凍品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